IrisChen
IrisChen

愛書人/曬書娘。【另類讀書筆記】不算書評,是分享我和愛書們約會的點點滴滴。 支持連結:https://liker.land/iriscanada/civic

【2020台灣文化節】謝謝指教,我還是台灣人


(台灣文化節和吳權益先生授權刊登)

謝謝指教,我還是台灣人

作者:吳權益(Charlie Wu), 加拿大台灣文化節執行長


在加拿大,有許多時候認同的討論是環繞在 Hyphenation 的議題。一個小小的橫槓牽起了許許多多的情緒,常常模糊了許多訴求的初衷與中心思想。回到初衷,我們每一個討論這個議題的人,真的都希望自己的認同是可以被接受的。


台灣文化僅有華人文化或原住民文化的定論,我相信可能連研究人類學的學者都不敢下此定論。其實,我的認同是不需要學者來告訴我的。天底下應該沒有一個人或學者曾經跟我一起活過過去一萬九千個的日子,他們又要如何決定我的認同?


台灣文化是否空洞,許多人有想法跟意見,但是真正要在意的,也是台灣人自己吧。至少在台灣,可以決定自我認同的文化,應該不是大家熟悉的中華文化吧? 從小,從來沒有人告訴我什麼是台灣文化,但是我總是時時刻刻的被提醒我是中國人。為什麼這樣的教育與成長的環境會讓我改變呢?


我建議大家可以換個方式來看這個議題,台灣文化到底是不是只有中華文化跟原住民文化,UBC大學研究中國文化歷史的 Bruce Rusk 阮思德教授有話要說。https://vancouvertaiwanfest.ca/hope-talk/bruce-rusk/

UBC大學研究中國文化歷史的 Bruce Rusk 阮思德教授

許多加拿大人一樣,我一直沒有接受只用加拿大人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文化;因為它不夠精準的在這個多元社會裡讓人知道我的不同。即便如此,我仍然很努力的希望與不同族裔背景的加拿大人共同創造屬於我們加拿大的文化。我們努力的撞擊,開心地互相激勵想像,一心想要這種生活方式得以留存,有一天它就是我們共同的文化。它可能有台灣的影子、原住民的樣子、斯洛伐克的顏色、日本的味道、甚至是蒙古的精神,誰都不能要求獨享這個成果,但也誰都不想去破壞這樣的默契。很美吧? 


與其說台灣改變了我,倒不如說是加拿大教會了我詮釋文化的高度。從加拿大,我看到了台灣的不同,那個不同遠遠比我認識中的中華文化更吸引我。


我寫了那篇文章( https://www.straight.com/news/charlie-wu-im-a-taiwanese-canadian-not-a-chinese-canadian)

英文媒體給了很大的篇幅。我覺得編輯看到的不是一個文化的辯論,而是一個情感上的歸屬,是一種尊嚴的闡述。我感謝這樣的空間,雖然覺得有一點「出櫃」的心情。


這是政治嗎? 隨便你的政治解讀。


這會變成政治嗎? 那就看看認同我的人有多少了? 


用文化去劃分政治,倒不如用共同價值去結黨,到底誰是多數誰是少數,就大家自求多福了。


說實在的,我是從你那裏走過來的,只是現在我找到我想去的地方了。


#台灣文化節幕後花絮

#回應在Matters上的討論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