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man
zooman

Likecoin验证人,关注科技、自然、阅读、电影及家庭教育

多模型思维是种怎样的能力?| 阅读

什么是模型思维?

工作中,你在团队中是不是不可替代的人?

爱情上,为什么异地恋的相聚能够带来很大的幸福感?

游戏中,选择什么样的策略才能在各种游戏中立于不败之地?

现实社会中,为什么很少有女性成为CEO?为什么披头士的歌曲会那么流行?

……

关于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都可以用斯科特·佩奇新书《模型思维》中的模型来回答。

2012年时,斯科特·佩奇在密歇根大学,开设了一门叫模型思维的公开课。一开始只有不到100人听。但现在,这堂课的学生已经超过一百万。这本《模型思维》,就是斯科特·佩奇这门公开课的精华。

什么是思维模型?简单说,就是经验的抽象集合。譬如,我们用“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说明几个人加在一起,比一个人要聪明这样一个规律。模型,是我们认知复杂世界的一种快捷方式。

模型也是一个人最底层的思维系统。它比知识和方法,还要底层。有时候,你做事的方法可能都对,但就是达不到预期的结果。很可能就是用错了模型。

比如在职场上,有人抱怨,为什么我天天加班,对领导唯命是从,但升职加薪却没我的份?可能是因为用了友谊模型看待工作。觉得自己付出了忠诚,就应该获得同样的忠诚。

假如你发现,自己做事的方法都没问题,但就是无法获得预期的结果。你可能要反思,是不是在一开始,就用错了模型。很多时候,模型比方法更重要。

我们为什么需要多模型思维能力?

统计学大师乔治·博克斯说过,所有的模型都是错的。它们只在特定的尺度上成立。假如只用一个模型观察世界,就会让真理成为公式的牺牲品。所以,要想理解真实世界,我们需要的不是模型,而是多模型。

多模型思维,首先是一种意识,其次是一种能力。

我们平时都太习惯使用单一模型了。所以,要想培养这个能力,你得先养成这个意识。要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不是在用模型思考?我的模型对不对?所以,要想建立多模型思维,必须要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是意识层面的问题。我们得知道,多模型思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能力?你为什么需要这种能力?

第二,是技巧层面的问题。也就是,有哪些模型,是你需要掌握的?把这两个问题的答案连在一起,我们就回答这个问题,怎么建立自己的多模型思维?

思考的四个层级

斯科特·佩奇把思考分为四个层级。

第一个层级,是最低的层级,叫作数据。就是你能直接观察到的事实。

第二个层级,叫作信息。就是对数据做归类统计,得出一个准确的数字。

第三个层级,叫知识。也就是你面对信息时的处理方式。也就是模型。当你掌握一种模型,你就可以说,你是一个有知识的人。

第四个层级,叫作智慧。指的是,你面对不同的情况,在多个模型之间,做出选择切换的能力。切换模型,就是思考的第四个层级,也是最高的层级,叫作智慧。也就是作者说的多模型思维。

菲茨杰拉德曾经说过,第一流智慧的体现,是同时持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还能正常行事。你可以把它理解成,第一流智慧的体现,就是同时掌握很多种模型,并且能够根据环境,切换模型。

任何模型,都具备三个特点。第一,它一定是简化的,去掉了某些细节。第二,它们都是逻辑化的。比如物理规则,大都可以表现为某个公式。当然,逻辑化,也伴随着代价。这就是模型的第三个特点,前面提过,所有的模型,都是不全面的。任何单一模型,都没法解释复杂世界。只有建立更多的模型,你才能看清世界的真实面貌。

引用一句有点极端的话:我们的真理,说到底,就是若干独立的谎言的交集。换句话说,模型其实是真实世界在某一个场景下的运行规则。场景变了,规则也要跟着变。

模型思维

《模型思维》讲解了24种模型,从线性回归到随机漫步,从博弈论到合作,涵盖学习、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

对模型思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这本书。以下是书中详细分析的24种模型:

  • 正态分布
  • 幂律分布
  • 线性模型
  • 非线性模型 与价值和权力有关的模型
  • 网络模型
  • 广播模型、扩散模型和传染模型
  • 熵:对不确定性建模
  • 随机游走
  • 路径依赖模型
  • 局部互动模型
  • 李雅普诺夫函数与均衡
  • 马尔可夫模型
  • 系统动力学模型
  • 基于阈值的模型
  • 空间竞争模型与享受竞争模型
  • 博弈论模型
  • 合作模型
  • 与集体行动有关的问题
  • 与机制设计有关的模型
  • 信号模型
  • 学习模型
  • 多臂老虎机问题
  • 崎岖景观模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