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man
zooman

Likecoin验证人,关注科技、自然、阅读、电影及家庭教育

回答2019 | 不倦怠,不苟且

2019年只剩下不到十天,分享一件在年初想不到今年会发生的一件事?这件事对你个人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这一年,生活像被算法定义了一样缺少意外。

一切都按部就班,就像时钟周而复始,没有多余的快乐,也没有扑面而来的悲伤。甚至每日从家到单位往返的车厢社会,都没有一件让我觉得意外或有趣的事。

今年生日时,写过一篇短文,发了点小感慨:

人生的轨迹似乎已经一览无遗。像每天通勤的公交,你戴着降噪耳机,用不着听报站的提示,也知道现在到了哪一站,你该在哪一站下车。

从某种意义上说,确定性,亦可算是幸福的一种。但我总不免担忧,自己会陷在舒适区里无法自拔。

说一件在2019年让你觉得最无能为力的事。你有没有试图改变它?如果改变不了,你是如何与它相处?

几年前,罗胖用了两期节目剖析南明历史,最后的点评落点却在个人职场,他说: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如果你所在的公司或者机构出现了管理僵化或走下坡路的情况,你千万不能在里面待着,因为不仅你的发展会受到限制,你的道德水准也会下降。

当时听了这个评论,不啻是当头棒喝。此后我有意识的用这个视角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这几年看到听到的很多故事,都逃不脱这一观点的射程。

我所在的传媒业,这几年人们频频用断崖式下降形容,身边也有越来越多的小伙伴逃离了这个体制。身处其中,我也常常自问,真的要在这个圈子里终老吗?

年初的时候,也曾经动念,想要换个工作。但终究顾虑家人会反对,加上被时间磨去了锐气,始终没有勇气迈出这一步。

那么,问题就变为如何在一个僵化的体制内自处?下半年,我给自己开列过一个行动清单,其中有一条:

不倦怠,不苟且
每天要把力使尽。无论是工作还是玩耍。
相信世上有最简单的人际关系,最省心的管理方式。和团队一起成长,永远和他们说实话,放手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工作。
坚决不能让自己呆在舒服区,把自己押注到陌生的新领域。
高度专注当下,认真对待手头在做的每一件事。

舒适侵入我们,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就会成为我们永远的一部分,一种习惯性的存在,无论如何也挥之不去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开始就要把舒适拒之门外的原因。

在2019年,获得了什么让你最有力量感?

做真实的自己。

不管在家人、朋友、同事或陌生人面前,都保持同样的秉性,遵循内心的选择。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做过什么样的事,都坦然面对,不装不怂。不看别人的脸色,不在意外界的目光。

描述今年遇到的一个让你想起就感到温暖的人?

现实生活中想不起遇到过哪些温暖的人。

倒是今年初看过一部纪录片《四个春天》,片子的主角,也是导演的父母亲,两位老人质朴、透亮的诗意生活,让我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这部片子的导演是个北漂,在春节回家团聚的光阴里,用影像记录父母的美丽日常,雕刻出一个幸福家庭近二十年的温柔变迁,他们以自己的方式面对流转的时间、人生的得失起落,不被时光钝化,不被窘迫打垮,给了我太多的感动和余味。

有没有什么时刻让你意识到时间消逝,你会不会对此感到慌张?

无聊时,甚至有时感觉工作效率低下时,都会产生对时间消逝的恐慌。

那种感觉,就像做学生时,交卷的铃声快响,而自己的答卷还有大片空白,你来不及抬头,只能竭力作答,争取填满答卷。

2019又被称为割席年」,在这一年,与朋友、亲人、爱人保持亲密,对你来说,是更容易还是更困难了?

这一年,不管是强关系还是弱关系,和外界的联络越来越少,连微信也几乎只限于工作沟通,电话更是屈指可数。

感觉,世界的热闹对我已经没有诱惑力。几乎谢绝了一切应酬和朋友的聚会。把所有的时间都留给了家人。总体来说,与爱人保持亲密,是更加容易了。

相比一年前,你与身体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你有更喜欢现在自己的身体吗?

去年体检,报告说我有高血压,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真的高血压影响,常感觉到头痛,很是担忧了一些日子。去找医生开了药,但坚持不了一个月,常忘,便就不再找医生开药了。好在头痛似乎也很少再来造访,我也逐渐的忘了自己的高血压。

高血压给我带来的最大变化,这一年努力做到了不熬夜。现在已经很少在12点以后睡觉了。

你喜爱你现在所在的城市吗?你会如何描述你和她的关系?

城市如同一张网,生活其中的我们就是这个网络上一个小小的节点。

现在生活的城市,或许不会是我最想要选择的城市,但一定是我喜爱的城市。

喜爱它不是因为它有怡人的气候,迷人的环境。喜爱它,只是因为这里有爱的人,成长的故事;有童年的记忆,青春的迷茫,成年的艰辛;所有的欢笑和泪水,所有的不甘和梦想,所有和我有关的故事,都发生在这个城市。

过去一年,你能说出一个被他人改变的观点吗?

清华宁向东老师的管理学课,改变了我的一个观点,我可能并没有真的认识自己。

宁向东老师说,管理一个组织,首先要认清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要和周边的人形成有效的管理关系,你需要知道的是,在别人眼里你是个什么样的人,认识自己不是你觉得你是什么样的人,而是别人眼里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们自以为最了解自己,很可能是灯下黑。

心理学上有个达克效应,说的是,无知者无畏,能力越低的人,越容易产生对自己过高的评价,至少会把自己的能力评价在评价水平以上,而能力较高的人,则会倾向于低估自己的能力。

下半年我一直想做这件事,就是请身边的同事,匿名给我反馈三个我的缺点和优点。我有点好奇,我真的认识自己吗?

请填空:2019,__ matters

遇见。

遇见美好,遇见未知。遇见,让那些消磨在虚无的比特世界中的时间,变得有意义起来。因为遇见,所以重要。

最后,能否分享你在2019 年最常听的一首歌、最爱的一本书、印象最深刻的一部电影或最大的一个脑洞?

这一年买了不少书,但认真看完,然后“WOW”喝彩一声的书屈指可数。写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到书架上扫了一眼今年翻阅过的书,目光落在了《月亮与六便士》上。这是我今年读过的唯一一部小说。

毛姆的这本小说太有名了,“满地都是六便士,可我想要的是月亮”,几乎成为人人皆知的关于理想和现实冲突的隐喻。但是,我的目光被这本书吸引,倒并不是因为我此刻也有这样的冲动:不能再这样浑浑噩噩的活下去,我要活出生命的精彩,去追寻内心的召唤。我只是想起了一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

阅读这本书时,我生出一个疑问:人到底有没有自我意识?

斯特里克兰为何放弃安逸幸福的生活去追求虚无缥缈的艺术,书中有一段对话:

我总感觉,大多数人这样度过一生,好像不大对劲儿。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它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渴望一种桀骜不驯的旅程。这样的安逸总让我惊惧。我的心渴望更加惊险的生活。只要我能有所改变,改变和不可预知的冒险,我将踏上嶙峋怪石,哪怕激流险滩。

小说的叙述者——小说中的“我”——在向斯特里克兰夫人转述他的抉择时,这样解释:

他受制于某种力量,这种力量在利用他来追求自身的目标,在外力的控制下,他就像落入蛛网的苍蝇一样无能为力,他仿佛被符咒镇住了。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读过一篇神经学方面的研究论文,这篇论文的结论有点恐怖:很可能,人就没有自由意志,你的所作作为,所思所想,或许只是在完成某种寄生虫给你的指令。

也就是说,斯特里克兰很可能不是在自我意识下做的决定。斯特里克兰的“才华”或许是一种寄生的异形,正是在异形的操控下,斯特里克兰才舍六便士而取月亮。

阅读《月亮与六便士》后,一直想把这个思考写下来,只是“人到底有没有自我意识”这个问题实在太大,让我无从下笔。借这个问题,暂记一笔。

今年没读多少书,但却真没少看电影。印象最深的,《爱尔兰人》应该可以算一部吧。

这部关于黑帮杀戮回忆的史诗级电影,实际上可能在讲一个关于时间的故事。

电影从一个坐在轮椅上的杀手回忆一个恢弘而混乱的时代开始,他的仇敌,他的朋友,他背叛过的人,他想要保护的人,全都变成了灰烬。只剩下他一个人,对着不具名的听众讲着他的往日传奇故事。

以前读金庸,读到黄裳为复仇钻研武功四十年,出山后却发现仇人都已去世,唏嘘不已。不管在快意恩仇的江湖,还是阴谋暗涌的黑帮世界,到最后都要面对的终极敌人,是时间,和时间洗刷过后那个不知何去何从的渺小自我。

-End-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