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ardthetsai
howardthetsai

Exploring web3 world Hope to have fun together

在辛苦的年代,渴望活得精采 – 2022 Matters 年度問卷

(编辑过)
有光明的地方就必然有陰影,有陰影的地方就必然有光明。不存在沒有陰影的光明,也不存在沒有光明的陰影。– 卡爾 · 榮格

如同年度問卷文稿中所說,自 2019 以來彷彿人類的世界被詛咒一般,情況越發糟糕,生活也一年比一年辛苦。新冠的後遺症糾纏著我們,有些地區甚至看不見封控的盡頭;經濟的衰退,讓最基本的生存都成為奢侈。面對幾乎沒有光明的未來,這一代的年輕人顯得徬徨無助、無所適從。每一個人開始為自己找到了出口,無論是轉變對於自我生涯的規畫,或向困難妥協的躺平,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讓自己好過一些。

當然,年末意味著歡快的農曆年馬上要到,也不必總把自己陷在負面的情緒當中,最混亂的時代往往伴隨最多的機會,我想這也是 WEB3 被看見的原因。生活不論好壞、對錯,事情一旦發生就沒有回頭,怎麼也得過下去,而 WEB3 彷彿給了已被世界逼得停滯不前或喘不過氣的人們,一個重新創造伊甸園的機會。

疫情、戰亂、經濟衰退,諷刺地映照出人類其實並不成熟,我們就像始終沒長大的孩子,肆意揮霍父母給的資源,還互相爭著誰要成為兄弟姊妹中最得寵的那個。而這幾年發生的種種事件,就像一位嚴厲的老師,逼著這群孩子面對現實,希望他們能夠有所成長,然而結果如何,恐怕仍不盡人意。

Matters 是一個特別的地方,學富五車、飽讀詩書的社會中流砥柱們,讓這裡成為人文薈萃的沙龍;透過區塊鏈技術,則最完整的保護了這一塊淨土不會受到任何威脅。不過這畢竟不是主流媒體會出現的形式,至少現在不是,使用者的缺乏,對於技術轉型的速度不夠,種種因素使得現實與理想只得不斷拉扯。「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在這片桃花源可以針貶時弊,可以逃脫煩惱,可以託付感情,可以以文會友,期待豁然開朗的那天到來,不論是在鏈上,或是在真實生活當中。


我的 2022 年度問卷

  • 2022 年就要結束了,請記錄一件今年你最想記下的事情。

雖然這件事發生在 2021 夏季末,卻不斷糾纏著我直到現在。2020,冬,身旁一位家境極好且大我一歲的朋友,踏上英國留學的旅途,從台灣一間還算可以,但專業或名聲都不會是頂尖的私立學校,一躍成為倫敦大學學院(UCL)的碩士高材生。「兄弟,一定要出國看看,待在台灣的視野太狹小了,缺少機會,也看不見未來的發展在哪裡,出去了人生才能更開闊!」,這位朋友這麼跟我說,當時我剛從台灣前三大之一的廣告公司實習結束,在集團裡看見了台灣學校畢業,以及留學海歸之間的待遇差距有多麼龐大,朋友的那段話便深刻印在我心中,想著我一定要出國留學,為自己創造機會。

雖不會生活過不下去,但環境稱不上富裕,與小康也摸不上邊的我,深知家庭不可能負擔的起留學費用;而從來不認為自己有辦法出國唸書的我,當然也不會知道有那些獎學金或是公費可以爭取,因此我轉往許多位社會經濟地位都極佳的親戚,希望能夠向他們「貸款」,幫助我圓夢,而想當然爾,他們一口答應。「當然好啊!出國才有未來,只要你申請上,錢我通通負責!」,他們這麼說,而當時的我,也這麼相信了。

我利用大學時期兼任助教存下來的積蓄,找了與朋友同一家代辦,處理所有申請的事宜,也如願以償申請上了五家英國的研究所,雖稱不上頂尖,但也絕對不難看。正想著人生要就此不同,而興高采烈地與親戚分享喜悅時,一切風雲變色。「英國研究所沒用啦,如果美國我就幫你出」,「恭喜恭喜,不過英國我覺得不好,不如待在台灣唸就好了吧」。就這樣,瞬間失去一切希望的感覺吞噬了我,我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也不知道要如何反應。看著一間一間學校聯絡並詢問我要不要保留位子,我只得笑笑地說:「Thanks, but accidentally, I am not able to afford the tuition fee.」

雖後來仍就靠著三個月的苦讀考上了台灣的研究所,但我始終開心不起來。「厲害啊,在台灣唸不是很好嗎!好好唸完碩士,出國唸博士我幫你出錢!」,同樣那批親戚這麼說,只是這次我知道了,那不過是一種他對自我的稱讚,認為自己多麼仁慈慷慨,卻不會看見愚蠢相信這樣言論的我,卻因為他一個玩笑,被這件事綁架了至今將近兩年的時間。

這個題目是最想記住的事,不過這段回憶對我來說更是不可能忘記的事。我希望自己能夠放下並向前走,但我卻做不到。藉著 Matters 年末問卷,也再次正視心中的傷疤,2023 年我能不能拋下對生命的憎恨而向前進,我並不曉得;但至少我回顧了這些,我也不再天真,知道要看見現實與社會,懂得思考,或許我永遠無法真正與這件事和解,但我希望我至少有所成長。

  • 疫情第三年,每座城市、每個人的日常開始變得不同。今年你失去了什麼?又試圖恢復、重建什麼?

延續上一題,我認為我失去了自己,從大學畢業後至現在。從 2021 年夏天至 2022 年末,我放慢了生命的腳步與進程,重新思考對我而言生命的意義是甚麼,我不是一個虛無主義者,但也絕對不是存在主義者,這使我對於生命產生一種矛盾的衝突感,無法掌握究竟該去往甚麼方向,而我又該如何面對日復一日的生活。

我知道,我失去了自己。

這也是我開始接觸 WEB3 的原因,最一開始這個世界標榜著沒有所謂真實個人,每個人在當中的身分都是平等的,不需要再因為種種因素而有著階級或是對話之間的阻礙。我享受這樣沒有地位差異的世界,也試圖在其中找到人生新的意義與方向。

疫情進入第三年,轉變世界運作方式與人跟人相處的模式。我也在改變自己,陰霾中會消失,光明總會重現,如同進入第三年的疫情,各國情況撥雲見日,總有一天能夠找到自己生命的重量,我這麼期許。

  • 2022 年,有沒有什麼時刻讓你感受到強烈的情緒?最後是如何與之相處的?

憤怒,但我想是源自於無助。認為自己是多麼的沒有能力,無法改變社會殘酷的現實。而正學著接受,擁抱這些不完美,聽起來很老套,但我卻認為很困難。

  • 過去一年,你能說出一個被他人影響的觀點嗎?

成功的定義,雖還在轉變當中,但我試著去設想成功的定義會有更多的可能。

  • 今年最想分享的一本書/一部電影/一張照片/一句話。

《1Q84》,平凡又奇幻,一個美妙的世界觀。

  • 請填空:2022,__ Matters.

我想改成「2022,What Matters?」,在一個時刻變化又充滿不確定性的現代,到底什麼才是真正有意義的,就算只是問什麼是我在意的事,我也答不上來。What Matters?


有幾個題目跳過了,並不是不重要,而是族繁不及備載,無法選出最為重要的一樣來說。或許多數的內容就好像無病呻吟,不過回過頭來省視自己的內心與過去確實挺有趣的。

2022 就要結束,人生也過完了四分之一,年末回顧,也同時展望未來,希望在時間的推進之下,能夠不斷成長、進步。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