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醺时刻
微醺时刻

走过路过,游过玩过,品过尝过,思过想过,一笔带过。

博物馆中看战争(2)

(2)一战纪念,沉重而自豪

从宽大的楼梯走向上方,一踏上三楼,就进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纪念大堂里了。这间纪念圣殿位于博物馆一楼入口大堂的正上方,有一个方形的天井可以从上面俯视入口大堂。空间宽大而壮观的一战纪念堂圣殿,就在这样一个“回”字形的长廊里。

天井的上方是玻璃天幕,阳光从上方照射下来,使得整个大堂十分明亮。天幕的四边玻璃上,镶嵌着特殊的彩色图案。据说那16个图案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的英联邦王国和它的殖民地的徽章。

走进大堂就可以见到,四面的墙壁上都铺砌了灰白色的大理石,石板上密密麻麻地刻满了人名;所有名字都用铜叶镶嵌,金光闪闪。显然,这些就是阵亡战士的名录。我留意了一下,有一些同名人的名字后面还刻有数字,估计是某种编码,是为了区别标示,方便进一步查询。

除了名录之外,我留意到在大堂的正面,有一个向外突出的半圆形空间,内里放置有一个巨大的、外观像是一副石棺的大理石石座。石座用黑色带有白色纹路的大理石制作,上方还有青铜制作的花环和三足鼎等装饰。显然,这就是祭坛。在祭坛前,摆放有鲜花花环,绿叶上点缀着红色、白色的花朵。祭坛的四周,还悬挂着包括新西兰国旗和英国国旗在内的多国国旗,应该是那次大战协约国一方阵营所有国家的旗帜。在祭坛两侧,各有一个神龛,玻璃展示柜里放置有纸质的阵亡官兵名录,记录了详细的部队番号、军阶、荣誉和亲属关系登记。

这些阵亡的官兵,他们并不是为抵抗敌人对自己家园的侵略而献身,是为了保卫他人的家园而流血牺牲。战争发生在远离他们家园的欧洲,新西兰完全闻不到一点儿硝烟的味道,见不到一丝丝火光,但新西兰这些英勇的年轻人当年竟然如此义无反顾地奔赴最残酷的战场,让人不得不感到奇怪和好奇。他们为什么走上战场?

我们都知道,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欧洲大陆,时间是1914年7月—1918年11月。英国作家杰克·雷恩的著作《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大战役》前言的第一段话便简述了这场战争的情况和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空前的全球性大战斗,卷入这场战争的有六大洲的二十八个国家。差不多动员了六千五百万人。尽管死亡人数永远不可能确知,据研究估计,直接因这次大战而战死或伤病致死的战斗人员在一千万至一千三百万之间,不同程度地严重负伤的约有二千一百万人。大战使若干古老的君主政体消失,即使在战胜国中间,也根本改变了权力分配的关系。

上述文字还没有把大战后续流行病造成的死亡计算在内。当众多疲惫伤病的军人返乡时,无意中把一种已经在战场传播的致命流感病毒扩散到了世界各地,又进一步导致几千万人死亡。实际上,大战由一件偶然的事件引发。那是在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国庆日那天,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这就是点燃历时4年多的燎原大火的第一颗火星。

奥匈帝国皇储被杀,奥地利皇帝愤怒地向塞尔维亚提出了非常苛刻的十项要求,塞尔维亚人表示愿意做出最大的让步,只是要求更多时间来商讨其中最苛刻的两项违反宪法和破坏主权的条款。但奥地利人宣布不能接受这种随意搪塞,随后于7月28日对塞尔维亚宣战。

作为塞尔维亚的斯拉夫大哥,沙俄不能眼看小兄弟受辱,立即宣布全国总动员,支持塞尔维亚,对奥匈宣战。奥地利的盟友德国,时刻警惕着沙俄的行为。8月1日,德国以俄国拒绝停止全国总动员为由向俄国宣战,为防止受到东西线夹击,德国首先迅速展开对俄国的协约国伙伴法国进攻,并依据早先制定的计划进攻比利时以便包抄法国侧翼。随后,英国于8月4日对德国宣战。英国的各个殖民地或自治领也为了母国的荣誉先后杀入战团,一场混战由此展开。在最为艰难的时刻,1917年,原本事不关己的美国也参加了对德作战。从第一颗火星算起,最后经过4年多惨烈的战争,到1918年11月11日,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在战争爆发前,欧洲各国延续着维也纳体系的基本架构和欧洲大陆上的均势,虽然各国都加强战备但因势力均衡而维持和平局面,各国都并无展开一场战争的欲望。但当局部发生动荡,原来的均势便有可能受到破坏,微妙的均势局面突然就变成一场多米诺骨牌游戏了。原本都不想挑起战争的各方,一夜间都积极介入了战争。东欧的一个局部骚动,由于微妙的地缘政治,转眼间已经转化成欧洲大国之间的战争,进而将世界上许多国家拖入其中。如果当时的人们能够预料到这场战争要持续多年,死伤那么多人员,耗费那么多资金,经济遭受沉重打击,或许就都会克制而理性许多。

战争爆发后,作为英国的自治领,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也随同参战。当时新西兰总人口刚刚超过百万,经过动员,人们踊跃参军,盛况空前。结果有超过10万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十——奔赴遥远的战场。这些代表新西兰人民参战的战士们,他们英勇无畏,在最艰苦的环境下浴血奋战。最后,参战的新西兰人总共有一万八千多名阵亡,四万多人受伤,几乎每个新西兰家庭都遭受了重大损失。那些阵亡的官兵,全部埋葬在异国他乡,其中三分之一没有确切的埋葬地点,永远消失在硝烟弥漫的旷野中了。

在这场战争的参战国中,新西兰参战人数与总人口的比例是最高的,同时,新西兰人的损失比例在所有参战国中也是最高的。正是因此,在新西兰旅游,几乎在每个市镇都可以见到一战纪念碑。由此可知,这场战争对新西兰造成的伤害多么深切而惨痛。新西兰各地有众多的一战纪念碑,一方面说明新西兰人以此寄托他们的哀思,同时也说明新西兰人以这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为骄傲,为有这样的英雄的前辈家人而感到自豪。

我慢慢从一战纪念大堂的祭坛旁向后退开,在走到祭坛对面的天井围栏边时回头望过来,见到在这个祭坛门廊的上方墙壁上有一大段金色的文字。从这些文字可以看出,这里仅是纪念本地区参战官兵,墙上的刻着的是奥克兰地区参战阵亡官兵的名录,其他各省的阵亡人员在各自省份的战争纪念馆中纪念。在说明文字的后面,还紧接着一段文字,似乎与其他地方的一战纪念文字相同,显然是由英国皇家统一颁布的悼念词。据资料,这段悼词是由当年英国有关委员会起草、英王乔治五世和小说家查尔斯·凯瑞修改润色后颁发。其中有以下字句:

	他们响应英王和国家的号召,毅然离开所有亲近和珍视的,去承受苦难,面对危险,踏上坚守责任和自我牺牲的道路,最终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他们献出自己的生命,使得其他人可以生活在自由之中。
	让所有后来的人们景仰他们,使他们的名字永远不被遗忘吧!

英国和它的小兄弟们为何执意要加入战团?我在馆内一战展厅的展览中见到了一块展板,上面摘录了当年泰晤士报的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回答了“英国为什么参战”这个问题。根据牌子上的内容介绍,英国参战首先是要维护它的名誉,因为法国是英国的友邦,英国不能袖手旁观德国侵略法国,同时英国有条约义务保证比利时的独立与自由,因而德国进攻比利时便自动触发英国对德宣战。此外,列出的另外两条理由的标题是:为了拯救它的生命和它的帝国;为了拯救整个欧洲的人民的自由。

在一战百周年时,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英国首相卡梅伦在纪念活动中说:“(当时的军人)愿意从军,是为了要避免任何一股势力能统治整个(欧洲)大陆,是为了要捍卫我们今天所珍惜的自由和主权的理想。” 卡梅伦的话与当年泰晤士报文章的观点基本相同,都具有浓重的理想主义的色彩。

我们国内官方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非常简单,认为这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这评价不过是从那句“帝国主义就是战争”的名言里简单延伸而来。我相信,就原本可以置身事外的英联邦各国来说,参战的原因里确实有相当的成分与美好而高贵的名誉相关,与信守诺言的契约精神相关,与自由与独立的意志相关;至少对于那些踊跃报名、浴血奋战、流血牺牲的善良的人们来说,这是真实和确切的。看国内官方轻飘飘、冷冰冰的评价,我能感觉到,我们中的许多人对于名誉、自由的信念和契约精神完全不理解,也不屑一顾,对与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却是锱铢必较,因而认为世界上任何行为只与利益有关。为自由而献身者均具有伟大的精神,其精神有万丈光芒。至于那些有意贬低此精神之伟大的人,我认为,其内心必然是黑暗的。(续见博物馆中看战争(3)

《新西兰游记:再探天涯之外》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