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心語:擱淺在西伯利亞的臨床心理師
臨床心語:擱淺在西伯利亞的臨床心理師

痛苦是清醒的人才能擁有的享受🍷 痛楚無可避免,但人能選擇不為苦所困 臨床心理師 Clinical Psychologist 流派取向:榮格 x EFT|沙遊| 遊療 專攻議題: 創傷心理|非物質成癮|專注力培養 讓我們保持安靜,跟隨內心的指引, 神祕的命運知曉每一粒塵埃的一生, 讓我們講述我們的故事, 如一粒微塵。 - by Rūmī 封面攝影:Julissa Helmuth

我們時代的愛無能嗎?

或者愛情真是動詞,而非名詞,「去愛」,比「愛」更重要。 在滿佈淚水的磨練裡嘗試信任、學會投入、誠實面對自己的感覺、接納對方的情感、從對方的眼睛看世界,才能真正認識和了解對方的需要,學懂怎樣去愛人。願我們能在實踐中學習,在傷害裡學會包容,在甜蜜裡學會珍惜。

我們時代的愛無能嗎?

在芸芸眾生中,也許只有人才有愛情的煩惱和痛苦,因為只有人才會感到存在的苦悶與不安。我們意識到存在的孤單、生命的限制與無奈,面對著自己的脆弱與局限,存在的不安令人內心深處出現極大的渴求,驅使人去尋找並填滿這份渴求。我們期望與人產生情感聯繫,與人親密。一旦失去這些聯繫,就會使人陷入莫名的孤單,令人再次赤裸裸地面對存在的痛苦與不安。有如一個無底洞,既深且黑。大部分人都會想盡辦法逃避這空洞的感覺,有人埋首工作,有人遊戲人間,有人麻醉自己,有人嘲弄人生,辦法用盡後,是否湊效?在夜闌人靜時,內心的渴求又再湧現,無論有多少成就,多少存款,始終希望找到一個愛惜自己的人,根治這份令人難耐的孤單。

尋尋覓覓,以為找到知心愛侶便可解決一切,誰知並非彼此遷就一下就能從此幸福快樂,愈是投入期望,愈易打破憧憬。期望沒被回應反被索求更多,日子久了誤解漸多,耐性和興趣慢慢褪卻,更遑論分享心事。兩個只渴求愛的人走在一起,有如兩塊乾涸的海棉,同時要向對方支取水分,互相爭持,仿似反映現代人所說的愛大多以「自我」為中心,所謂「我愛你」,其實是我希望擁有你,請你達致我的願望。當得不到你的關懷,我便憤怒、失望甚至憎恨你。你做不到我的要求,我便不能接納你,在愛情裡失去同情與體諒。

世上難求另一種「傾流的愛」,著眼點不在自己所欠缺的,而是關懷對方的成長,成就對方成為更豐富的人。能夠付出這種愛的人,內心充滿資源,有高的自我價值和確信生命的愛。或者愛情真是動詞,而非名詞,「去愛」,比「愛」更重要。 在滿佈淚水的磨練裡嘗試信任、學會投入、誠實面對自己的感覺、接納對方的情感、從對方的眼睛看世界,才能真正認識和了解對方的需要,學懂怎樣去愛人。願我們能在實踐中學習,在傷害裡學會包容,在甜蜜裡學會珍惜。

作家陳寧在作品 《交加街38號》 曾說 「耶穌說的愛是無條件的、獻身的,奧修說的愛是能量的互動、是自由的、無束縛的,昆德拉說的愛是機遇的、偶然的、命定的,高達說的愛是刺激的、好玩的、有今生沒來世的、哲學的,小津安二郎說的愛是溫柔的、隱藏的、非愛的,畢卡索說的愛是經驗的、性慾的、美好的,夏卡爾說的愛是聖潔的、救贖的、唯一的。l'amour, mes amants, mon amour, aimer. 愛情,愛人們,我的愛,去愛。而我將要說的是, l'impossibilité d'aimer dans notre temps. 我們時代的愛無能。」

我們時代的愛無能,看似無能,卻有很多「可能」,我們還可重新去愛。

#愛のかたち #aimer #存在 #勇氣 #再來一次 #太久沒說法文快全忘了

伸延閱讀:

除了「我愛你」,也能讓孩子覺得很重要的40句話

https://bit.ly/2MPqOBO

資料來源:

黃麗彰(2002). 同牀異夢 婚外情的轉機. 香港:基道出版社

陳寧(2011). 交加街38號. 台灣:大田出版社

攝影師:Achilles Kastanas

細味時配首法文歌: Jean Claude Pascal - L'amour quotidie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qrXovgtbek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