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霽
祈霽

閱讀筆記:不平等的樣貌

書中張優遠教授批評最為強烈的就是新加坡政府以綁定就業所得與特定形式的婚姻作為使用公共資源的分級標準,這讓身為國民應得的公共服務因為上述條件劃分出不應存在的等級階層,讓不平等的差距更加失衡。尤其當這些收入的等級劃分出現在新加坡總是令外人稱羨的公共住房、醫療保險與生育補助等社會福利時,很難不讓人懷疑這些措施是成為另一種有差異的應得,與否能達到公共服務重分配的目地。

閱讀筆記:不平等的樣貌:新加坡繁榮神話背後,社會底層的悲歌

This Is What Inequality Looks Like

作者:Teo You Yenn(張優遠);譯者: 方祖芳

家中有幼童眼裡的好工作,至少要能兼顧煮飯、打掃與照顧小孩(p.74)

誠如張優遠教授所言,貧窮原本就是個複雜又艱深的問題。尤其又是探討常為外人所稱羨欣欣向榮的新加坡,真的如同書裏所指涉的如此不堪嗎?當然作為嚮往新加坡治理模式的台灣人,我也會想深入了解各式繁榮背後的陰影所帶來的爭議又是什麼?不過,我倒不曾想過上述這個問號竟然也可以成為現代民族主義插旗喊打的兵家必爭之地。

曾幾何時,學論論述竟然需要面對的不是證據嚴不嚴謹,而是是否符合國家敘事的榮耀。當然,在面臨兩極化與大外宣的今日,我可能也不會太意外國族主義的猖狂,但其所期望的揚長避短背後彰顯的意識形態還是需要我們去深思國族主義當代的意涵是什麼?

不過《不平等的樣貌》在新加坡帶來的迴響,也表示公眾對於張優遠教授透過民族誌掀開繁榮背後的陰影其實是深有同感,才會引起如此廣泛的討論。尤其,政府大舉利用制度在階級上刻畫出來的分層,絕非外界所想的總是光鮮亮麗,特別新加坡又是個多元民族相互雜燴的大城市,更是讓不平等的問題撲朔迷離。

但惟只有透過持續不懈的深入探索不平等的本質是什麼?才有可能進一步挖掘問題的成因。我想這點在《不平等的樣貌》書中給了我自己認為最好的示範,特別是張優遠教授透過對當前新加坡貧窮樣貌一層又一層的反問,讓我腦海裏佔滿底層階級生活的苦苦掙扎而坐立難安,尤其是工作為上的制度考量更讓受薪底層感到無助而不是福利的包容。

有差異的應得

我想《不平等的樣貌》這本書能在新加坡引起這麼大的漣漪,不單是因為張優遠教授願意勇敢揭開貧窮的面貌,而是因為她願意一遍又一遍去問自己為什麼在當前的制度下會發生如此令人痛心的現象。或許書中沒有辦法清楚的闡述貧困發生的前因後果,但是透過一次次的追問,我們至少可以開始慢慢梳理貧窮的成因。

我們從來都沒有如同張優遠教授在書中,如此明確點明窮人所身處的空間事實上是與我們平常一般人所身處的周遭是完全不同,而且這些差異是我們一撇過身,就可以看到、聞到、甚至是聽到的差異,這些差別是只要自己能夠親身看一眼就能清楚體會兩邊之間難以跨越的傷痕。

環境不到髒亂,但是,所處的空間時時刻刻提醒你要對周遭安全應有的警覺;空間不算太小,但是,難以容納一個三、四人小家庭想要遮蔽的隱私; 氣味不算難以忍受,但是,附近瀰漫一股缺乏對流的擁擠與潮濕。

當然這些並不與正常生活天差地遠,但是無數與我們不同細小的差異,卻積累構築成今日底層階級缺乏安穩的面貌。

尤其,當前社會追求正常公民的標準,或許已經不再是底層階級能夠應付的常態,特別是張優遠教授點出新加坡獎勵早慧的文化與福利制度對於高薪家庭的偏好,更到盡底層階級心中壓抑的苦水,好工作不應成為高薪階級的特權,低薪勞務也不該因為工作犧牲從業工人生活的品質。

書中張優遠教授批評最為強烈的就是新加坡政府以綁定就業所得與特定形式的婚姻作為使用公共資源的分級標準,這讓身為國民應得的公共服務因為上述條件劃分出不應存在的等級階層,讓不平等的差距更加失衡。尤其當這些收入的等級劃分出現在新加坡總是令外人稱羨的公共住房、醫療保險與生育補助等社會福利時,很難不讓人懷疑這些措施是成為另一種有差異的應得,與否能達到公共服務重分配的目地。

而受薪階級底層的父母在面對自我與外在期待的雙重壓力時,政府這些為了特定形式偏好的制度,是難以保障這些家庭應有的權利,甚至讓其掉出部分漏洞的安全網而陷入貧窮的泥濘,擴大社會問題的範圍。

不平等從來都不會是個簡單的問題,但唯有擁有公開談論的權力,才能深入了解過於複雜的社會現象。但我唯一沒有想到的是,這句話竟然是《不平等的樣貌》書中最後的呼籲,讓我不禁思考是否我們自己也一樣會遇上國家敘述的問題,而那又該如何是好?

疑問與反思

  1. 分級體系的教育如何成為培育的制度,而不是篩選的工具?
  2. 我們是從何時建立穩定外包家務勞動模式?
  3. 公共財與公民權利是從何時區隔了貧窮?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