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rshamJm
gershamJm

一個誤入創投顧問業的農業研究人員,分享一點就業,轉職後的心得與感想,與發表過的一些文章

在全球供應鏈重組趨勢下,台灣企業所扮演的角色

台灣位處於供應鏈的重要環節面對供應鏈重組台灣應該扮演的腳色為何?

宇智顧問吳志揚執行長於「中德文化經濟協會九十周年國際座談會」上指出,張忠謀先生提出「Globalization is almost dead」的言論,引發各界熱烈討論,但吳執行長認為,全球化其實並未死亡,它仍在持續演化(Evolving),只是演變方向朝向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及區域化(Regionalized)。

台灣過去奉行出口導向經濟策略,以發展電子、資訊等高科技製造業。中小企業是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提供了產業調整的靈活性與專業技術。1970年代開始,台灣傳統產業逐步轉型至電子代工與資通訊產業。在政府支持下,台灣建立完整的電子供應鏈体系。台積電等世界級半導體公司,使台灣成為全球IC設計與製造重鎮。

面對21世紀供應鏈重組與地緣政治影響,台灣產業加速轉型升級,強化技術實力並拓展新興市場。疫情期間,台灣企業展現供應鏈的敏捷性與韧性。後疫情時代,台灣中小企業可深耕新兴市场或與先進品牌緊密合作。本文將分析台灣中小企業的發展優勢與全球供應鏈戰略角色,並提出後疫情時代的挑戰與對策,以維持台灣競爭力,為經濟注入新動能。

 

一、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優勢

台灣長期奉行出口導向型的經濟發展策略,台灣的經濟高度依賴對外貿易,產業結構以中小企業為主。根據統計,台灣有超過163萬家中小企業,佔全國就業人口的八成以上。就業及受僱於中小企業的勞動人口,主要集中在製造業領域。台灣中小企業的年出口總額達到3.6兆新台幣,且大多數出口產品屬於電子、資訊、機械等高科技製造業。1970年代開始,台灣開始發展電子零組件產業,主要為美日等知名品牌提供OEM代工服務。在政府扶持下,台灣逐步建立起完整的電子零組件供應鏈體系。1980年代,隨著全球產業代工外包的興起,台灣的電子代工產業也取得長足發展。憑藉良好的品質控制和交貨準時率,台灣成為國際科技大廠值得信賴的代工夥伴,1990年代全球電腦科技產業中的各國際大廠採用「預估生產(Build-to-Forecast ,BTF)」的出貨方式。這些企業會根據過去的銷量數據和對未來市場景氣的預測,來估計下一年度電腦產品的銷售量。而下游的製造商則會根據這些大企業提出的預估訂單量來準備原材料和進行成本計算,以安排生產,近年出貨模式更由BTF漸漸演變成接單生產(Build to Order ,BTO)、客製化生產(Configure to order ,CTO)的產銷分工模式甚至是專業契約代工(Contrac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EM)模式。

台灣近年面臨全球化與區域經濟整合的結果,台灣企業與中國大陸的經貿合作日益緊密, 台灣市場較小,需要透過在大陸的生產基地打入全球市場。大陸擁有強大產能與廉價勞動力,有助台灣企業提升全球競爭力。尤其是台商對大陸出口導向型產業的大力投資,已將兩岸經濟緊密融合,共同嵌入全球供應鏈。長期以來,台商大力投資大陸的電子、資訊、通訊等出口型產業。這些台商企業充分利用大陸的規模效益與勞動力優勢,大量產品輸出全球 。以半導體產業為例,許多台灣世界級晶圓代工企業在大陸設廠發展,出口產品為積體電路、光電子器件、晶體管等中低端製造業出口居多,並大量出口轉至世界等地。台灣的科技實力與大陸的生產效益實現良好銜接。台灣企業精湛的技術、管理經驗與品牌效應,加上大陸的規模經濟與勞動力資源,共同提升了產品的價值鏈。這加快推動大陸出口型產業的發展,並將大陸緊密連結到全球科技供應鏈。隨著新一輪中美經貿對話強調經濟不要脫鉤(Decoupling),台商企業靈活調整,發揮連接台灣技術與大陸生產的橋樑作用。台灣與大陸產業合作的互補性,有助穩定兩岸關係,也使台灣企業在全球供應鏈中不可替代。

全球供應鏈重組的趨勢,台灣企業正面臨轉型的契機。台灣中小企業過去在供應鏈中發揮靈活變通的優勢,滿足客製化需求,即使訂單大增,也能迅速應對。這得力於台灣中小企業超過97%參與供應鏈,提供多元產品與服務,降低對單一大企業的依賴,增加供應鏈彈性。中小企業的靈活性有利技術創新,不但符合現有客戶需求,也能開拓新市場。另外,中小企業提供專業技能,提升供應鏈效率與品質。但是,不可忽視的企業在追求供應鏈優勢時,對於台灣產生的勞工、環保及合理薪資等議題台灣企業要重視勞工權益,提供安全工作環境;投資綠色能源技術,建立零廢棄理念;制定合理薪資制度就能在供應鏈重組中持續保有優勢。台灣企業高度重視自主品牌的建立,如宏碁(ACER)、華碩(ASUS)在電腦及通訊設備領域的成功,此舉不僅可大幅提升品牌知名度與價值,也可為台灣供應鏈產業注入更多源源不絕的產值與利基。全球知名的台灣品牌也為台灣供應商提供了更大的議價能力和影響力。結合代工優勢與品牌效益,使台灣供應鏈兼具成本效益及技術創新優勢,是全球科技供應鏈的關鍵一環。未來台灣仍需持續投資科技研發、培育人才,以維持在關鍵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鞏固在全球供應鏈的戰略角色。

 

二、台灣中小企業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台灣中小企業長期以代工出口為主要收入來源。隨著全球性疫情與區域戰爭給全球產業帶來諸多不確定性,也對台灣中小企業與供應鏈產生衝擊。在後疫情時代,台灣企業面臨的挑戰與機會共存。台灣低成本優勢被快速蠶食、核心科技人才持續外流,導致台灣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下降。新興科技、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快速發展,使產品生命週期急速縮短,對台灣中小企業的研發和快速應變能力提出更嚴苛的要求。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世界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使得出口市場風險加大,也對台灣出口導向的經濟造成衝擊。面對這些挑戰,台灣中小企業需要進行積極的轉型升級的發展對策。如加大投入自主研發,開發高附加價值、高階段的產品,提升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培養科技人才,掌握核心關鍵技術,保持競爭優勢。及時把握新興科技趨勢,快速響應市場需求改變。開拓多元化的國內外市場,降低對出口單一市場的依賴。

地緣政治的變動對供應鏈造成很大衝擊,我們看到中美貿易競爭促使美國企業加速將供應鏈遷出中國,以避免過度依賴單一國家。俄烏戰爭也使歐洲國家意識到依賴俄羅斯能源的風險,現正推動能源供應的多元化。面對日益複雜的地緣政治環境,供應鏈的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和區域化(Regionalized)成為重要趨勢。去中心化指供應鏈網絡由過度依賴單一中心地區,轉變為多個地區參與生產和配送。區域化則是發展區域內部的供應鏈合作如歐盟、東協區域性的經貿共同體以減少對其他區域的依賴。西方國家開始重新審視過度依賴單一地區供應鏈的風險。七大工業國中的對供應鏈的去風險化概念如德國提出《供應鏈盡職調查法》(German Supply Chain Due Diligence Act,GSCA)該法案要求德國公司必須確保其全球供應鏈遵守人權和環境標準。如果供應商違反這些標準,德國公司必須採取糾正措施,否則將面臨高額罰款。美國提出《關鍵供應鏈檢討》(Critical Supply Chain Review)該法案要求各聯邦機構檢討其關鍵供應鏈中的國家安全風險,並提出措施降低依賴性。和歐盟提出《開放戰略自主》(Open Strategic Autonomy)本法案降低對單一供應商或國家的依賴,建立具韌性和安全的關鍵產業供應鏈,以維護歐盟的經濟安全與戰略自主性都反映了西方國家為降低供應鏈風險所提出的想法,企圖通過多元化和在地化生產關鍵產品、實現經濟安全的共同願望。它們試圖通過政策推動企業重組全球供應鏈,德國著眼於人權與環境風險,美國關注國安風險,歐盟則強調經濟安全和戰略自主。西方世界已推進供應鏈的在地化生產和多元化為理念。相對的三者計畫共同面對的挑戰如實施成本高、全球供應鏈高度複雜相依性等也將是巨大的挑戰。由地緣政治方面來看,西方國家共同的戰略考量如減少潛在地緣政治競爭對手的經濟依賴,降低供應鏈被利用的風險,通過供應鏈重新配置鞏固全球經濟的地位和影響力。經濟力量日益成為地緣政治競爭的重要槓桿,突出體現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國可以運用經濟手段如供應鏈制裁來削弱對手,控制關鍵礦產或產業鏈有助獲取地緣政治優勢,經濟實力也影響軍事實力和國際話語權,因此經濟安全已上升為大國競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台灣企業若能爭取成為全球供應鏈的關鍵連結,不僅可累積發展動能,也可提升台灣的經濟實力與戰略地位。因此台灣企業宜積極與全球各國合作,以抓住此次全球供應鏈重組的發展契機。

長期以來,台商投資大陸的出口型產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在,面對大國貿易競爭時,過度依賴單一地區的風險暴露無遺。台商應該調整對於中國大陸的投資策略,推動供應鏈多元化發展。台商可以將更多投資轉向東南亞等新興市場,特別是印度、越南、墨西哥等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國家,培育新的出口基地。再者,台商應加強在大陸的高端產業投資。並且加強與其他已開發國家和地區的產業合作,這也符合西方世界國家所推動供應鏈多元化的大趨勢。

 

台灣供應鏈具備的幾項特色,分別為敏捷性(Fostering Agility)、適應性(Adapting Your Supply Chain)和整合性(Creating the Right Alignment),首先高敏捷性。過去集中化運作雖有效率,但限制了應變能力。台灣中小企業可以建立更具彈性的供應商管理機制,在緊急情況下快速調配適當的供應商。此外,透過模組化設計也可以提高替換供應商的敏捷性。其次,適應性。中小企業可定期檢視供應鏈配置是否符合最新的市場趨勢和策略方向及時做調整以避免僵化。善用大數據和AI等新科技,可以更快速預測環境變化並對供應鏈進行優化。最後是整合性,供應鏈上下游之間要加強協調合作,使利益一致化,避免因成本考量而妨礙整體效益。共享資訊和提供彈性採購模式,都可以增進合作關係。綜上所述,台灣企業應建立敏捷、適應性強而且高度整合的供應鏈,以應對未来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透過科技應用和上下游協調,供應鏈將更具韌性和抗風險能力。

台灣本地企業具有快速響應和生產能力的優勢。台灣的電子代工和製造業中小企業規模較小、組織結構簡單靈活,這使其能夠快速調整生產計畫,迅速應對客戶訂單和市場變化。台灣企業廣泛採用了精實生產模式(Lean Manufacturing),通過減少庫存、優化流程來縮短產品交付週期,投入最少資源創造最大產值。最近的一份日經新聞報導分析了蘋果 iPhone 15 的零件來源比重。報導發現,美國仍然是iPhone最主要的零件供應國,占比為33%。韓國以29%的占比位居第二,日本以10%排名第三。有趣的是,台灣的零件供應占比正在提升,達到9%。相反,中國的零件供應比重則在下滑,僅剩2%。這反映了蘋果可能正在調整供應鏈策略,減少對中國供應商的依賴,轉為增加台灣和其他地區供應商的採購。在iPhone這類高價值手機中,關鍵零件如主機板和螢幕多由美日韓等技術實力較強的供應商提供。台灣零件商若能提升關鍵技術,也有機會在這個供應鏈中擴大份額。同時,台灣企業也具備良好的品質管控能力,可在追求速度的同時保證產品質量。長期的代工經驗使台灣企業擅長為不同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並可快速調整生產設備來適應小批量、多品種生產的需求。台灣的工程師技術靈活,能夠快速消化和運用新工藝和新技術。這提高了台灣供應鏈對不同客戶需求的適應性。良好的產業分工與協作文化也增強了台灣供應鏈的整合程度。上下游企業之間形成緊密的策略合作聯盟,實現資訊快速流通、資源高效整合。完善的物流體系也促進了生產要素的快速流動。台灣供應鏈的「敏捷性」和「整合度」優勢,與台灣本土企業的快速響應能力和生產效率密不可分。這些優勢有助台灣供應鏈在全球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台灣供應鏈應加強與友好國家策略合作,推動本地化生產關鍵產品,開發多元化供應商避免依賴單一供應鏈,並建立風險評估機制,及早識別風險因素制定應對方案,同時提升關鍵核心技術,積極參與國際供應鏈標準制定,降低風險和提高國際戰略地位。

傳統供應鏈營運模式

多層次供應鏈營運模式

資料來源:宇智顧問繪製

 

三、台灣的發展策略

台灣經濟發展至今已走過半個世紀,初期主要仰賴出口導向,後續逐漸由OEM轉為自有品牌,建立完整產業鏈。目前台灣經濟面臨轉型,除了延續原有製造業優勢外,也必須思考如何在全球佈局,特別是在疫情後全球化受阻的形勢下,思考新的發展藍圖。節錄中央社報導摘要受美中貿易戰和疫情影響,全球供應鏈正在發生重大變遷。根據經濟部統計,2023年台灣對新南向國家的投資首次超過對中國投資。今年上半年趨勢持續,反映供應鏈正加速向東南亞等新興市場轉移。報導指出,鴻海、仁寶等大廠已大力投資越南、印尼等國,並引入更多台資中小企業。各國的產業優勢也吸引不同台商,如越南吸引電子業,泰國則是PCB產業聚落。台灣推行台商回流方案,提供各種優惠措施鼓勵台商將高科技產業等回流台灣設廠。推動台灣本土產業朝高附加價值、高階技術發展。。

目前台灣中小企業積極拓展「新興市場國家」(Emerging market nation),以越南為例,2023年上半年度對於越南之投資為9億8,855萬美元,而台灣對於東協市場的投資則高達20億美元首度超越中國。目前東南亞市場成長階段,經濟運作逐漸擺脫初級型態,往工業發展靠近,甚至還為已開發市場提供資源。因此台商更可以考慮拓展非洲市場及墨西哥市場,當前非洲人口增加比例已超過印度和中國大陸,成為全球人口成長最快速地區之一。另外由於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美墨加協定 (United States–Mexico–Canada Agreement ,USMCA)的開展,該協定由美國、墨西哥和加拿大三國簽訂,目的是推動北美洲地區的經濟增長與工作機會,並現代化貿易規則。

USMCA保留了大部分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orth America Free Trade Area,NAFTA)的內容,其條文部分進行修改,如要求更高比例的汽車零件產自三國區域內,以鼓勵區域內生產;增加了勞工和環保條款等,墨西哥鄰近美國,其真正的優勢在於勞動力成本低廉。墨西哥勞工的平均薪資遠低於美國,這讓墨西哥成為美國公司外移生產據點的理想選擇。墨西哥也是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約國,產品可享有進入美國市場的零關稅優惠。此外深耕已開發經濟體,如美國和歐洲等共同建立研發及營銷中心將能拓展技術的成長。

具體而言,台灣企業可以在美國或歐洲設立品牌營銷中心,一方面借重當地人才瞭解消費者需求,另一方面主打台灣產品的優良品質形象;同時設立研發中心,吸收國外人才和技術,將產品價值提升到創新和服務的層次。此外,台灣企業應該多透過併購、產業聯盟等方式與當地企業合作,直接獲取其市場經驗和資源,並融入產業鏈。政府也可以鼓勵民眾到當地工作、學習或創業,培養對當地的瞭解。最後,台灣企業要注重企業社會責任與當地社區有良好的交流,讓台灣品牌落地生根。

台灣中小企業數量眾多,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為持續成長,台灣中小企業必須積極拓展國際市場與各國中小企業合作,可以發揮互補優勢實現共贏。台灣可推動與東南亞中小企業合作。東南亞市場潛力龐大,但當地中小企業實力較弱。台灣中小企業可輸出技術和管理經驗,協助提升東南亞夥伴實力,共同開發當地市場。此外,可加強與已開發國家的中小企業合作。如與美歐日韓等國中小企業,在設計、品牌行銷方面合作,提高產品附加價值,共同開拓全球市場。拓展台灣與印度中小企業的合作。印度人才資源豐富,市場潛力大。雙方可互補技術和人力資源,共同開發印度本地與第三國市場。

宇智顧問吳志揚執行長於「中德文化經濟協會九十周年國際座談會」上指出,台灣與德國都是具競爭力的出口導向經濟體,在全球市場上均占有關鍵地位。台灣在半導體製程技術上居世界領先,德國在精密製造業具備卓越工藝,兩國產業發展具高度互補性。雙方可透過策略夥伴關係,共同打造世界級的智慧製造解決方案。近年台灣製造業運用自動化、數位化等智慧科技,提升產線效率與品質。以機械業為例,2021年出口創下新高,展現強大的國際競爭力。德國方面,早在2000年便啟動微機電系統的產業政策,高度重視工業4.0的發展。儘管2023年面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但台德貿易仍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德國對台投資更創下歷史新高,成為僅次於新加坡的台灣第二大外資來源。未來台灣半導體產業可考慮與德國在汽車電子、精密機械、生技醫療等領域開展合作,共同開拓電動車等新興市場。建議可參考台積電在美國設廠的模式,打造結合半導體生產與相關供應鏈產業的智慧化產業園區。透過在地化生產,可降低供應鏈中斷風險,並創造就業機會。IC技術在智慧製造、智慧城市等領域應用廣泛,將有助推動台德合作,實現兼具智慧與永續的未來願景。

台灣應積極建立各種人才交流渠道,以及開拓不同形式的學術交流,以提升台灣的國際聯繫與影響力。除以國家角度進行海外人才招攬計畫,鼓勵台商延攬優秀海外人才到台灣工作,設立學者交流基金,讓台灣學者可到海外進行短期訪問或研究。宇智顧問徐小波董事長以時代基金會(Epoch School)作為台灣產業與麻省理工學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MIT )合作研究成果的橋樑,藉由與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與力量協助企業突破的技術研發。如今,宇智顧問在執行長吳志揚的帶領下擴大與麻省理工學院合作模式,聚焦目前企業所關注的能源議題,舉辦主題演講與實地參訪,協助台灣企業了解未來能源科技發展趨勢,以應對淨零碳排與全球永續能源的挑戰,時代基金會與宇智顧問擔任引薦人,讓台灣企業家們獲得全球最新的能源技術與發展策略,讓願意與MIT研究機構合作的企業以「學術補助」(Research grant)名義深化產學合作。藉由此合作模式可拓展企業與各國頂尖人才的交流達到雙贏。

後疫情時代為台灣產業的轉型帶來了新的機會。面對全球環保和數位化的大趨勢,電動車和數位醫療等新興產業將為台灣的發展注入新動能。數位醫療則融合台灣的硬體實力與軟體應用能力。疫情期間,遠距醫療需求大增,健康追蹤和電子病歷的應用也越來越普遍。台灣發展便攜式病患監測設備,像智慧型手環結合雲端服務,實現遠端健康管理。也可以運用人工智慧,開發輔助診斷或個人化藥物匹配的數位解決方案。結合台灣健全的醫療體系與人才,開拓亞洲其他國家的醫療和長照市場。宇智顧問徐小波董事長提出「台灣Healthcare產業發展趨勢與展望」之概念以預防醫學(Healthcare)產業進行產業分析,探討台灣藥廠如何突破現有框架與國際藥廠緊密合作,成為世界一流的研發與生產基地?這是台灣醫藥產業在新時代面臨的核心課題。

當前台灣之環境,對於生技醫藥的開發擁有豐富的人才資源與研發實力,在產業鏈上擁有完整的醫藥產業上下游集群,且在生物藥與新劑型開發方面建立了堅實的基礎並且與國際大廠形成委託研發與生產的長期策略夥伴關係。因此台灣藥廠可透過授權合作或併購等方式,從跨國公司獲取先進的研發平台和新藥管線資產,或以學名藥等實現快速的技術升級。臨床開發方面,可充分發揮台灣的人力資源優勢,協助國際大廠開展亞洲等新興市場的多中心臨床試驗,同時提升自身的藥物開發實力。臨床申請和上市許可也是台灣藥廠的潛在優勢。運用當地法規資源和醫療網絡,爭取台灣與亞太地區的新藥上市許可將有助於提高新藥的可及性,並為後續全球佈局奠定基礎。對於新興市場的商業模式,根據當地患者的負擔能力,提供可負擔的用藥方案。積極佈局中國與印度等廣闊的新興市場,有助擴大台灣醫藥品牌的影響力。

另外,以電動車產業為例,台灣電動車產業正面臨轉型契機。隨著全球趨勢加速轉向綠色能源,電動車已成為未來交通工具的主流,台灣亦把電動車產業列為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之一。疫情期間民眾減少外出,加速改變大眾交通模式,電動車因操作方便、零污染優勢,受到更多青睞。疫情過後,台灣可望迎來電動車需求大增的契機。台灣藉由產業結構的調整,從過去依賴進口關鍵零組件,轉型為提升自主研發設計能力。如積極培育電池、電控、電機等核心技術,建立完整供應鏈。同時協助傳統汽車大廠投入電動車開發,發揮其生產製造優勢。台灣可善用技術優勢,開發智能網聯電動車。結合資通訊技術與車輛,打造車聯網、自駕駛等創新應用。此可擴大台灣車輛出口,不再僅侷限於硬體製造。此外,非洲中產階級的蓬勃發展,對於生活品質的重視將帶動民生物資的需求上漲。據Mordor Intelligence的報告,中東和非洲電動汽車市場規模預測2021年至2026年的複合年增長率將超過15%,至2026年將達到8,400萬美元。因此台灣可拓展新興國家電動車市場,如非洲及東南亞。台灣的跨國合作的可行商業模式是將非洲打造為「商業驗證場域」,未來可再擴展至智慧生活與智慧醫療,在新興市場國家中共謀「智慧城市」的市場藍海。

 

四、結語:

面對後疫情時代的來臨,台灣企業正處在產業轉型的重要時刻。過去台灣中小企業以靈活的供應鏈優勢嵌入全球化趨勢,但現今必須面對去中心化與地緣政治風險的衝擊。企業若能抓住轉型契機,將能在產業新格局中持續發揮重要作用。具體而言,台灣企業可善用綠能與數位化技術優勢,加速開發电動汽車、智慧醫療等前瞻性產業。同時,透過產業整合與市場開拓,深耕新南向及非洲等新興市場,並與先進國家品牌緊密合作。另一方面,企業也應重視企業社會責任,注重勞工、環保與人才培育,符合國際潮流。台灣長期以來一直扮演著全球供應鏈的關鍵角色,尤其在電子科技領域。這主要歸功於台灣強大的中小企業集群以及代工製造業的崛起。台灣中小企業為供應鏈帶來靈活調整能力和快速響應市場變化的優勢;台積電等世界頂尖晶圓代工廠使台灣成為IC設計和製造的重鎮。疫情期間,全球供應鏈面臨諸多衝擊和風險。但台灣供應商反應迅速,保持交貨穩定,展現韌性。

後疫情時代台灣中小企業也面臨諸多挑戰,如國際貿易市場的不確定性、核心人才外流、市場需求快速變動等。為維持供應鏈優勢,台灣必須持續投資創新研發,培育科技人才,提升產業附加價值。台灣中小企業也應加強自主品牌建立,開拓多元市場,降低對出口的依賴。在經濟安全考量日益受重視的大環境下,台灣更應與友好國家策略合作,推動關鍵產業本地化,避免過度依賴單一供應鏈。

展望未來,台灣仍將是全球供應鏈的支柱,但需持續創新求變以維持優勢。本文呼籲政府持續支持中小企業,積極培育人才;企業加強研發實力,拓展全球佈局;同時各界宜建立風險評估機制,提升供應鏈的韌性。只要台灣各界共同努力,台灣定可在後疫情時代的供應鏈重組中,持續發揮關鍵作用,邁向更永續的發展。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