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點電視
G點電視

G點電視以新媒體介入性/別小眾運動,鼓勵及引導義工成為行動者、尋找自己感興趣的議題,學習營運媒體,為社群充權。請賞我們幾個拍手或一杯咖啡,讓我們支持平台及團隊持續運作。

【跨性別換證新政策】設「六大條件」強制手術、荷爾蒙療程 跨性別組織批違終院裁決、侵隱私、拒見社群

終審法院去年2月判跨性別人士更改身份證案勝訴,裁定入境處要求完成下身手術的做法違憲後,跨性別社群苦苦等待一年,等來的結果卻是入境處重新推出嚴苛的換證新規定,詳列「六大條件」才可更改身份證上的性別。
製圖:Mo

撰文:Cindy
文字編輯:Mo

終審法院去年2月判跨性別人士更改身份證案勝訴,裁定入境處要求完成下身手術的做法違憲後,跨性別社群苦苦等待一年,等來的結果卻是入境處重新推出嚴苛的換證新規定,詳列「六大條件」才可更改身份證上的性別。新規定表面上回應了終院裁決,如跨性別男性毋須摘除子宮和卵巢,只須切除雙乳,但處方強制手術、荷爾蒙療程、病理化跨性別人士的做法,不僅違背終院保障跨性別「身體完整權」和避免醫學上非必要手術的裁決本意,亦與世界各國逐步淘汰手術、免除醫學證明的人性化改革背道而馳。

新政策出爐後,各個跨性別組織大表不滿和極度失望,反對聲音已持續超過一星期,不少組織和行動者都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拆解新政策及其人權憂慮,望引起公眾迴響。入境處政策改是改了,似乎卻帶來更多問題和延續不公,更可能招致後續的司法覆核。

新政策強制改性徵手術、荷爾蒙療程 新增血液抽查、多重聲明

編按:如你已初步了解新政策內容,可直接跳到下段看各大組織回應

根據入境處就更改身份證性別的最新指引,申請人如未能「完成整項性別重置手術」(即跨男切除子宮和卵巢,建造某種形式的陰莖;跨女切除陰莖及睪丸,建造陰道),可提供醫學證明和法定聲明,證明滿足涵蓋身心和生活範疇的「六大條件」,讓入境處「按個別情況予以考慮」。

1)已完成改變性徵的手術(跨男須切除雙側乳房,跨女須切除陰莖和睪丸;但對建造下身性器官則無特別要求)

2)患有或曾患有性別不安

3)申請日前兩年已持續以另一性別生活

4)申請日前兩年已持續接受荷爾蒙治療

5)將會繼續接受荷爾蒙治療,並提交血液報告證明荷爾蒙水平,供入境處抽查(血液報告須附上註冊醫生的評估,說明荷爾蒙水平在另一性別的正常範圍內)

6)餘生將繼續以另一性別生活

入境處表示若申請人未能滿足以上要求,可提出醫學理由,並提交醫療證明解釋不能接受手術或荷爾蒙療程的原因,處方會個別例外考慮。除了詳列多項規定,入境處亦在新指引上畫出警告框格,提醒「在法定聲明作出虛假陳述」可處監禁兩年及罰款,似乎是想告誡申請人不要虛報。

入境處在最新的《申請更改香港身份證上性別記項的指引》中加入詳盡警告,但在其他表格如《登記事項證明書申請表》和《豁免登記證明書》則沒有如此顯眼的警語。

舊政策強制跨性別人士完成侵入性強、可致絕育,但醫療上並無必要的性別重置手術,但跨性別人士要在香港完成手術,過程漫長而關卡重重,須先經過醫學診斷、真實生活體驗和荷爾蒙療程,最後一步才是接受一次或多次手術,整個過程可長達數年甚至十年。由於不是每位跨性別人士都願意和適合做下身手術,舊政策的換證條件門檻極高,對申請人造成極大身心壓力。

新政策雖放寬了跨男切除子宮和卵巢,以及跨男跨女重建下身性器官的手術要求,但又對跨男施加了新的切除雙乳要求,跨女的情況更無大改善。不但手術要求「進一步退一步」,新政策更大幅增加了其他繁瑣而極醫學性的門檻,如要求申請人長期使用荷爾蒙藥和作出多重法定聲明,讓處方有權抽檢血液中的荷爾蒙水平,甚至連更改聯絡電話和住址都要向處方報告,等同於將對跨性別換證者的審查無限期延長。

更改香港身份證性別記項的新、舊準則比較(圖片來源:《誇青時刻》Facebook專頁)

跨性別組織:極度失望憂慮 新政策違終院裁決侵隱私

入境處公佈新政策後,一直關注此議題的跨性別組織均表達極度失望。跨性別青年組織跨青時刻(Quarks)和香港跨性別法律資料庫發表聯合聲明指,新政策仍強制申請人做手術,要求跨男切除乳房,跨女更要切除陰莖及睪丸,相關手術皆有一定風險,違反終院裁決中明確保障的跨性別人士「身體完整權」。而且跨女要經歷的手術明顯比跨男的侵入性強、風險高,兩者規定有別將造成嚴重不公。

兩組織亦反對處方繼續病理化看待跨性別人士,要求性別不安的醫療診斷,對社群貼上「精神病」標籤;而強制申請人持續接受荷爾蒙療程,卻沒有訂明所謂「合理荷爾蒙水平」為何,又要求申請人隨時提交血液報告,等同「由一次性審批倒退至終身審查」。組織呼籲跨性別人士應優先考慮自己的需要和身體狀況,切勿為了換證而強迫自己做手術或用藥。

性/別平權組織PrideLab亦對新政策表達「非常失望」和「充滿疑慮」,批評政府繼續以生理特徵定義性別,忽略性別認同和社會生活中的性別身份。該組織亦指新政策對跨女的手術要求和「做哂全套無咩分別」,並質疑雖然入境處稱申請人可提交醫學證明解釋不做手術、不用藥的原因,但不知豁免門檻和困難會否很高,當事人又要進行多少交涉才能成功豁免。PrideLab創意總監陳驚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形容新政策只是「頭痛醫頭、 腳痛醫腳」,只為了滿足判詞對Henry及Q先生案的最低要求,未有嘗試了解跨性別社群。

《 PrideLab》Instagram專頁截圖

案主Henry 在得悉入境處新政策後,雖認同是「一個小小里程碑」,但對規定仍有疑慮,特別是入境處如何對個案行使酌情權,稱未來會繼續與律師跟進相關的人權問題。其代表律師黃曉莊則指新政策跚跚來遲,拖延14個月之久,令Henry在日常生活中飽受不便、羞辱和歧視。她特別關注新政策要求抽檢申請人的血液報告,又規定申請人在更改地址或電話後30日內須通知入境處,令他們處於經常監察下,若處方沒有合理辯解,可能構成歧視和侵犯私隱。

《 香港跨性別平權協會》Facebook專頁截圖

跨性別資源中心則發聲明,關注新政策對跨女和跨男的手術要求有很大落差,跨女須面對絕育手術,跨男則並無此項,因此「無論從人權或人道立場角度來看,兩者的要求差距甚遠,甚至是極為不公平的做法」。另外,組織亦重申跨性別人士的性別認同是一個多元、個人化的經驗,不應該只透過手術來界定,呼籲政府重新審視更改身分證性別記項的政策,採取更包容和多元的立場,尊重並保護所有人的性別認同,而不是將其局限於特定的生理條件。

拖延一年多再遇司法覆核 入境處急推新政策拒見社群

自終院去年判政府「終極敗訴」,下令入境處檢視違反人權的換證規定,儘管多個性/別小眾組織和跨性別代表多次向入境處請願,要求盡快落實新換證安排和訂立《性別承認法》,但處方14個月來一直未有公佈新政策,每當回應傳媒查詢,亦只是回覆「正檢視相關政策和行政措施,並爭取在合理時間內完成檢視」,並稱會諮詢政府醫護專業人員。直至今年3月,案主Henry終於再度司法覆核,狀告入境處拖延處理其申請,要求處方批准他更改身份證性別的申請,並賠償他過去八年未能換證的情感損失。也許是面對新一輪司法覆核,入境處才在Henry入稟半個月後突然推出新政策。

G點今年1月12日收到入境處最新電郵回覆(左圖),指仍在檢視相關政策,但未有清晰交待甚麼時間會完成檢討,與處方在去年6月的回覆(右圖)幾乎一樣。

跨青時刻在新政策出爐後,公開表示入境處在檢視政策過程中沒有諮詢跨性別代表,聽取社群的聲音。跨青時刻稱過去一年曾多次去信入境處,望與處方就修訂新政策進行溝通,以提供社群角度第一身的意見,但入境處一直拒絕會見,而最新公佈的政策亦完全忽視跨性別社群的需要和實際情況;PrideLab和跨性別權益會則早在今年1月已發公開信予醫管局,稱擔心政府以修改換證規定為由,進一步減少或取消跨性別的醫療資源。社群憂慮若政府的新政策以平胸手術、聲帶手術、荷爾蒙療程等作為新門檻,將大幅增加相關醫療資源的輪候時間。兩組織當時已提到「希望當局諮詢受政策影響最大的跨性別人士」,並向醫管局喊話,希望局方為跨性別社群向政府反映。不過從入境處今年4月3日公佈的新指引看來,社群的聲音和憂慮顯然沒有傳遞到入境處的決策層中。

缺席十年的公義 法庭勝訴難改行政立法困局

「遲來的公義,不是公義。」 本地跨性別社群爭取法律承認多年,至今仍未完全得到,公義不只是遲到,很大程度是缺席。正如政府發言人在入境處公佈新政策後強調,這次修訂只涉及身份證上的性別標記,「不代表該人在法律上的性別」,現時跨性別人士就算遵照入境處所有規定更改了身份證,仍無任何辦法改變出世紙上、他們出生時就被登記的法律性別。因此跨性別社群早在W小姐案2013年勝訴後,便一直爭取政府訂立《性別承認法》有系統地處理所有性別承認議題,無奈政府過去十年都未有完成公眾諮詢和立法,才導致後續多宗爭取跨性別權益的司法覆核。

從這次入境處消極回應終院裁決看來,即使性/別小眾行動者在法庭上斬獲更多勝訴,政府各部門也很大機會採取「拖字訣」,只最低限度修訂政策滿足裁決,而非從保障人權、社會公義的角度出發,長遠解決問題。正當司法覆核的門檻和代價越來越高,平權路固然更艱難,亦更考驗公民社會的分工。每個法庭裁決都是公眾教育和倡議的好機會,正如這次性/別組織和個人行動者沒有放棄每個發聲機會,出聲明、見傳媒表達憂慮,拍影片為公眾「掃盲」解釋生澀的政策內容,更大聲向政府喊話希望被納入諮詢,讓社群的第一身觀點被聽見,都著實反映即使在行政立法拖呇的現況下,香港的公民社會仍有很多動能和韌性,仍在靈活尋找身位為平權出力。

延伸閱讀:立足2024,不只談司法覆核 —5個足以影響性/別小眾未來的司法平權動向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