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空野象
如空野象

認真的創作者和譯者

空海的傳說(七)

同行二人

「同行二人」

信徒在朝拜「四國八十八處」靈場時(稱作「遍路」),空海弘法大師)是會與他一起行腳的。雖然看不見,但空海就在信仰他的「遍路」身邊。這就是「同行二人」的含義。

大約20年前,我騎著自行車環行四國(晚上是露營)的時候,碰見「遍路」的人們。在高知縣的野營場,遇見一位騎著自行車「遍路」的青年,聊了不少,但他也不知道「遍路」的緣由。走著走著就想去下一個寺廟、下下個寺廟……他跟我說,本來想走到第二十個「札所」就停,留待明年夏天繼續走的,但後來決心走完全程。那時,我根本不瞭解什麼是「遍路」,一切聽起來是那麼新鮮,跟他說有機會自己也想踏上朝聖之旅之類的話,和自行車少年分手了。

現在每年大概40萬人踏上「遍路」之旅,感覺成了國民的消遣。而在以前,多是遇到不順心了,沒處訴說的人才會在路上尋找靈魂的救濟。

遍路之旅,追尋當年空海巡禮四國的足跡。

據說最早開始「遍路」之旅的是伊予的豪族衛門三郎

一天,三郎冷酷地趕走門前乞食的和尚,導致和尚拿的鉢掉在地上碎成八份。自那夜起,三郎的八個小孩每天死一個,第八天晚上所有小孩都夭折了。「那個和尚是弘法大師吧……」三郎決定必須向大師謝罪,於是追在大師後面遍訪四國。但他怎麼也趕不上大師。三郎的身體狀況也越來越糟糕。「這樣下去是活著見不到大師了……」於是三郎往反方向繞四國。這樣應該能碰到大師三郎最後見到大師是在伊予道後。那個時候,三郎只剩下一口氣了。弘法大師三郎手握一塊小石頭,在自己懷裡死去了。同時,在伊予西條生下一個手握小石頭的小孩。三郎轉世了。現在,位於道後的第五十一號「札所」叫「石手寺」。這就是「遍路」的起源。向三郎那樣反著走的走法叫做「逆打」,是懷有難以實現的願望的「遍路」的走法。

我的親戚當中也有如願走完整個「遍路」之旅(一共八十八處道場)的人,聽他講只要想起這是大師也陪伴著的「同行二人旅」,再艱難的地方也不覺得怎麼苦了。

我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總之有機會也得走一走。

對宗教不是很感興趣,也沒什麼煩惱或傷心事,就想漫無目的地走一趟。這樣也不錯。

我想只要走在路上,走著走著就會慢慢明白「為什麼要走、為什麼這樣做」的理由了。

「遍路」題材的書也出了不少,裡面不少人也是對宗教沒什麼興趣,只是漫無目的地走在路上。走著走著,發現了「遍路」的真趣:「不圖造化如此之美!」「人乃天地中有也。」「自信出也。」「細微處最是動人。」


不覺想起20年前遇見的騎自行車「遍路」的青年。

不管什麼原因開始「遍路」,一想起弘法大師也在跟我們一起走,內心就有了力量。我在認真考慮退休後(雖然還有20年之遠)開始我自己的「遍路」。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