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空野象
如空野象

認真的創作者和譯者

空海的傳說(八)

泰範……讓空海和最澄分袂的「導火索」
雖然師父最澄對自己是出了名的「溺愛」,但是泰範不惜踢開最澄以投靠空海。


泰範師從最澄學習天台宗,年紀輕輕即成為比睿山的學頭(掌握一宗學問的人)。在最澄赴唐求法時,泰範應該非常期待師父正宗的天台學問。但是,最澄在大唐沒有研究天台學,而是用國費蒐集相關天台的經典後,就踏上了歸國的旅途。請回來的經典放在比睿山研讀。讀經解義之後通過「筆授」的方法創立了比睿山的天台。

但是當時最澄南都六宗(奈良佛教)在教義上有爭論,為維護比睿山的力量而奔走各地,很少有時間在比睿山。看到這些情況,泰範心裡怎麼想呢……

終於,泰範最澄寫信「謹請暇」,回到位於近江的自坊(即自己主持的寺院)。

最澄在這段時期,早早公佈了遺書,選泰範比睿山的「總別當」,也就是自己的繼承者。但即使這樣,泰範也不肯出來。

最澄高雄山寺接受空海的第一次灌頂時,曾寫信給泰範邀請一起參加,但被拒絕。第二次灌頂的時候,泰範終於應最澄邀請出來了。這應該是空海泰範的第一次接觸。

天台宗叫「遮那業」的密教部分,但是(空海的)密教與天台密存在很大不同,是最先進、最完整的。對泰範來說,空海的開示、灌頂儀式等等接觸的一切都是全新的。大概看到最新的電器產品時會有那種衝擊。

連自己的師父最澄也在眼前的空海門下受灌頂。泰範自是傾倒於空海和真言密教。

這樣,泰範既不回自坊也不回比睿山了。在空海高雄山寺的南院,泰範營造了自坊留存至今。

可以想象最澄的慌張。泰範的自發留下讓他難以接受。於是,最澄派了弟子圓澄留在高雄山寺學密教,並對空海說「幫忙照顧下泰範」。儘管泰範是自己要留在高雄山的,但是表面上最澄有過交代。與其說最澄的人品好,不如說他太緊張了。

後來,最澄不斷通過書信表達好意,但是泰範均予忽視,不肯回比睿山

估計空海將這些書信都讀了一遍。考慮到最澄不深入密教的實踐,而老問自己借經典以求解悟的態度,以及空海拒絕借閱《理趣釋經》的事情,估計空海最澄加深了厭惡感。

終於,最澄泰範的最後一封信中寫道:「法華一乘、真言一乘,何有優劣?」(自己的天台體系和空海的真言體系比起來,是沒有什麼優劣之分的。)結果引起空海的強烈反應。空海泰範之名,「代筆」寫了封回信。

在之前與空海有多次書信的往來,應該從行文風格上可以看出這是空海的「代筆」之作。空海明明知道會被看破,但還是這樣做了。

在書信開頭,泰範(實際上是空海)寫道: 「針對法華、真言無優劣的高論,我實在不能再保持沈默。」這是最澄的天台和真言密教存在優劣的宣言。

最澄大概將這封書信理解為空海的絕交書。

之後,最澄空海的關係就斷掉了。

最澄轉為閉鎖,在比睿山進行嚴格管理,防止自己的弟子流失到其他宗派。


泰範,在東寺變為真言宗寺廟時成為「定額僧」(真言宗指高僧),在空海開創高野山的時候,和空海弟子實惠一起奔走,此外基本上默默無聞。

這要麼是因為泰範是對最澄有深厚感情的逸才,要麼是最澄想多了……

空海著有《十住心論》,以密教為最高最勝,其他宗派都不徹底。此論折服群雄,沒有人能夠反駁。

但是在空海死後,天台宗終於出了五世圓珍,指出《十住心論》的五個缺點,提出「天台真言無優劣」的反對意見。

這位圓珍,出身於讚岐,實際上是空海一脈。不知為何他沒學空海的真言,而到了比睿山。之後,圓珍最澄空海一樣渡唐,在二人身後引入最新的密教。


如果在空海最澄泰範的時代,有個像圓珍那樣主張「真言、天台間無優劣」的人,那麼這三個人一生,會掀起更大的宗派勢力的軒然大波。

人生真的是場大戲啊……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