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er
Eduer

nothing

侮辱与损害,何止Twitter……

(编辑过)

BBC先,

HBO后,

两次访谈,都谈及Twitter上的攻击性等不当内容或misinformation,蛮好的教学素材。

全程看后,两个采访者指向“键盘侠”的话题,前者被糗剪辑小火,后者则获取了”更多用户互动“的正面答案。

GPT-4 20230501

Bill Maher的巧妙之处,是直指出了自己与每一个人,面对被键盘时无奈无语无可奈何的核心,而BBC更多是在对Twitter不当内容指手画脚,于是,对这个多层面多线程的话题,基于最核心事实的共情提问换回了真正的观点;指手画脚换回了指手画脚。

公众人物的网络言论是聚焦点之一,看看美国President BidenTwitter下的爱恨纠缠,足够典型了;但这个话题的真正核心,限于篇幅或其他,总觉得两次访谈尚未触及。

现实中,不止公共人物,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一个话题爆款。现实中,绝大多数人,都感受过有因或无因的被怼。

表面上,平台有责但平台趋利,于是需要外部监管,互联网技术考验着人类政治家的管理能力,但Elon Musk不是政客,而是人类文明进程中基于技术的发牌者,作为Twitter镇镇长,他同样需要直面自己镇子内的这个问题。

问题的症结,究竟是什么?

Elon Musk两次反问BBC类似的问题:如果是你管理Twitter,你怎么办?或者我们正可以拿来自问。

试试厘清可以厘清的,先。

人类还没能适应互联网这个信息时代,是第一个关键。即便在有更多发言权的国度,这个也是症结。而这口大锅,除去研究信息的学者理论不足;教育身上,肯定也背着一部分。

在学校部署Yammer,对学校公共话题的公共决策,千方百计鼓励乃至怂恿学生参与,都是为了这口锅。十年至今,这个问题上我的观点一直没变:最关键的不是第二层有效参与的程度,而是第一层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行百里者半九十,此之谓也。这个不是课,但更接近课的魂灵。

没有参与热情和没有参与能力,至少一样可怕。

在过去几年实际操作层面,更可焦虑的,是因为没有普泛参与,愿意发言的,其实总是少数;而这些愿意发出声音的人,更多人更容易偏颇。这个确实很悖论,没有这个偏颇,这些人可能根本就不会发声;同时,因为发言人数量天然不足,导致制衡不足,于是,最终学校的Yammer沦落为垃圾场。

当所谓”大人“都还不能理解与适应信息社会,如何教“孩子”理解适应?如果再考虑到国内言论管制的大环境,这个最需要课程的教育教学领域,既未厘清内容,也未找到方法,更无大小环境支持,偶有一个特立独行的校长支持和如我一般的老师,则有一两树苗,但枯萎,也理所当然。

大致如上吧。

等待和希望的理想,还有一些;或者这就够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