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丸
呆丸

【電影】女王

不知不覺弄得很像種族爭議系列,但女王雖然有著現實歷史揮不去的陰影,可是它仍然是一部優秀的史詩鉅作。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這是一群女人的故事,一群歷史少見甚至可能是唯一的純女性實戰部隊的故事。喔,還有,是一群非洲黑人的故事。

前陣子 Netflix 的影集《埃及豔后》以紀錄片之名改變了克麗奧佩托拉七世的膚色導致群起撻伐,《小美人魚》將知名的北歐童話主角改由非裔美國人演出,同樣引起軒然大波。那麼一個本身就改編自真實非洲歷史的劇情片,有沒有比較獲得青睞呢?很可惜的雖然評價還不錯,但票房只是勉強打平,台灣還直接消失上串流,原因或許與這部電影背後有一片爭議性更大且歷史悠久的烏雲—「奴隸貿易」有關。


【以下涉及劇情,請斟酌閱讀】


故事聚焦在 "Agojie" 這個曾經存在於非洲達荷美王國的全女性實戰部隊上。其實整體劇情你可以在很多傳統的「男性主演動作片」看到,大致上就是附庸國不滿屈居人下進而反抗強權,再加上以黑奴貿易為主幹的社會裡,曾經為奴隸出身的將軍如何報仇並解放奴隸,驅逐葡萄牙奴隸主的故事。

非常勵志、正向、直線的劇情模式,很可惜這個解放奴隸的美好故事是虛構的。歷史上的達荷美王國自始至終都將奴隸貿易當作國家主要的經濟來源,雖然曾經一度想轉換成橄欖油貿易,在電影中也有呈現出來,但最後錢錢還是太香了,他們還是回頭轉為奴隸貿易,直到後來世界興起了廢除奴隸制風潮才終結。而這項實際歷史也成為電影揮之不去的汙點,凸顯電影改編的方向有點過度理想化。

但是電影本身相當好看,戰鬥場面的描寫,Agojie 們的英勇表現,還有不同於以往習慣的歐美或亞洲的戰鬥動作,完全是可以搬上檯面的動作片。再加上一些對於當時環境的描寫與背景設定,雖然導演有為了影像效果而增減了一些地方,可是整體來說還是可以對我們所不了解的非洲文化有多一點認識。

不過當然也還是有些比較令人出戲的劇情設定,例如最強新人就這麼剛好是將軍當年被強暴後生下的小孩;還有薄弱到不行的宮廷鬥爭線,那看起來只像是一般爭風吃醋的後宮爭鬥而已,反而還可能加深女人愛吃醋的印象;還有最強新人的感情線也是相當莫名,雖然感覺是為了凸顯男戰士可以擁有家庭,女戰士卻要終生奉獻給軍隊,連愛人的權利都沒有這種男女不平等的狀態,但整體演出很像是在填時間。

可是這些缺點無損我心中看完電影後對這些 Agojie 所浮現的敬重,她們真的是靠實力一刀一槍建立起在王國中的地位,雖然仍舊要服從國王,而不是真的像電影標題所說的女王,但好歹在議會中也是可以跟男性官員平起平坐的—可惜又是一個電影改編偏理想化的地方。達荷美王國的議會中還是以男性主導,而每個職位固定會搭配一位女性輔佐。

回到電影本身最大的爭議點—「奴隸貿易」上。其實電影中是有傳達由維拉戴維斯主演的將軍納尼斯卡,因為自身的奴隸經歷,而有勸諫國王蓋佐逐步廢除奴隸貿易的劇情。不過電影一部份也淡化了達荷美在奴隸貿易鏈中的角色,其實他們是販奴大戶,所以才會引起一些人的不滿吧。至於奴隸貿易這件事情,在現在重視人權的價值觀下當然是不對的,但這樣的價值觀也是隨著人類文明進步一點一滴建立起來的。販奴這件事情從西元前就不斷地有紀載不分人種的早就都幹過這件事,幾乎是種人類共業,從最早單純的由社會階級劃分,販賣的奴隸可能是同種人,漸漸地成為征服異族獲得的戰俘,再到歐洲人自以為發掘到非洲大奴隸寶庫大量販賣黑奴。現在我們了解了人權的重要很好,但是將現在的價值觀與社會風氣套回數百數千年前的人類社會,總有一種違和感。

而這也要額外提到非洲歷史這件事情,寫文章時隨手查查相關的達荷美資料,一個存在於十七到二十世紀的國家,相關歷史文獻卻相對稀少,甚至有關王國初始的狀態有些還是口述歷史,進一步凸顯這片黑色大陸的隱密與不同步。

一部改編真實歷史的作品應該背負多少原本故事的罪業呢?一篇批評《女王》歷史爭議性的文章提到了《漢米爾頓》這部知名音樂劇對於奴隸主的美化,劇中主要歷史人物幾乎都是奴隸主,對比主角在作品中提倡廢奴以及整體音樂劇的多元風格似乎有點諷刺;而我想到的例子是《大娛樂家》,真實的巴納姆其實是個奴役馬戲團員的渾蛋詐欺仔,電影中卻呈現的好像是個努力奮鬥的夢想家。但純就作品本身而言,《漢米爾頓》自不用說,《大娛樂家》與《女王》都絕對是值得一看的佳作。老話一句,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把尺。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