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把拔
鱷魚把拔

教書是我的職業 寫作是我的志業 人生以分享歷史想法,撰寫小說、散文為目標 歡迎各位一起來欣賞 https://liker.land/dragonlovesnow/civic

粒史學加000495《史記》卷三十六〈陳杞世家〉08:那些曾經存在卻沒有留下紀錄的國家!?

那些曾經存在卻沒有留下紀錄的國家!?

──────────原文──────────

舜之後,周武王封之陳,至楚惠王滅之,有世家言。禹之後,周武王封之杞,楚惠王滅之,有世家言。契之後為殷,殷有本紀言。殷破,周封其後於宋,齊湣王滅之,有世家言。后稷之後為周,秦昭王滅之,有本紀言。皋陶之後,或封英、六,楚穆王滅之,無譜。伯夷之後,至周武王復封於齊,曰太公望,陳氏滅之,有世家言。伯翳之後,至周平王時封為秦,項羽滅之,有本紀言。垂、益、夔、龍,其後不知所封,不見也。右十一人者,皆唐虞之際名有功德臣也;其五人之後皆至帝王,餘乃為顯諸侯。滕、薛、騶,夏、殷、周之閒封也,小,不足齒列,弗論也。

周武王時,侯伯尚千餘人。及幽、厲之後,諸侯力攻相并。江、黃、胡、沈之屬,不可勝數,故弗采著于傳云。

──────────翻譯──────────

舜的後代,周武王封他在「陳國」,到楚惠王時被滅掉,有「世家」記載。

禹的後代,周武王封他在「杞國」,楚惠王滅掉它,有「世家」記載。

契的後代就是殷朝,有「本紀」記載。

殷朝滅亡後,周朝封殷的後代於「宋國」,「齊湣王」滅掉宋國,有「世家」記載。

后稷的後代是周王朝,「秦昭王」滅亡周朝,有「本紀」記載。

皋陶的後代,有的被封在「英地」與「六地」,「楚穆王」滅掉它們,沒有譜系記載。

伯夷的後代,在周武王時又被封到「齊國」,叫做「太公望」,「陳氏」滅亡了它,有「世家」記載。

伯翳的後代,到周平王時代被封為「秦國」,「項羽」滅亡了它,有「本紀」紀載。

垂、益、夔【音奎】、龍,他們的後代不知被封在哪裡,不見紀載。

以上十一個人,都是堯、舜時代著名的功德賢臣;其中五人的後代都成為帝王,其餘的則是顯赫的諸侯。滕國、薛國、騶國,是夏朝、商朝、周朝時分封的諸侯國,很弱小,不足以和其他諸侯國並列,就不加論述了。

周武王時,被封為侯伯的還有一千多人。等到周幽王、周厲王以後,諸侯互相全力攻伐,互相兼併。江國、黃國、胡國、沈國這類國家,數不勝數,因此就沒有採集紀錄在史傳上。

─────────解說與心得─────────

在上一段的最後,司馬遷竟然說「杞小微,其事不足稱述」,讓我感到困惑。既然杞國不足稱述,那為什麼司馬遷還要花筆墨紀錄這個小國家呢?透過今天這段內容,我才知道司馬遷的用意。

司馬遷寫的這部巨作,目標是要紀錄黃帝到漢武帝之間的歷史。然而,這上下橫貫兩千年的時間裡,還沒有完善的書寫工具,更沒有便利的印刷設備,再加上經歷過無數戰火,還有秦代的焚書下,其實留下來的史料真的非常的少。根據司馬遷的說法,周武王當年擊敗商紂王之後,封為侯伯的有千人之多,但經過數百年的廝殺與爭鬥下,真的還留下資料的少之又少。換言之,可以說有九成九左右的侯伯都沒有留下資料,這些曾經存在的國家竟然彷彿不曾出現過一樣。

對此,即使像「杞國」這樣的小國家,司馬遷還是得花點筆墨去紀錄,如此一來,至少我們還知道它曾經存在,至少它的國君是如何傳承的,司馬遷多少還能還原出個大概來。倘若,司馬遷真的因為杞國太弱小所以不留下紀錄,雖然我們可以透過「杞人憂天」這個成語知道「杞國」曾經存在,但今日的我們可能就不知道原來「杞國」可是當年夏禹的後代所建立的國家。

可見,司馬遷之所以留下杞國的紀錄,就是因為想為後世保留一點點資料的關係。

看完司馬遷的這段內容,讓我深刻感受到史料保存的重要性。回首自己的家族,其實自己不也連曾祖父以上的先祖都沒有任何資料嗎?曾經存在卻彷如不曾出現過一樣,這真令人感到悲傷。堯、舜時期的那些大臣的後代,今日安在呢?司馬遷當年寫下這段內容時,心境或許也是如此惆悵吧!?那麼,司馬遷會為這卷〈陳杞世家〉留下什麼評論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以上,就是這段史料給我的小小收穫。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