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把拔
鱷魚把拔

教書是我的職業 寫作是我的志業 人生以分享歷史想法,撰寫小說、散文為目標 歡迎各位一起來欣賞 https://liker.land/dragonlovesnow/civic

粒史學加000483《史記》卷三十五〈管蔡世家〉06:兄弟同心,力挽狂瀾!

(编辑过)
兄弟同心,力挽狂瀾!

──────────原文──────────

太史公曰:管蔡作亂,無足載者。然周武王崩,成王少,天下既疑,賴同母之弟成叔、冉季之屬十人為輔拂,是以諸侯卒宗周,故附之世家言。

──────────翻譯──────────

太史公說:管叔、蔡叔造反作亂的事情,不足以記載。然而周武王去世,周成王年幼,天下人對周王朝的統治,以及周公的攝政產生了懷疑,依賴同母的弟弟「成叔」、「冉季」等十人的輔佐,因此天下諸侯終於尊崇周王室,所以把他們的事跡附記在這卷〈世家〉內。

─────────解說與心得─────────

在上一篇的最後,司馬遷突然介紹起了周文王的十個孩子的後代發展。之所以會提起那些內容,司馬遷透過這段「太史公曰」來進行說明。

其實當年周王朝取代殷商治理天下,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特別是殷商王朝已經治理天下約有六百年之久,如果以一代約25年來計算,殷商王朝至少已經傳了24代以上了。換言之,連續24個世代的人們都已經習慣是殷商掌控著天命,這個王朝也常藉由天命來征伐各地,那麼此時周武王擊敗殷商軍隊,是天命已經轉移到周王朝了?還是殷商王朝仍有可能重新奪回屬於它的天命呢?在那個歷史現場上,這個答案並不是那麼肯定。

天命是否已經轉移到周王朝?這點其實是需要長時間的經營的。否則當下任何一場天災的發生,都有可能被解讀成周王朝其實沒有被上天認可。然而,就在這個王朝還沒站穩之際,周武王卻駕崩了!

為了王朝的穩定,或許讓年紀長的老三管叔出面統治比較合適,或者讓年紀次長,但號稱賢能的周公統治也可以。但為了建立一套運行久遠的「制度」,最終還是由周武王的兒子,也就是周成王繼位,並由兄弟中比較賢能的周公來輔佐。這個決定直接引發了後來的管蔡之亂。

其實,當時的局面是相當危急的。因為還沒站穩腳步就失去天子的周朝,是可以被解讀成「違背天意」所以才遭此狀況的。換言之,殷商遺民以及還在觀望的許多部落,得知周武王駕崩,由一位年幼的人統治天下時,心中都會萌生「周王朝是否真的擁有天命」的疑惑。

再加上周武王的八個弟弟裡,年長的管叔不在中央,此時排行第二的周公卻代為處理國事,這個狀況是可以解讀成周公想篡奪權位的。因此,內有兄弟們對周公想奪權的擔心,還有對天子年幼無力處理國務的懷疑,外有殷商遺民對周王朝是否擁有天命的不信任,此刻的中原地區是很有可能陷入一場長期征戰的。

此時,周公選擇親自率兵東征,以掃滅所有懷疑周王朝統治合法性的諸侯,這點至少有獲得其他四五個弟弟的支持,周公才能放心的帶兵離開中央,出去進行征伐的。倘若沒有得到其他弟弟們的支持,這些弟弟們甚至會趁周公不在中央時起兵謀反。所幸在這幾個兄弟們的同心協力下,才讓周王朝度過這最艱難的時刻。

因此,司馬遷寫完了蔡國的歷史後,決定繼續把其他幾個值得紀錄的周文王後代的事蹟紀錄在這卷的後半,就讓我們繼續跟著司馬遷的紀錄,來看看其他國家的歷史吧!

不過,這一小段「太史公曰」中,有一句話讓我感到困惑。司馬遷寫說「賴同母之弟成叔、冉季之屬十人為輔拂」,但其實扣掉被獻祭的伯邑考,去世的周武王,叛亂被殺的管叔,其實周武王的「同母弟弟」只剩下七個才對,司馬遷怎麼會寫說有十個人呢?搜尋了一下資料,發現《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提到:

「管蔡郕霍,魯衛毛聃,郜雍曹滕,畢原酆郇,文之昭也。

換言之,文王的孩子除了同母的十人外,至少總共應該有16個孩子才對。像是在《史記‧周本紀》中提到周武王的登基大典上,「毛叔鄭奉明水」等。可見,這裡的「十人為輔拂」,應該不限於周武王的同母弟弟們,還包括不同母親的兄弟才對。這些人當中,扣除與殷商遺民一起叛亂的管叔、蔡叔,相傳還有霍叔外,其餘應該都是支持周公東征的。因此,司馬遷才會說大約有兄弟十人輔佐著周王朝站穩腳步

以上,就是這一小段史料給我的小小收穫。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