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把拔
鱷魚把拔

教書是我的職業 寫作是我的志業 人生以分享歷史想法,撰寫小說、散文為目標 歡迎各位一起來欣賞 https://liker.land/dragonlovesnow/civic

粒史學加000440《史記》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19:分權時陰謀詭計、獨斷時花天酒地!?

分權時陰謀詭計、獨斷時花天酒地!?

──────────原文──────────

三年十月,慶封出獵。初,慶封已殺崔杼,益驕,嗜酒好獵,不聽政令。慶舍用政,已有內郤。田文子謂桓子曰:「亂將作。」田、鮑、高、欒氏相與謀慶氏。慶舍發甲圍慶封宮,四家徒共擊破之。慶封還,不得入,奔魯。齊人讓魯,封奔吳。吳與之朱方,聚其族而居之,富於在齊。其秋,齊人徙葬莊公,僇崔杼尸於市以說眾。

九年,景公使晏嬰之晉,與叔向私語曰:「齊政卒歸田氏。田氏雖無大德,以公權私,有德於民,民愛之。」十二年,景公如晉,見平公,欲與伐燕。十八年,公復如晉,見昭公。二十六年,獵魯郊,因入魯,與晏嬰俱問魯禮。三十一年,魯昭公辟季氏難,奔齊。齊欲以千社封之,子家止昭公,昭公乃請齊伐魯,取鄆以居昭公。

──────────翻譯──────────

齊景公在位第三年十月,「慶封」外出打獵。當初,慶封殺死崔杼以後,更加驕縱,嗜酒好獵,不理政務。由他的兒子「慶舍」執政,已經有了內部矛盾。

「田文子」對兒子「田桓子」說:「禍亂將要發生了。」

田氏、鮑氏、高氏、欒氏等四個氏族聯合謀劃消滅慶氏。慶舍派出甲兵圍守著慶封的住宅,四個氏族的徒眾共同擊破慶舍的防守。慶封歸來,不能進入,便投奔到「魯國」。齊國責備魯國,慶封又投奔到吳國。吳國把「朱方邑(地名)」賞給慶封,慶封聚集他的族人在這裡居住,比在齊國時還富有。此年秋天,齊國人移葬莊公,並把崔杼的屍體陳列在街市上以讓民眾的發洩情緒。

齊景公在位第九年,景公派「晏嬰」出使晉國,晏嬰與「叔向」私下議論說:

「齊國的政權終將歸於田氏。田氏雖然沒有大的德行,但他能假借公事以施行私恩,對百姓有恩德,身受百姓擁戴。」

齊景公在位第十二年,景公來到晉國,會見「晉平公」,想和晉國一起討伐燕國。

齊景公在位第十八年,景公又到晉國,會見「晉昭公」。

齊景公在位第二十六年,景公在魯國郊外打獵,順便進入魯國,和晏嬰一起訪問魯國的禮制。

齊景公在位第三十一年,「魯昭公」為了躲避大夫「季氏」的叛亂,逃亡到齊國。齊景公想要將「千社」,也就是兩萬五千家的土地封給魯昭公,魯國執政大臣「子家」勸阻昭公不要接受,昭公就請求齊國出兵討伐魯國,攻下「鄆【音運】邑」讓昭公有地方可以居住。

─────────解說與心得─────────

在前幾篇內容裡,齊國國君莊公因為行徑荒唐而遭到大臣崔杼的殺害後,崔杼與另一位大臣慶封共同把持齊國國政。後來,崔杼因為兒子之間的爭權下,慘遭慶封所滅,崔杼本人也因此自殺身亡,齊國國政因此把持在慶封手中。

結果,這一段開頭,卻寫著慶封把持國政後竟然只想著玩樂,還將齊國國政交由兒子慶舍負責。令人不解的是,為何慶封會在崔杼被殺之後,表現有了如此兩極的改變?從後文的敘述來看,這位慶舍的政治手腕與威望都不如他的父親,所以執政期間引起齊國其他氏族的攻擊,最終即使派人抵擋也無力對抗,導致慶封回來後發現無家可歸。由此可以推論,慶封應該對自己太過於自信,認為除了政敵崔杼外,無人可以慶氏抗衡,所以才會那麼放心地把權力交給兒子,然後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

但歷史似乎又再次開了個玩笑,逃亡的慶封一路從齊國到魯國,最後在吳國落腳,竟然獲得吳國的重視,所以之後在吳國的生活過得比當年齊國時更優渥,似乎沒有發生我們印象中惡有惡報的情形。

更令人訝異的是,在遷葬齊莊公時,竟然還把兩年前自殺的崔杼的遺體被挖出來展示,用以讓百姓發洩不滿。但從前面的資料來看,齊莊公的偷情才惹來崔杼的殺害,為什麼最後百姓反而懷念齊莊公,怨恨崔杼?難道齊莊公其實並不是因為偷情而被殺?難道偷情一事只是崔杼用來合理化弒君的理由?埋在歷史迷雲中的重重疑點,令人深思。希望有朝一日能有更多資料讓後人能得知真相。

另一方面,晏嬰的觀察似乎為齊國的未來埋下伏筆,到底田氏是否最終會得到齊國的政權?就讓我們繼續讀下去。

至於此時在位的齊景公,似乎很想跟晉國打好關係。但從隔六年就換一個晉國國君來推測,晉國此時的霸業似乎也正在動搖中。另外,齊桓公跟晏嬰曾一同前往魯國詢問禮制,可見魯國果真是那個禮崩樂壞的時代裡,保有禮樂制度的重要國家。諷刺的是,這個保存禮制的國家竟然也發生大夫威脅到國君的情形。對於禮儀之邦發生的內亂,齊景公打算封給魯國國君兩萬五千戶的土地,也可以感受出齊景公對於魯國國君的重視。不過,如果魯國國君真的接受的話,不就等於齊國國君的地位高於魯國國君?!看來,這個舉動也太不合乎禮制,所以最終才會作罷吧!

總之,這一路讀下來,除了感受到齊國深受內亂的影響而失去霸主地位之外,更深刻感受到春秋時代的禮崩樂壞。在這個與孔子同時期的時代裡,「禮崩樂壞」是表現在各方各面的,雖然仍有人希望恢復禮樂制度,但似乎也難以抗拒整個時代的趨勢。

那麼,齊國接下來的發展還會有多少挑戰呢?晏嬰的預言是否會成真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以上,就是這段史料給我的小小收穫。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