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把拔
鱷魚把拔

教書是我的職業 寫作是我的志業 人生以分享歷史想法,撰寫小說、散文為目標 歡迎各位一起來欣賞 https://liker.land/dragonlovesnow/civic

粒史學加000396《史記》卷三十〈平準書〉07:經濟問題,就讓專業的來吧!?

經濟問題,就讓專業的來吧!?

──────────原文──────────

又造銀錫為白金。以為天用莫如龍,地用莫如馬,人用莫如龜,故白金三品:其一曰重八兩,圜之,其文龍,名曰「白選」,直三千;二曰以重差小,方之,其文馬,直五百;三曰復小,撱之,其文龜,直三百。令縣官銷半兩錢,更鑄三銖錢,文如其重。盜鑄諸金錢罪皆死,而吏民之盜鑄白金者不可勝數。

於是以東郭咸陽、孔僅為大農丞,領鹽鐵事;桑弘羊以計算用事,侍中。咸陽,齊之大煮鹽,孔僅,南陽大冶,皆致生累千金,故鄭當時進言之。弘羊,雒陽賈人子,以心計,年十三侍中。故三人言利事析秋豪矣。

法既益嚴,吏多廢免。兵革數動,民多買復及五大夫,徵發之士益鮮。於是除千夫五大夫為吏,不欲者出馬;故吏皆(通)適令伐棘上林,作昆明池。

其明年,大將軍、驃騎大出擊胡,得首虜八九萬級,賞賜五十萬金,漢軍馬死者十餘萬匹,轉漕車甲之費不與焉。是時財匱,戰士頗不得祿矣。

有司言三銖錢輕,易姦詐,乃更請諸郡國鑄五銖錢,周郭其下,令不可磨取鋊焉。

──────────翻譯──────────

又用銀與錫做成「白金」。當時認為天上飛的沒有什麼比得上「龍」,地上跑的沒有什麼比得上「馬」,人所用的沒有什麼比「龜」更寶貴,所以把白金分作三等:第一等重八兩,圓形,花紋為龍,名為「白選」,價值三千錢;第二等重量稍輕,方形,花紋是馬,值五百錢;第三等又更輕一點,隨圓形,花紋是龜,值三百錢。命令各地官府銷毀半兩錢,改鑄「三銖錢」,面額與重量相同。盜鑄各種金錢的一律處以死罪,但是盜鑄白金的官吏和百姓仍數不勝數。

於是任命「東郭咸陽」、「孔僅」為大農丞,管理鹽鐵的事;「桑弘羊」因為擅長計算而被任命為侍中。「東郭咸陽」本是「齊地」煮鹽的大商人,「孔僅」則是「南陽地區」冶鐵大家,這兩人都善於生財,聚積千金以上的規模,所以擔任大司農的「鄭當時」才向朝廷推薦他們。「桑弘羊」,是雒陽商人的兒子,因善於心算,十三歲就當了侍中。所以當這三人商討牟利的事時,細密到可以算及秋毫。

法律既然越來越嚴苛,官吏多因罪遭免官。加上戰事頻仍,百姓當中有很多人都通過花錢買得免除徭役或買到「五大夫」的爵位,這就導致官府可徵調的人力越來越少。於是任命有「千夫」或「五大夫」爵位的人為「吏」,不願擔任吏的人得向官府交馬匹;至於原來的「吏」則都免去職務,責令到「上林苑」砍木,或去開鑿「昆明池」。

第二年,「大將軍」與「驃騎將軍」大規模出兵攻打胡人,斬獲敵人首級八九萬,賞賜有功將士用去了五十萬金,漢軍中死於戰場的「馬」多達十餘萬匹,水路運輸和製造兵車鎧甲的費用還不計算在內。當時由於財政匱乏,戰士們常領不到俸祿。

主管官員說「三銖錢」太輕,容易造假,於是請各郡國改鑄五株錢,並在錢的背面四周加厚為錢郭,使人無法磨取銅屑。

─────────解說與心得─────────

為了解決經濟困境,打壓那些大發國難財的商人,漢武帝的團隊們想了不少方法應對。其中之一的就是「另鑄新幣」。不過,在那個貴金屬貨幣的時代裡,貨幣需要金屬來鑄造的情況下,人們是可以透過磨掉貨幣上無用的部分來鑄造新貨幣的。而且,在貨幣並非官方統一製造的情況下,擁有相關技術的人們,就會製作較薄、較小的貨幣來賺取利潤。因此,就算鑄造新的貨幣,也難以對抗這種惡行。

漢武帝在大臣們的建議下,竟然讓商人與冶鐵之家的人出來當官,這招應該讓當時的不少人感到驚訝吧!畢竟,漢朝政府曾經頒布過「重農抑商」的政策,裡面就曾提到「不准商人子弟當官」,那麼漢武帝為何會讓這幾個人當官呢?簡單來說,就是因為這幾個做過生意的人,也許也用過類似的鑄幣方式營利過,或是至少也見識過這類的手段,因此讓這群人來思考如何對付鑄幣的弊端,就專業角度來說,是非常正確的決定。

平常就為自家謀利的這三人,現在要升級到為國家謀利,他們能想到的策略應該會比官場上那些儒生或是酷吏更有用吧!

果真,漢朝政府在貨幣的周遭增加了一圈加厚的錢郭,類似錢幣上的城牆,增加磨掉錢幣中央圖案的難度,而且也可以藉這一圈錢郭,判斷錢幣是否曾被磨損過。能想到這種小技巧的,應該就是這三個時常與錢打交道的商人吧!

另一方面,之前鼓勵百姓「買爵位」,如今再加一條,有爵位者就得「出任官吏」。換言之,就得為國家的當前的財政困境出一份心力,然後再請原本的「吏」去服勞役,共體時艱。但如果有爵位者不願意出來當官吏者,就多捐點馬匹,才能免除當官吏的資格。

如此巧妙的手腕,我想應該是出自這三個「專家」之手吧!?

至於這三位「專家」上任後,陷入財政困境的漢朝是否可以解決危機?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以上,就是這段史料給我的小小收穫。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