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把拔
鱷魚把拔

教書是我的職業 寫作是我的志業 人生以分享歷史想法,撰寫小說、散文為目標 歡迎各位一起來欣賞 https://liker.land/dragonlovesnow/civic

粒史學加000392《史記》卷三十〈平準書〉03:你為了江山社稷四處征戰,百姓們在乎嗎?

你為了江山社稷四處征戰,百姓們在乎嗎?

──────────原文──────────

自是之後,嚴助、朱買臣等招來東甌,事兩越,江淮之閒蕭然煩費矣。唐蒙、司馬相如開路西南夷,鑿山通道千餘里,以廣巴蜀,巴蜀之民罷焉。彭吳賈滅朝鮮,置滄海之郡,則燕齊之閒靡然發動。及王恢設謀馬邑,匈奴絕和親,侵擾北邊,兵連而不解,天下苦其勞,而干戈日滋。行者齎,居者送,中外騷擾而相奉,百姓抏獘以巧法,財賂衰秏而不贍。入物者補官,出貨者除罪,選舉陵遲,廉恥相冒,武力進用,法嚴令具。興利之臣自此始也。

其後漢將歲以數萬騎出擊胡,及車騎將軍衛青取匈奴河南地,筑朔方。當是時,漢通西南夷道,作者數萬人,千里負擔饋糧,率十餘鐘致一石,散幣於邛僰以集之。數歲道不通,蠻夷因以數攻,吏發兵誅之。悉巴蜀租賦不足以更之,乃募豪民田南夷,入粟縣官,而內受錢於都內。東至滄海之郡,人徒之費擬於南夷。又興十萬餘人筑衛朔方,轉漕甚遼遠,自山東咸被其勞,費數十百巨萬,府庫益虛。乃募民能入奴婢得以終身復,為郎增秩,及入羊為郎,始於此。

──────────翻譯──────────

從此以後,「嚴助」、「朱賣臣」等招徠「東甌」,對兩越發動戰事,造成江、淮一帶的騷亂,從而變得蕭條而煩亂。「唐蒙」、「司馬相如」開通了前往「西南夷」的道路,為此鑿山修路一千多里,藉此擴大了「巴、蜀」與外界的聯繫,巴蜀地區的百姓卻更加疲敝不堪。「彭吳」為了開通攻滅「朝鮮」的道路,設置了「滄海郡」,導致燕、齊一帶紛紛忙亂起來。等到「王詼」在「馬邑(地名)」這裡設計要伏擊匈奴以後,匈奴斷絕了與漢朝的和親關係,不斷侵擾北部邊境,戰爭接連不斷,沒有止息,天下百姓苦於繁重的勞役,然而戰事卻與日俱增。出征的人得自行準備衣食,留下來的人要負責輸送物資,中央和地方騷動不安,都為戰爭而忙碌,百姓在生活窮困下,只能用巧詐的方法來逃避法律,這導致官府的財物匱乏不足。向政府繳納財物的可以做官,出錢的可以免罪,使選賢舉能的任官制被破壞,人們不顧廉恥,勇武有力的人就會被重用,法令也日益嚴酷且繁瑣。善於為國搜刮財物的謀利之臣從此產生了。

後來漢朝的將軍每年率領數萬騎兵出擊胡人,到車騎將軍「衛青」時,奪取了匈奴位於「河套以南」的土地,在那裡修築了「朔方城」。那時候,漢朝開通了前往­­「西南夷」的道路,參加修築道路的有數萬人,從千里之外或背或挑地運送糧食,大約每十餘鐘的糧食運送到的時候只剩下一石,所以在鄰近的「邛、僰【音同伯】地區」散發錢財來徵集糧食。過了幾年道路仍未修通,那裡的蠻夷屢次趁機進犯,官吏發兵討伐他們。用盡「巴蜀地區」的全部稅賦也不足以償付這些費用下,於是招募豪民在「南夷地區」開墾,將耕種收穫的糧食全部交給當地縣官,再到京都內府領取糧款。

向東開鑿通往「滄海郡」的道路,人役的費用與用於南夷的相等。又徵調十萬多人修築並守衛「朔方城」,水陸運輸的路程都很遙遠,山東地區都承受了這種勞役之苦,花費高達十億到上百億,府庫也因此更加空虛。於是招募百姓裡面能向政府獻納奴婢的,可以終身免除租賦徭役,如果本身是「郎官」的增加品級,獻羊就可以成為「郎官」,也是從這個時後開始的。

─────────解說與心得─────────

接著上一段的內容,漢朝的經濟狀況在武帝的時代起迎來榮景。這個經濟繁榮的時代卻也帶來了不少的改變與影響:在民間部分,原本人人自愛的社會裡,出現了不少競相炫富的地主豪強;在政府部分,原本盡可能與民休息的漢朝政府開始四處征伐。

在征戰部分,除了用兵的兩越與朝鮮地區外,沿途的江淮與燕齊地區也受到影響,不僅得支援前線物資,還有不少人藉機暴動。另一方面,為了打通前往西南夷的路線,巴蜀地區與中央的聯繫更為密切,換言之,中央可以更加有效地徵調巴蜀地區的百姓,也造成巴蜀百姓的疲敝。

再者,為了守住將軍們辛苦攻下的地區,也只好徵調更多人前往駐守,甚至還得不斷運送糧食到前線去支援。不斷由中央統籌物資的運送,對兩千多年前的漢朝政府來說,最大的問題不是缺乏物資,而是途中的損耗。因此,在開鑿西南夷的路線上,漢政府想到「就地取食」的方法,向周遭徵調糧食,如有不滿則派兵征伐。

在這一連串的調動物資與人力下,開始有人想辦法規避這些勞役,甚至用賄賂的方式,讓原本人人自愛的社會崩壞。特別是原本只能藉由捐獻「封爵」,如今卻可以藉由捐獻「當官」,讓原本「用人唯德」的制度,變成富裕者可以當官的亂象。

這不禁讓我想到一件事:對古代的老百姓來說,到底什麼才是一個好皇帝、好政府呢?

對古代老百姓來說,「皇帝」是一輩子也不可能看到的神祕人物。雖然偶爾會看到他頒布的命令,但對老百姓來說,有塊田可以耕種,繳稅後還有餘糧夠全家人吃,不夠的東西可以去換來,就算是美好的生活了。皇帝或是說官府,對百姓而言就是個抽象的存在,每年除了得繳糧給他之外,其實跟他的關係很小。除非遇到天災人禍,或是被徵調到他處作戰,否則很難感受到政府的存在。

那麼,漢武帝的這一連串征伐與開拓,雖然宣揚的大漢的國威,但對百姓來說真的是必要的嗎?特別是為了維持這一連串的軍事行動,又得耗費更多物資維持,讓原本就只有多一點點餘糧的百姓生活變得更加困苦,更拉開了農民與地主豪強的經濟差距。這種「貧富不均」的現象將會繼續拉大下去,那麼漢朝政府該如何因應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以上,就是這段史料給我的小小收穫。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