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木星的 DINO
來自木星的 DINO

人生好難,但得有趣;白天讀書,假日批判。

[MBA 二三事] 國際經營策略 02:小國養不出成功企業?


競爭策略之父 Michael E.Porter

上課一開始討論幾個迷思:

  1. 小國是否養不出成功企業?
  2. 小國是否因為土地成本太高,導致企業競爭優勢低?

老師首先提到電影產業來反駁「小國失敗論」。

第一大是好萊塢,第二大則是寶萊塢,第三大竟是香港!

香港在電影題材的多元性,和創造出來的需求非常巨大。

接著「土地成本」提到瑞士的 SWATCH,他們的核心策略之一是「低價」,但你無法想像的是他們製造竟然都在高工資的瑞士本國製造,他們透過後端上高超的「製程改善」,和前端的「設計」,打造出一系列連貫的策略模式。


早期投資往往是競爭優勢的來源

接著提到上堂課提到的 Walmart 他們靠著「看長不看短」的洞見,當時在早期就花大錢投資在倉儲和 IT 上,因此它的週轉率,和坪效(流通業關鍵指標)都遠勝當時的對手 Kmart。

他們在甚至上行銷上花的成本也遠低對手,他們主打「Everyday Low Price」幾乎不特別做行銷,因為他們不需要宣傳他們哪一天有特價(而是天天有)。

但讓我們把時間快轉到現在,Amazon vs. Walmart。

其實我們可以發現在淨利率等企業指標上 Walmart 並不遜色,但 Amazon 本益比卻極高,為何?因為 Walmart 現在幾乎沒有投資在 R&D 上,而這恰巧是企業長期成長的關鍵指標,這件事就是有做有機會,沒做沒機會。



商業的數字敏感度

接著提到 MBA 學生需要培養「數字敏感度」,要做到這點,我們可以記住產業中龍頭的數字,心中自然就會有一個量尺。

像是 Intel 的營收高的 50B,而他恰巧是市場中技術領先者,也有極高的市場份額,再加上極度專注本業,反之台積電處在較下游的地方,雖然也是他市場的龍頭,營收就只有 15B,然而有些企業透過「多角化」,像是 GE,營收高達 200B,但未必獲利較高,而 Walmart 營收高達 450B,但其淨利率當然是相較較低的。

註:但近幾年卻反而看出台積電策略的優勢,所以市場是長期且動態的,不能用單一指標簡單評價優劣勝敗。


「數字敏感度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你對一些事的判斷。」

接著談到「策略」,宏碁早期常常併購,但多數失敗收場。

最後矇中一次成功的是收購德州儀器的筆電部門,收穫了三個好處

  1. 工業設計技術升級
  2. 得到德儀歐洲經銷網
  3. 將戰將 Gianfranco Lanci (蘭奇)納入旗下。


但台企的併購常常都是偏失敗的,最知名的莫過於 BenQ 和西門子賠錢收場的併購案,檢討來看其策略面上可能沒錯,但人才佈局卻還沒準備好,人才不具備「跨文化管理」的能力。甚至當時 BenQ 派人去西門子進行 Due Diligence(盡職調查),卻沒幾個人看懂德文文件,結果併購卻倉促通過。

這些失敗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台灣企業併購時普遍缺乏「策略思維」 ,很多場併購竟都是 IB (投資銀行)出的意見,台灣企業就吞下他們畫出的大餅,HTC 併購香港電視台 TVB 也是一例。



策略的兩個面向

「策略」有兩個面向,Inside Out 的公司策略發展面,強調「道、將、法」,Outside Out 看市場趨勢的環境策略,強調「天、地」。

Toyota 一開始是做紡織、Honda 一開始是做腳踏車車燈、Nokia 一開始是做林業、王永慶一開始是賣米,也傳聞做過山老鼠,而徐旭東則是紡織業起家,這些跟後來成功的事業好像沒有什麼關係,因為他們是抓 Outside Out 的市場趨勢去發展策略。


老師列舉了各家企業的 ROIC(資本回報率)排名,可以看到前三名為 Soft Drink、Software,和製藥業,其原因可以歸類有二:「規模經濟」和「學習曲線」的優勢。

以美國企業來說,平均 ROIC 是 15%,台灣則是 8%,為何會有這樣的差別?

一般來說「開發中國家」大多是賺機會財,接著會進到代工階段賺「管理財」,流程管理的技術也會變強,台灣目前還大體在這個階段,但要繼續往前發展就要橫越一個高牆,才能到美、歐的賺取「策略財」和「創意財」的階段。

接下來可以嘗試畫出一張圖,縱軸是 ROIC(資本回報率),橫軸是 Market Share(市場佔有率),兩者大致呈正相關,也就是市場佔有率高,則訂價能力強且獲利好,聽起來很合理。

但最左上卻有一小群(市場佔有率低,資本回報率高)。
最右下卻也有一小群(市場佔有率高,資本回報率低)。


試著思考這兩群的狀況為何?

最左上角佔有率低,獲利好,可能的原因有:

  1. 因為其能定位鎖定特定偏好的利基市場。
  2. 像是孤兒藥等特殊產品,政府有補助。
  3. 勾結。

在「勾結」上老師舉了一例:像是屈辰市早期主打「買貴退差價」,其實當消費者拿去退貨時他們未必會退,他們標語其實是想要給「競爭對手」看,具有恐嚇意味,藉此達到「隱性勾結」的目的。

最右下角佔有率高,獲利低,可能的原因有:

  1. 被政府管制的行業(公共事業) 。
  2. 像是光碟機等,必須面對新的趨勢到來,只好維持低價。
  3. 消費者的議價能力超強(像是代工業面對大客戶)。

Michael E.Porter 的五力分析


最後談到 Michael E.Porter 的五力分析,談到賣耐久財的產業往往競爭激烈,廠商就想出共同協商讓產品容易壞的手段,像是燈泡,和印表機等產品。

老師提到著名的例子,Debeer 最害怕的莫過於,消費者每次結婚時買一顆,結完婚就把它賣出去,所以他們想出了「鑽石恆久遠,一顆永留傳」的行銷手段,把鑽石跟愛畫上等號,最好是大家把它帶入墳墓,這不只是行銷手法,而是跟他們整個核心策略搭配,降低自己跟自己得競爭

接著聊到美國「麥片產業」,為什麼在這個差異化極低,需求極度龐大的產業只有四家廠商?為何?

最後想到的原因有,因為這四間廠商已經把市場開發的差不多,產品線齊全留下的空間極小,競爭者也不想進入,這是一種解釋。

但我下課去找老師討論,我認為可能由於這個產品的差異化程度極低,因此消費者自然會拿從小吃到大的印象品牌,而且價格戰在這個產業也不適用(因為製程簡單),自然最後只有這四間存活。

我也跟老師討論,「手機產業」近年來差異化程度極低,最後產品都差不多,存活下來的廠商似乎也只有那幾間,Apple、三星、Sony,和大陸雜牌等,跟麥片產業的情形也有相似之處。

老師也覺得這看法是有可能性的,變成這是一種成熟產業的 End Game 型態,但市場上大多數產業離這個程度還有段距離。

最後稍微提到了五力分析之外的「第六力」。

早年電動車爆發力極佳,功能眾多,可是卻在發展過程中,被汽油車幾乎完全追趕過去,就是因為汽油車的「互補財」汽油開始大幅降價,生產效率大進。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