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樂思
陶樂思

社工系學士。現職行政人員。業餘寫作。喜愛自學。寫作領域涵蓋觀點、社會科學、歷史知識、寓言短篇等。Github: https://github.com/Dorothy1984

媒體朝著去中心化方向發展的現有優勢

(编辑过)
發展無大台有共識的媒體是我的願景。現行的環境對於這方面的發展有優勢也有挑戰。本文集中於優勢部份

繼續承接之前發表的「拋磚引玉」文。自那篇文章發出後也收到一些回饋。有人指出要改變用戶習慣會很困難;有人憂慮一旦媒體沒有領袖,可能會削弱對公眾的問責,從而削弱公信力。不諱言,要把組織結構從有領袖變成沒有領袖,以一般人的認知而言也是匪夷所思的。事實上,我們舉頭低頭所見的公司/機構,都是有顯而易見的領導人物或領導團隊。人們很難想像「群龍無首」會是什麼景況。本文嘗試跳脫非黑即白的框框,以現時的社會與科技發展趨勢,來展示組織由中心化向著去中心化方向發展的足跡。

其實自從互聯網普及之後,組織(尤其媒體)已經在去中心化的發展之路邁開了腳步。以下是互聯網為去中心化媒體帶來的幾項優勢:

一,發佈途徑變得多元方便。試把時光拉回到上世紀八十年代。若果我想自己文章被讀者看見,唯一的途徑就是向報館/雜誌社投稿。但文章能否被看見,生殺大權操於選稿編輯之手。文章若被編輯「投籃」了,就別想被廣大讀者看見。難不成要拿著作品在街上貼大字報?鏡頭拉回廿一世紀的今天,發佈文章的途徑就多了。自己在社交平台開個帳號,文章、相片、影片可以隨便發。社交平台以外,還有各個寫作/部落格平台。發佈途徑的多元,無可避免地會改變媒體的組織與營運。改變了什麼呢?試想一個簡單問題:蘋果、立場、眾倒了之後,倘若本來在上述媒體工作的記者們仍然想以個人名義發表報導,他們會不會因為上述媒體的關閉而失去發佈途徑呢?很明顯是不會的。

二,自由工作的出現,令記者不再需要綁定於一家新聞機構。以前的記者多數是單一新聞機構的雇員,但自從有了互聯網之後,方便快捷的互聯網通訊工具催生了大量非機構雇員的自由工作者,同時也催生了大量獨立記者。他們並非為單一新聞機構打工,而是自己發掘報導題材向不同新聞機構供稿,或者索性以自己名義發佈。有些資深又知名的獨立記者跑來的新聞,質素與公信力也不輸大機構。獨立記者的出現也把媒體朝著去中心的方向推前了一步。新聞機構與記者的關係不再是單純的管理與被管理的僱傭關係,而是更趨向於互補與協作。以最近發生在香港的小一學生收看南京大屠殺紀錄片受驚事件為例,事件是由一名筆名「豬心記者」的獨立記者揭發,再經主流媒體跟進報導,才獲得公眾廣泛關注。

三,互聯網催生各類社群,也包括媒體社群。互聯網打破了地域限制。各類社群應運而生。開始時是一些根據興趣愛好而成立的社群。例如喜歡烹飪的交流社群,喜愛衡山的山友社群等。後來,一些有志於關注各類社會議題,或者推動科技創新的社群也開始誕生。例如台灣的「零時政府」推動公共服務開放數據;黑客松社群推動科技發展解決各類難題。在社群發展的洪流當中也有媒體社群的影子。現時出現的媒體社群多為單一議題的關注社群。例如台灣的《女人迷》和香港的@G點電視 關注性別議題。媒體社群相比起傳統媒體,組織趨近於較為平等的協作,而不是由上而下的垂直式管理。當然,這些媒體社群離去中心媒體也仍有一段長路要走。

四,近年的Web 3.0、智能合約以及待斃經濟的發展,有助於進一步以共識取代領袖,來確保組織的運作。試想,比特幣有公司總裁嗎?正因為近年的發展趨勢,我才會發表「拋磚引玉」一文,探討能否以智能合約、待斃經濟等,使記者、編輯、設計、資訊科技,以致事實查核等工作者能組成社群,大家按照共識互相協作。而確保共識運作的不是組織內的主管而是代碼。社群待斃則是給上述工作者,甚至是給貢獻社群的讀者們的報酬或獎勵。這個趨勢告訴我,上述願景都是有可能成真的。

事實上,在馬特市現時也有不少小型的媒體在這兒發表文章。例如關心中國大陸的@中国数字时代 @NGOCN ;關注世界時事的@世界走走 seh seh ;關注台灣本土議題的 @civilmediatw 。可惜這些媒體在這兒暫時未受到太大關注。要走的路仍然很長。即便如此,能肯定的,就是這些媒體已經走出單一發佈渠道的侷限,開始把內容分散式發佈於各平台。

列出環境給予發展去中心媒體的優勢,並非想宣揚盲目的樂觀主義,告訴大家我們不用努力,前途都會一片光明。事實上,巨企壟斷、網絡監控、用戶習慣等,仍然是非常棘手的難題。本文先從社會與科技發展趨勢認出優勢,是希望以中庸務實的角度,告訴大家可能性的存在。至於願景能否成真,端看有同一願景,並願意從各方面不斷嘗試的人是否夠多。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讀寫咖啡角

陶樂思

喝著咖啡悠閒閱讀。分享知識、觀點與心情。盼與讀者一起成長

0258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