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者

@dhq010

生命中无法逾越的“轻”,米兰·昆德拉为什么拿不到诺贝尔文学奖的一种个人解读

作家为人的不真诚与作品的真诚无法统一,是米兰·昆德拉艺术性的天花板,是他毕生无法突破的困境

关于放开 不得不说

人难免犯错,走错一步难免,但步步走错实属罕见

阿根廷夺冠,为何那么多人欢呼

生活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有希望。

福建八旬老律师林洪楠的法治人生

昨天我上FB更新了一条,发了个稿子的链接: “好久没上fb,甚至没怎么登陆过大中华局域网之外的世界……各种原因,活得忙碌却又毫无价值😔😔 不过今天编辑的这篇稿子还是让人觉得受到鼓舞。在这国无论多么艰难,只要能坚持,总还是能做点事的。林洪楠62岁才开始执业,我感觉自己的职业前景还很有希望。

“发哨人”引发的中国网络奇观

大陆的《人物》杂志在3月10日刊发了一篇题为“发哨子的人”文章。采访了武汉一位女医生,她去年底最早把武汉肺炎病毒报告发到医生群体里,后来被其他人(包括李文亮医生)拿去公开或半公开提醒别人注意安全。所以她不认为自己是“吹哨人”,只能算“发哨子的人”。

夢與現實

##记一个梦## (上午起来刷了新闻,感觉困意又去睡了回笼觉。然后做了个梦) 【梦里已经春暖花开,可以自由活动了。于是去公园踏青。从公园回家的时候还想再多体验一些大好春光,就放弃交通工具,步行返回。想等到累了再打车。结果遇到岔路,走错了,莫名其妙进入一个小区。

在异化的时代里坚守人性的意义——李文亮医生“头七”祭

“面对恐怖我们无能为力,唯有坚持正常生活以示抗争。在一个专制的社会里,保持做人的本性不异化,不因恐惧而放弃对自由生活的追求,这就是最好的反击。” 今晚是李文亮医生去世后的“头七”,我把六年前说过的这段话重新写下,作为对他的祭奠。我当时写这段话的背景是2014年3月13日,...

当我们哀悼李文亮时,我们究竟在哀悼什么?

在充满专制与集权历史传统的中国大陆,从来没有一个小人物的生死像医生李文亮这般令人动容。他死亡的消息尚未完全被证实之际,就已经引发了举国关注,迎来全民的哀悼。昨晚(2月6日)22时左右,网络上传出李文亮病逝的消息,我和很多人一样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

失敗的新年感言(因為寫不出更好)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像我一樣,幾乎沒有什麼心理準備就突然發現2019已經走到歲末,而即將到來的2020卻完全看不清方向。回顧很快就將離去的2019,發生了那麼多的大事,用「兵荒馬亂」都不足以形容,但在終點前的這一刻,我竟然很難說出什麼事特別值得回憶。

香港机场与平度往事:暴风雨来临的时候

六年前的2013年8月10日,本来是一个平常的周六,我因为临时加班去了当时任职的单位办公室。中午休息时和一起加班的同事下楼到附近的一个商场地下饮食街吃午餐。我们刚点完菜不久,突然有朋友给我打电话,问:“听说你们记者出事了?”我有些懵,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绝望者日记》

周一在办公室接待一位来京上访的老人,涉及军队而且事情二十多年了。我凭直觉以及多年记者经验相信她反映的问题是真实的,但我只能很遗憾告诉她,在当下的环境,媒体无能为力。送她出办公室的楼下小院时,我问她要去哪,她说“还不知道”。因为多年上访,她的名字进了维稳信息库,她不敢去找旅店,担心一旦出示身份证,信息就会泄露,被抓回去。

“平安夜”与未完成

一觉醒来已是6月5日的白昼,晴间多云,无雨。这是一个普通的周三上午,一周中最平淡的日子:没有周一开始的忙碌,也没有周五结束工作期待周末休息的迫切。大家即将开始忙碌,按部就班继续着各自的生活,昨夜的种种情绪已成过眼云烟——尽管只是过去了几个小时而已。

又见“牺牲”,忍不住说两句

从昨晚到今天,大陆的网络热点是凉山州大火。30名灭火队员全部遇难,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年轻的生命,确实很令人痛心。但痛心之余应该更多是反思与总结,而不是急于制造“英雄”,把丧事办成喜事,把牺牲渲染为政绩。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类似事故,这类牺牲其实是无谓的,救援的第一原则应该是...

论潜水员的自我修养

我本来只是好奇来看看洁平新创业项目啥样,默默捧场,潜水围观的。没想到新注册要先发帖子,否则通不过机器流程。感觉比有些微信群新人入群要先发红包还严格,这让我这样的资深潜水员压力很大啊。而且帖子发言还不能少于二百字,凑字数实在有点勉强。其实不管什么样的平台什么场合,总是会有一些积极活跃分子,也有一些默默围观的吃瓜群众,完全想象不出全是活跃人士的环境会是啥样?matters会是这样的吗?王小波在《...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