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檔案館I中大衝突記錄
11月檔案館I中大衝突記錄

2019年11月中旬香港中文大學示威者與警察發生衝突時親歷者的記錄 投稿:cuhkdparchive@gmail.com(請附上標題與稱呼)

【11月檔案館】我与那次“撤离”

丁亮 大二

四个月前发生的事情,神奇之处在于今天回想起来竟觉得十分模糊。虽然主题是那次“撤离”,但是我还是想从更遥远一点的地方开始讲。

之前的生活

19年下学期开始,cu的明面和暗处都涌动着紧张——无论是挂起的横幅,还是越来愈多的文宣。虽然主修是新闻传播,但我下半年一直都大概处于“政治性冷漠”的状态里。作为在香港学习的陆生,每天的信息过载让我感觉自己并不属于任何一边,这种孤立和无从让我感彷徨和难过。所以在撤离的那一天前,我基本上不主动阅读任何报纸,去慢慢的淡化“变化”对我(们)的影响。

撤离前的半天

周二,我和我们的同学在伍宜孙书院的天台为了周五的sound studio排练台词。书院位于后山,没有前山的喧闹,但是那天却罕见的从吐露港传来警铃声(或许是救护车、消防车)。结束了排练,我们一起看着吐露港湾的车流,试图锁定警车,却收到了朋友圈里转发学校再次宣布停课的消息。

撤还是留?

也许为了淡化上面所说的“影响”而错过了撤离的“最佳时间”,说起来多少有点讽刺。回到宿舍,和朋友讨论“去还是留”,四个人的意见二对二持平。之所以有这种微妙的情况,除了在后山并没有如此紧绷的氛围外,我们当时相信这不过是“暂时的、短暂的”,最晚下周一定会复课。最后我和c约定第二天一早出发,而另外两位选择了留下。

香港的最后一晚

我和c简简单单收拾了行李,宿舍的食堂并没有开张,于是我们不得已去本部的女工餐厅。三四苑好像前后山的屏障,把示威、冲突完全隔离开来。转过那个拐角,冲突的世界赤裸裸暴露在我们眼前。示威者的叫喊声、铁马在地上剐蹭的刺耳声、脚步声、电流声、照相声、哭喊声……在泳池边吃完饭,我们怀着“来都来了”的莫名的豪迈,索性走到了山下,种种景象不再累述。

如何撤离?

事实上,在这之前已经有不少同学离港前往深圳,但是随着事态的严重,港铁自然停运,大学站和二号桥成为了前线,赤泥坪和“四条柱”也严防死守,宛如出入境大厅。可供离校的出口,根据同学们的消息,科学园的小门似乎是最安全的选择。

撤离

13号清晨,我和c出发了,临走前我把昨天没吃完的拌面挂在宿舍门把手上,想着回来还可以吃。沿着长命坡,回环东路向下慢慢走,只有鸟鸣虫叫,而我们要撤离这里了,这给我深深的不真实感,路上偶见突兀的“路障”才默默诠释了这里发生了什么。走到逸夫,几个示威者在叫早动员,“逸夫既起身勒。”我们有点紧张,最终却也没有发生什么。

出校总体出奇的顺利,和我们一行有默默走在前头的,也有后面的,大家都不说话,而且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出校一直走,到一个小区,在好心人的帮助下终于叫到了的士,来到了落马洲口岸,出关,到达内地,时间是早上九点半。

我和c道别,“说不定下次见面是几个月之后了,”没想到一语成谶。在深圳暂住两日,学校发布了学期结束的消息,我坐上飞机回到了郑州。

完。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