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眼
文明之眼

《推背圖》第47象:約五百年後 讖曰:偃武修文,紫微星明,匹夫有責,一言為君 頌曰:無王無帝定乾坤,來自田間第一人;好把舊書多讀到,義言一出見英明

【中華文化】文化的深度分析

中國這棵大樹為何能屹立五千年?究竟何為「中華」,其意義何在?為何北狄終究無法同化,至今蒙古依然心向俄美?器物服飾只是文化皮毛,文化內涵究竟如何?

中華文化是當世最「老」的文化,與中華同期的文化早已作古,只有中華文化綿延傳承至今;其實是不是真老要看是什麼文化,就猶如動物一般,朝生暮死的蜉蝣,等不到下次月圓,永生的燈塔水母,還屢屢返老還童。

中華文化是不斷融合綻放的自然文化,猶如大樹榮華一般屢屢重生每每繁茂,這與世界其他文明的文化大不相同;中華是自中綻放盛開的文化,之所以能夠如此,主要是因為「利他」;夏的文化因禹而華,其大公無私的精神,永遠留在華人的心中。

無論是商湯或周昌(文王),都以百姓之心為心的王道定天下,因為文化的綻放融合,夏時的東夷(商)、西戎(周)早已同化,所以對於處在水深火熱的桀、紂百姓而言,弔民伐罪的王師當然歡迎,卻不料埋下周公旦這個投機分子禮制天下的有為私心。

《周易》賁,亨,小利有攸往。
彖曰:「… 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禮教腐化的結果,「中華」其實已名實不符,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已是空談、笑柄,而「中華」竟變成「位於世界中央又大又美的花」;周代的中原諸侯,甚至排斥周王祖居地的人民,鄙視他們為『西戎』,且在邊境築起長城。

夏時稱「西戎」只不過是名稱,但經過禮教腐化之後,『西戎』就包括鄙夷輕視的意涵,這當然令秦國倍感羞辱,於是秦國用霸道統一天下,但也對中華文化造成難以磨滅的創傷,秦始皇一把火將民間藏書焚盡,還把三代典籍帶入陵墓,便使得三代思想文化近乎失傳。

夏、商文化已難考究,唯有盛唐時期尚有可觀,其對中華文化、人民福祉、國家興旺、民族融合、社會安康都貢獻卓越,由於對中華文化的弘揚發展,使中華民族無愧於中華之名,當天下之民皆欲為中華之民,「率土之賓莫非王臣」才有意義。

「率土之賓莫非王臣」的著眼點不是王權,而是王道的責任與義務,諸如文化傳播、民生賑濟、軍事保障、衝突調解、經濟交流,都需要擔當責任照顧義務,也只有這種大公無私的精神,才堪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共主大任。

所幸周朝守藏室官吏李耳,意外留下黃老思想五千餘字,才讓後人稍能窺見真正的中華思想;然而,儒家因孔丘興教而成顯學,儒法因李斯制度而成常規,漢朝則是延用秦制,漢武更是獨尊儒術,於是思想腐化成為定局。

思想猶如文化的大腦,思想若是受到了改變,外在的器物、風俗、習慣也都會跟著變,因此思想腐化對文化發展影響極大;隨著中國的衰弱而導致五胡亂華,他們可不是弔民伐罪的王者之師,而是燒殺擄掠無惡不作的豺狼大軍。

周、秦、漢歷經千餘年,北狄不但未被文化同化,反而遭到文化歧視,其實也正是因為被歧視,所以根本沒有認同感;五胡亂華後,中國出現南北朝分裂局面,北方是不斷流血的中原胡化,南方則是不斷加深的儒教腐化。

北方民族畢竟是少數民族,進入中原數百年後,就被血緣給同化了,血緣同化是很徹底的同化,因為是靈魂層次的同化,所以其同化效果與日俱增,同化的結果是一個又一個的盛世,也讓中華文化享譽世界,使各國不遠萬里來華學習。

漢朝文景之治用的是黃老思想,而隋、唐兩代盛世則是靠血緣融合,可見得兩者皆有減輕腐化的功效,黃老思想有清淨腐化之效,血緣融合有沖淡腐化之功;此外,也足以見得中華文化水平之高,只要能夠減輕腐化,就有可能締造太平盛世。

一般說「文化水平」,是指教育或知識程度,但這裡指的「文化水平」則包括智慧,相較於知識,智慧更是一種天賦,很難用後天學習,譬如李世民的軍事天才,就是從北方遺傳的狩獵智慧,而李世民的政治天才,則是從中原遺傳的治理智慧。

自開元盛世之後,千餘年都再未有真正的盛世出現,因為腐化的不斷擴大加深,所以直至滿清入主中原,中國才又再度迎來太平盛世;此時的中國,又何只是披髮左衽而已,中華文化雖然瘦弱多病卻依然健全。

即便到今日,中國人的食、衣、住、行,各種器物幾乎全都換成西式,但中華文化也依然健全,因為表象只是最膚淺的文化,真正的文化在精神層次;然而中文例外,因為中文目前仍是中華文化最主要的傳承工具,若沒有它中華文化可就真的癱了。

文字之所以對文化重要,是因為它記載傳承思想,即便器物、風俗、習慣全變了,只要思想沒變,就仍是中華;至於靈魂層次的文化,就是靠靈魂記憶達到傳承,所謂「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而靈魂就是由【業力】所聚合而成。

靈魂與業力只不過是結構比較微小,所以目前的科學儀器無法證實,就好像當初以為原子是實體,後來才發原子的世界其實是微觀太空;業力結構則是靈魂記憶的軌跡,極少數預言家能夠讀取解譯這些記憶,所以才能提出非常準確的預測。

以下簡述文化的層次:
  • 器物:可以是個人藝術,也可以是集體創造,可以是工具用品,也可以是器械宅邸,就猶如人體的血肉部分,是最表面的文化層次,如服飾。
  • 風俗:可以是特殊族群的風俗,也可以是廣大民眾的風氣,可以在特定區域保有,也可以在普遍地區流行,就猶如人體的骨骼部分,是最在地的文化層次,如婚禮。
  • 習慣:這是指經過普遍流行,且經常規律發生的文化,猶如人體的循環系統,是最規律的文化層次,如年節。
  • 思想:人們可透過教育後天學習而來的經驗教訓知識傳承,思想的轉變也可能連帶改變外在文化,猶如人體的神經大腦,是最理性的文化層次,如觀念。
  • 靈魂:記錄上述所有的一切文化,使人們對器物、風俗、習慣、思想,具有情感、印象、直覺、態度... 等情緒,猶如人體的三魂七魄,是最感性的文化層次,如感覺。
大陸政府在蘇聯跨台後,其發展猶如摸著石頭過河,卻在無意間趨近中華之道,這就是靈魂層次的作用,只要能清除腐化,中華民族就值得太平盛世。

當隋朝出兵消滅南朝之後,滅陳的名義主帥楊廣,便迅速被南陳風華腐化,日後的虛偽、貪功、驕奢、淫佚,使強大的隋瞬間傾倒;然而,在李世民一戰平中原後,卻未被洛陽奢華所腐化,差別就在於志向與公心。

《貞觀政要》論自古理政得失,因曰:「當今大亂之後,造次不可致化。」 徵曰:「不然,凡人在危困,則憂死亡;憂死亡,則思化;思化,則易教... 五帝、三王,不易人而化。行帝道則帝,行王道則王,在於當時所理,化之而已。」...
太宗每力行不倦,數年間,海內康寧,突厥破滅...

今日生態危機的時刻,就是人類危困的時刻,面對愈來愈大的天災,人們必然也憂懼死亡,懼怕死亡就會想改變,想要改變就容易教化;面對當前的世界情勢,中國最應效法的是華夏,而不是腐宋更不是暴秦。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