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oney
Clooney

每天作輸出, 自然能夠每天睡覺前也比早上聰明一點點就足夠。

歷史的盲點 —「難以分辨出因果的連續性」

第598天讀後感,在統計學, 歷史, 經濟學中, 經常都會遇上盲點, 而這個盲點就是把因果搞錯邏輯, 將先前的事當作是後來之事的因。以香港為例, 當演員鄭少秋的電視劇首次播出, 當天的香港股票市場絕大多數情況都是下跌, 有些人就很容易將這些事把因果混合為一起, 當然有人認為只要統計數字足夠多, 就能夠解決這個因果的繆誤。

2023年9月24日
在統計學, 歷史, 經濟學中, 經常都會遇上盲點, 而這個盲點就是把因果搞錯邏輯, 將先前的事當作是後來之事的因。

以香港為例, 當演員鄭少秋的電視劇首次播出, 當天的香港股票市場絕大多數情況都是下跌, 有些人就很容易將這些事把因果混合為一起, 當然有人認為只要統計數字足夠多, 就能夠解決這個因果的繆誤。

但在歷史已發生的事, 我們都很難以統計學去重新計算出現的因果關係, 例如:我們會認為生物演化的成功, 是必然的因, 像是人類由猿人成為智人, 馬從始祖馬變成現有的真馬, 會認為這些是環境, 地理, 基因的影響造成的結果, 卻忽略這並非必然發生的, 像始祖馬在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分支的出現, 這都是一種基因的「試錯」形式, 當中可能有些演化成能在草原生存的班馬, 有些演化成能被人馴化的真馬, 甚至是一些「小隻馬」, 卻我們現在只能夠找出前兩種物種, 就很常去形容這是因果必然的結果。
畢竟, 我們很難去重現歷史的連續性關係, 就算能夠像鄭少秋的電視劇首次播出 股市就下跌, 也不能證明是有因果關係的存在。

馬的演化歷史圖

我們能夠說演化是物種基因不斷以Try & Error的方式走出每一步, 成功的就留下來, 不能夠適應的就由他所滅亡, 一切都不存在一個必然的結果, 更不會出現「藍圖」表示拿一種方法必然是成功。

就像是宏觀經濟學一樣, 當一個股票市場上升, 我們可以把因由歸因成利息下降, 但也可以說是失業率下降, 同樣也可以說是政府的新政策, 但我更接受的是只是隨機事件, 像是很多公司即使業績公布十分出息, 同樣也會在當天下跌。

更有趣是在生物的演化過程中, 很像「頭痛醫頭, 腳痛醫腳」的針對性治療情況, 像北極熊因氣溫上升, 冰川融化, 被迫離開家園出去其他地方覓食, 人類在5百萬年前因冰河時期, 森林減少, 被迫出去平原生活, 但這些的改變帶來的可能是滅絕, 也可能是演化的進步, 像人類學懂用長跑去累死動物, 透過演化變得更易散熱的身體, 甚至是由四肢行走變成雙腳走路的直立人, 這會帶來限制(如女性生育後死亡率上升), 同時也是一個機會, 但當刻所演化很常只是十分短視而非宏觀的, 因此才會有「頭痛醫頭, 腳痛醫腳」的說法。

因此, 我們更不能形容演化像是有「藍圖」一樣, 像有人會推測在數百年後, 人類會變得愈來愈肥, 也會愈來愈「無腦」, 因為我們不再需要動太多腦, 會有計算機, 電腦, 機械人去為我們服務, 同樣也不用太多的運動, 以及更舒適的生活, 這都是邏輯的推斷, 但如果加入基因的「性選擇」偏好(女性喜歡強大的男人), 這個推測又有可能產生變化, 但未來世界會如何變化, 我們都不能夠說存在「藍圖」, 或有其「因」而推測出來。
我們只需要知道當每一件事的發生, 演化, 進步, 都會有好處, 同時也會有限制, 沒有一個演化是絕對, 沒有一套策略是完美, 都需要按不同的形勢, 而作出不同的方法和思考。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