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oney
Clooney

每天作輸出, 自然能夠每天睡覺前也比早上聰明一點點就足夠。

要看清一個人最重要的是謙虛 l 陌生人效應

第300天讀後感, 我們每天都避不免需要接觸到陌生人, 而且為了令自己能夠快速地辨認及處理相關陌生人, 比如:客服, 簽合約, 客人等等, 我們都習慣把別人貼標籤,甚至很多人力資源的員工更認為自己閱人無數能夠看清對方的性格, 本質等等。而在商業上,最常見的就是「日本人總是喜愛XXX」「美國人的性格特點」等等的作為基本的標籤, 但我們要明白, 能讓我們清楚對方是什麼樣的陌生人, 最重要的只有謙虛。

2022年9月18日
我們很常覺得在跟一個人面對面會談的時候, 便會更清楚了解對方, 不論在性格, 行為, 習慣上, 也會變得更可預測性,但今天這本書<陌生人效應>作者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就跟大家說事實並非如此。

作者先由一個歷史上故事跟讀者拉開遇陌生人溝通故事的序幕。
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 當時英國首相張伯倫兩次跟德國總理希特勒見面, 在第一次會面後, 他覺得希特勒只是一個比較熱血的總理, 很有熱忱及想法, 並不認為他是一個瘋子, 並沒有想攻打整個歐洲或是報復, 只是想收回捷克斯洛伐克的土地。
然後在1938年9月份的時候第二次見面, 張伯倫還跟希特勒簽訂了長達二十年的和平條約, 史稱:慕尼黑協定, 張伯倫在其後還在機場對群眾揮舞著同簽署的和平協定, 堅定相信自己做對了決定, 並跟英國民眾宣布二十多年不用再擔心有戰爭, 他為這一代人帶來和平。

另一方面, 邱吉爾當時認為希特勒是一位瘋子, 因為他都有透過希特勒的書藉, 言論及行為中分析出他是一位十分極端的民族主義者, 而恰好 邱吉爾並沒有機會跟希特勒見面, 一直深信希特勒是徹頭徹尾的奸詐小人,並稱張伯倫造訪希特勒是「有史以來最愚蠢的事情」。
大家同為英國人, 而邱吉爾後來在1940年也接任英國首相, 為什麼見解能夠有如此大的分別, 在書中的作者稱之為洞察偏見的對陌生人的偏誤。

在現代社會中, 作者推出更多的例子作出說明洞察偏見的狀況, 如: 由AI演算的疑犯是否應該給他們「保釋」, 跟法官見面後所作出的決定, 法官的錯誤機率是高出25%, 原因在於法官可能會被該疑犯當刻的感情, 狀況, 演技所影響, 或者當刻法官的狀態不佳等等, 比如在美國一個案例就是男疑犯因企圖謀殺前女友而被捕, 而法官在見男疑犯後認為他只是一時衝動, 也看到他流下後悔的眼淚等因素, 而決定先給他「保釋」, 最後這疑犯在1個月後槍殺了他的前女友。
這帶出洞察偏見中的默認真實, 人們常用的假設是,與我們打交道的人是誠實的, 因為說謊在原始社會中並沒有好處, 反而相信同伴才能夠生存得更久的決策, 這深深灌輸在我們的基因裡。
只有當事件明確地變得和我們最初的假設相反時,我們才會走出“默認真實”模式。
換句話説,我們不會像頭腦清醒的科學家那樣,在得出結論之前,慢慢地蒐集證據來證明某件事的真偽。我們的步驟恰恰相反,我們從相信開始,只有當懷疑和疑慮上升到無法被解釋的程度時,我們才停止相信。

再者, 在統計數據顯示, 當一個人分辦出陌生人說的是真話或是謊言的機率, 準確程度只有百分之五十六, 即是我們能夠分辦出對方是否說謊只有一半的可能性, 如果對方是演技派, 並沒有在說謊時會「臉紅」等徵兆的話, 我們看錯的機率會更高, 這達到80%機會錯誤。
因此, 我們別認為自己看人很準,閱人無數, 吃鹽比你吃米多就是正確,在書中指出就算一些美國中情局官員(CIA), 也有很多相同的專家漏洞情況出現, 錯判很多間諜的身份。
在現實生活中, 有時候招募新員工加入並在尚未面試之前, 我們去看一些基本資訊, 背景, 學歷, 成績, 有時候還可能比看到這個人所表達的內容還要準確。
當然, 如果我們面試的目的, 是看一個人的言語水平, 溝通能力, 這些客觀的技能因素, 當然面試見人才是準確, 但別希望我們能夠在有限時間中看穿一個人的底蘊, 性格及能力是否適合這份工作。

這樣的情況下, 謙虛反而是更好的選擇, 這樣不只能夠讓我們以「科學家」的心智思維去重新審視這個陌生人的性格, 還能夠使我們不會帶有任何偏見去看這個陌生人, 當我們能夠謙虛放下標籤, 對方會自覺得被尊重, 也更願意說出更多自己的故事,自然就更能夠作出準確的判斷。

書中提及更有趣的是「耦合效應」, 這是代表需要配合天時地利人和才會發生的一件事, 代表著每個人的人生都有著不同的經歷及背景, 即使他們來自同一個母親, 同一間學校, 同一間公司, 性格都很可能有所不同, 因為每個微小的輸出都可能有著巨大的不同, 就會走向不同的思維想法。
這表示出, 就算看背景, 書藉, 教育程度, 收入水平等都未必準確理解當刻陌生人的狀態。
在書中引用, 英國人在1960年代的時候, 很多人利用煤氣去自殺, 但在1970年後改用天然氣後, 在英國的自殺率卻有斷崖式的下降。
作者說利用煤氣自殺是一件「耦合效應」的事件, 並不是簡單的替代效應(即 煤氣不行, 那我就去買炭, 去跳樓的代替方法)。
並引用「金門大橋」(自殺橋)的例子作證, 解釋耦合效應有效去影響事件的發生, 人的改變。
說明每天每人也會遇上不同的事情發生, 我們又如何去真正了解這位陌生人的性格, 特徵, 即使我們能透過該人的書寫, 文字, 語言, 也未必能夠準確得知陌生人的真正資訊。
倒不如退後一步, 我們在跟陌生人交流的時候, 不要標籤對方, 並以科學家的精神去探索對方的人格, 以謙虛的心重新認識一位人, 這樣可能更能夠保持著我們的客觀及中立, 別太傲慢並輕易作出結論, 對雙方也有好處。

Credit: <陌生人效應>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