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oney
Clooney

每天作輸出, 自然能夠每天睡覺前也比早上聰明一點點就足夠。

何為尊重及不尊重, 又如何做到?

第267天讀後感, 尊重這詞由小到大都已經被灌輸入我們的腦中, 但我們又是否真的能夠實踐到, 又能否知道尊重的本質? 今天或許能夠給讀者一些答案。

2022年8月15日
今天所學習到的內容是從網上的視頻裡學習的, 也讓我看好幾次的好視頻。
主要的內容就是圍繞著簡單的「尊重」兩個字, 筆者平時都並沒有對「尊重」這兩個字有特別的定義及尋找該字的本質, 但從今天起終於理解到什麼樣是尊重。

對於很多人來講, 尊重可能是「聽他的指示」, 「理解他的」, 「安靜的聽他說話」, 但這樣並找不到能夠概括這個字的本質, 而真正的尊重是「能夠從他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感受。」或者是理解他人的需要, 即使知道了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因為會面對另一個問題, 就是有很多人認為自己都知道什麼樣是尊重, 卻很難表現出來。

現在就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 就是利用之前FBI 談判書藉中所學習的「策略性同理心」, 而策略性這3個字看似很攻心計, 或許我們可以簡單視作為「替他說出自己當刻的感受。」
當你說出別人的感受後, 就會給對方感覺你是明白理解他的, 這完全能夠滿足尊重這兩個字, 而跟不跟從就是另一回事。
打個比喻: 當一家人去玩的時候, 爸爸差不多時候需要回家準備上班了, 而媽媽也要回家做家務, 很多家庭就會跟小孩子說:「走了 夠時間, 爸爸要準備上班了。」, 這樣的情況下並沒有對小孩有足夠的尊重, 反而我們應該對小孩子說:「我知道你仍未玩夠, 而且很想跟爸爸玩, 但爸爸夠時間去上班了, 根據我們剛剛的承諾要走了。」
這方法把小孩心中的說話表達出來, 還能夠讓小孩知道媽媽理解他的感受, 自然就不會在哭,在罵說不要走, 而現實上很多小孩子發脾氣都是認為自己家人不懂自己的感受, 所以利用一些令人討厭的方式去使你知道及妥協(因為小孩太懂如何有效溝通)。

不論在小孩至犯罪者, 尊重這個秘密武器都是很有效用, 重點只是在於我們很多人不懂使用這把武器, 當我們學會後自然就能夠更好地溝通, 也能夠獲得更多的好處。

當我們擁有這個武器後, 就需要知道什麼是「不尊重」, 有人會認為尊重的反轉就是「不尊重」, 的確如此, 但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有很多行為習慣會聯繫著不尊重而我們是不自知的。包括:「貼標籤」, 「忽視」, 「威脅」,「批評」,「比較」等等, 當有我們的語言或行為中, 有著使人的自尊, 地位受損就有可能是屬於不尊重的表現, 而這些不尊重會引起當時人的潛意識對抗, 或是 進入他的潛意識裡面(特別是小孩子), 例如: 當父母威脅小孩說:「如果你英文考試再不合格, 我就收起你的手機和玩具。」可能出發點是好的, 只是讓小孩專心念好英文, 以及給點他壓力考好成績。只不過也會影響他的潛意識認為事情都需要等價交換, 需要威脅才會達到目的, 就連家人也這樣做。即使他最後真的能夠成績合格, 但有可能他長大後,會利用威脅, 利用交換的方式, 去跟家人談判, 更嚴重的我們看見有些小孩會利用自己的生命去威脅家人去買東西給自己, 也有些會在長大後也認為貢獻家庭, 養育父母也只是一場交易, 而不是用「無條件的愛」所付出及支持, 所以有時候我們在新聞看見父母被扔進老人院, 子女移民等, 都可能是受到這些的潛意識所影響他們有意識的行為及想法。

只是簡單的「尊重」與「不尊重」,已經可以引伸出如此多的學問及問題, 即使我們並不是打算做一位社工, 做一位心理醫生,做幼兒教育員, 但作為一個人, 最起碼我們都要知道什麼樣是好的溝通方法, 這不單只是對別人, 還是對自己的一種責任感, 畢竟尊重自己才能夠做出更多正面及創意性的作品及思維。

Credit: 樊登讀書會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