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oney
Clooney

每天作輸出, 自然能夠每天睡覺前也比早上聰明一點點就足夠。

「無知」是原子彈的由來

第168天讀後感, 正是因為「無知」, 所以令到原子生的誕生, 到底「無知」是好還是壞, <人類大歷史>的作者, 試從歷史中找出正反兩面的見解給讀者知道, 現我先分享一些見解及內容給讀者們欣賞。

2022年5月1日
在二千多年前,人類的生活及思維模式是跟現在完全不相同, 這相信大家都知道, 但是改變的由來是當時人類認為我們都「全知」/「已知」這個世界的全部事情, 而遇上「不知道的」, ,可以去找「聖經」,找神父等等, 就能找出答案。
而在中國,亞洲就會認為去找一些「智者」, 高官或古典就能解決疑難, 所以在1400-1500年代以前的時代, 所顯示的世界地圖就算是未完全接觸過的地方人類都會「自行幻想」而填寫下去。因為他們認為是這樣就會是這樣。

1459年歐洲人的世界地圖, 就算當時歐洲人根本一無所知的南非地區,都印有密密麻麻的資訊。

但是從十五到十六全世紀之後, 當「科技革命」出現, 人類才得知這個世界是很多「未知」的事物, 並嘗試把自己的「全知」變為「無知」, 當時更開始有學者提出「知識就是力量的」說法, 從而令到歐洲等國家開始對科技等的生產及發展, 加速成長, 但因為人類的文化及知識需要時間去慢慢改變, 所以在「科技革命」發展在數百年後的「科技」進度已經變成「幾何級的提升」。
正如<人類大歷史>作者所說, 如果一名公元935年的人, 突然出現在1400年的世界, 他不會感到陌生, 畢竟也是農業社會, 文化及思維都未有太大的改變。
但是當他出現在1900年,或是現代, 他就會認為自己已經上「天堂」或是下「地獄」了, 因為這是他完全陌生的社會。
從人類思維由「全知」變為「無知」, 這是人類進步及「知識解放」的第一步, 所以在現代的商界「名人」都跟我們說: 保持無知, 就能夠一直進步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隨著我們的「無知」, 這也促進了人類往外冒險或擴張的野心, 也使某些帝國的入侵開始。

1525年的薩維亞提世界地圖, 他的地圖留有一大片留白, 就是想讓讀者親身去了解及起航, 激發起人類的冒險精神及征服感。

最後也令到不小國家被「殖民」包括印度, 菲律賓等等國家, 但不要以為「殖民」必定是好事, 如教育,傳遞知識給「下位者」。
但在歷史上顯示出, 在1764年英國征服孟加拉後, 為了橫征暴斂, 短短幾年令到全孟加拉有一千多萬人口死亡, 佔當時孟加拉人口的三分之一, 而且當是孟加拉是全印度最富有的省份。歷史上還有不少的例子, 能夠證明出「殖民」的暴行。
當然也有「所謂」的把他們的意識形態及觀點角度傳授給相關地區, 比如「香港」, 這正正是跟「中國」的制度不同的衝擊, 例如一人一票民選制度, 三權分立制度等等。

到底那一種方法對於「香港」是最好? 各自其說, 因為「香港」是自小被西方文化教育而成長, 相反「中國」卻是用另一種觀點及文化角度去審視制度, 如儒家, 社會主義。
但事實上, 「香港」的成功也是有賴制度及信賴的因素, 畢竟大部分人也是信從西方主義的一套。
最後, 引用作者在書藉所說, 這些「故事」, 「意識形態」都只是一個「虛造」的, 目的是讓一群互不相識的陌生人(中國人/ 美國人/ 基督徒等等)可以有信念及達致互相合作。
作者也沒有反對這些「虛假」的故事, 畢竟我們都依靠這些故事才能走在一起, 才能夠成為萬物之王。

無可否認, 科技文化確實令我們進步, 生活質素也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卻在歷史上也帶來不小國家被滅亡, 或是被同化, 幸好現時大部分的人類走往一些「普世價值」(如和平, 平等) 的「虛假」故事裡, [因為沒有絕對及必然的平等及和平]。
不過最少讀者可以從歷史中得知, 如要提升自己, 請保持自己的「無知」以及冒險的精神, 這往往是進步的第一步。

Credit: <人類大歷史>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