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oney
Clooney

每天作輸出, 自然能夠每天睡覺前也比早上聰明一點點就足夠。

數萬年前的祖先比我們還幸福嗎? 為什麼?

第166天讀後感, 現在我們擁有科技, 擁有長壽, 也擁有知識, 但我們會比古代的祖先幸福嗎? 有研究所指, 祖先很可能是比我們更健康, 也更開心,更聰明 到底是為什麼? <大類大歷史>

2022年4月28日
首先, 在此先列出在一萬多年前我們祖先的生活:
當時的祖先普遍都是狩獵採集者, 就算在最貧瘠的地區(喀拉哈里沙漠), 平均每週工作只需要35到45小時, 大概每三天打獵一次, 每天採集3到6個小時, 一般時期已經足以養活整個部落。

而現代的生活, 基本上班最少都需要40-50小時, 相信很多讀者也不只這個時間, 我也最少也五十五小時以上, 在開發中國家則是60小時以上, 而且我們需要擔當起家務, 洗碗, 擦地板等等的任務, 還要計算上坐車上班的時間...根本就很少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放假還要去銀行, 去辨年貨等等的事宜)
當然, 祖先可能會遇上老虎等猛獸攻擊, 但我們也會遇上車禍及工業汙染, 甚至人造的奶粉等的禍害。

另外祖先的生活大多數也是能夠活到六十歲,甚至八十歲, 因為狩獵採集的生活給我們足夠的營養, 而平均壽命低只是因為兒童早夭的情形普遍而已...(拉低平均壽命)但這不會造成「快不快樂的」原由, 因為人只會在長大後才會懂得什麼是「不快樂」。

而現代或是農業革命後的生活, 人類偏向只是吸收單一的食物為主, 例如大小穀物, 或是著守一個農地及地方, 當出現天災或疫情, 就更容易被傳播及死亡, 相反祖先不依賴單一種類食物, 以及並沒有養家畜, 所以比較少踫上相關的傳染病, 如天光, 麻疹和肺結核等等。正如香港第一殺手肺癌, 也是在於相關空氣問題等等因素所產生。

在智慧上現代人更可能比不上祖先, 有證據顯示, 自從祖先的採集時代以來, 直到現代,智人(人類)的腦容量其實是逐漸減少, 因為在採集時代要存活下來, 每個人都必須要有高超的心智能力; 而在現代或農業時代等, 人類開始能依靠別人的技能就可以生存下來, 就算是低能力的人也開始有生存的空間, 只要願意去挑水,當個生產線的工人, 就能夠把自己那些「平庸」無奇的基因,傳衍下去。

另一方面, 在牙齒上也能夠看出, 我們現代人進食的東西, 很多時候是被過度被軟化, 使我們更易入口, 也更快可以進吃並有「味道」, 所以愈近代的學生及青少年的牙齒也相對比較不整齊, 因為在小童的時候並沒有充分嘴嚼食物, 很多家長還為免小朋友吃不下, 把東西都弄碎, 最終使小朋友長大後要付上一筆「嬌正牙齒費」。在祖先或是工業革命之前的時代, 我們都能夠看到他們的滿口很健康也很整齊的牙齒。

最後, 人類祖先有更多時間跟家人, 跟小朋友一起玩樂, 有著大把的時間去聊聊八卦, 講講故事, 或者來放鬆放鬆, 對於他們的文化來說絕對是比現代人更「自由」, 在老年後更加可以成為智者, 當然也有可能因患病而被拋棄, 但是他們總是會樂得更開心自在,並不用被社會的道德及批評所規限著「自我」。

而我們現代人, 很多時候也被不同的(虛構)故事[真主, 神等等], (所謂)理念[儒家,教條等等], 及金錢所控制屬於著「自己」的人生。
即使當你知道真相之後, 你也可能被別人認同的事而影響自己或被迫一起相信他們的做法, 比如家人「想」我們做「醫生」「成績好」;或想離開(香港) 但必須要有錢, 否則就要被冠上拋棄「家人」或「子女」去別的地方捱苦的罪名, 也因此香港的快樂指數永遠也是倒數的頭十名以內, 即使我們有全世界最平均壽命最長的稱號, 高智商 以及消費及生產能力等等, 但也不感到快樂。
因為我們無法做到真正的「自我」, 想想如果我們是存在於數萬年前生活, 會不會比現在更快樂呢? 即使知道自己壽命未必能去到80歲, 也不會覺得後悔吧?



如果你真的這樣想, 我覺得你應該試試尋求一下「自我」, 嘗試以「被別人討厭的勇氣」生存在這個世界上, 自然你就會樂得比「祖先」更快樂, 這也是在<大類大歷史>作者在最後一章提到了一個有趣的問題 : 『或許真正該問的問題不是「我們究竟想要變成甚麼? 」 ,而是「我們究竟希望自己想要甚麼?」 』。

Credit: <大類大歷史>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