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
Chin

反意識形態/爾思出版共同創辦人 寫作的地方:https://travelwithbook.com/ 來信指教:chin@travelwithbook.com

I am what I read——成為「我」的十本書

(编辑过)
喜歡的書很多,只能選擇十本讓我變成現在這樣子的書。

寫完十本「為什麼要選這本書?」才發現這些書大多是對自我認同的懷疑或尋找,作者有在殖民地出生的被殖民者、殖民者的後代回到母國、受到迫害的民族,也有被視為外來政權的,還有一位君主⋯⋯不論作者的身分為何,都是在書寫他們自身的存在,我在閱讀時與之產生連結,所以這些書也成為了「我」。

有句話叫做「You are what you eat」或者是法文「Dis-moi ce que tu manges, je te dirais qui tu es」(告訴我你吃了什麼,我告訴你,你是誰)。我覺得「閱讀」更是讓我成為「我」的主要原因。

成為我的書,以下排序以出版年份前後為依據,十本書並列為最愛的。每本書都很知名,所以我只寫喜愛的原因。

一、《沉思錄(Τὰ εἰς ἑαυτόν, Ta eis heauton)》・古羅馬(180後)

Iseendale / Meditations / Τὰ εἰς ἑαυτόν / Ta eis heauton

這肯定是我分享的十本書中最古老的一本,古羅馬帝國皇帝馬可·奧里略所寫的反省筆記,以前讀書時曾聽過在西方寫日記是給自己讀的,而在東方卻是給別人讀的。讀者可以從帝王的日記中看到真實的人性。

和這本書有個故事。多年前,有位義大利朋友在台北工作,要離開前一晚約我見面,送我一本中文版的《沉思錄》。他拿出一張便條紙上有很醜的中文寫著「沉思錄」,解釋道想送我這本書,但不想直接上網找,查到了中文是這三個字,跑三間書店才找到這本書。

那是八月三十一日,氣溫很高。下午約見面,我們一起去爵士音樂餐廳吃飯、喝酒。從九點散步到隔天早上六點,到國父紀念館對面的麥當勞吃了早餐,然後他又陪我走回民生社區的家,當天下午兩點他就要搭飛機回義大利,那是一個柏拉圖式的友誼。所以我更加珍惜這本書,即使讀爛了也不會丟。

不對的事,請你不要做;不真的事,請你不要說。
人生在世,當身體尚未屈服,靈魂卻率先屈服,就是件可恥的事。


二、《社會契約論(Du contrat social ou Principes du droit politique)》・1762

  • 尚-雅克·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
  • 法裔瑞士人

我在青少年時期(15~17歲)讀了這本書後決定學習法律,可以算是直接指引我方向的書。《社會契約論》對現代社會有很高的貢獻,法國大革命受其影響而開啟了一種新的民意制度,美國、歐陸各國也都有相似的思想——美國的《獨立宣言》和法國的《人權宣言》也都是體現了《社會契約論》的思想。

這樣的民主思想在我出生前早就運行了幾百年,確實也不會因此而激動(對我們而言是理所當然的),但我當時讀的時候一直覺得「好浪漫喔!」,盧梭提到:「人民應該在政府中承擔活躍的角色。人民根據個人意志投票產生公共意志。如果主權者走向公共意志的反面,那麼社會契約就遭到破壞」此時就是革命的開始,我一直覺得革命是浪漫的啊,相信做一件事情可以改變現狀而不是消極的不作為。

兩年前,法國總統馬克宏的對黃背心參與者的演說也證實了這點。他在「告法國國民書」(Lettre aux Français)邀請民眾參與辯論,並表示「任何問題都不會受到禁止」。同時也於新年發表演說時指責施行暴力的民眾忘記了「公民契約精神的核心」,提醒人民與政府間訂立的契約,而「契約」就是兩方依據自由意志達成一個共識,政府有了權力是由人民賦予的,就是這點開啟了我獨特的少女心。

對於一個生活在民主國家的人而言《社會契約論》可以說是所有人在社會生活的憑據。這點,讓我選出十本書時無法忽略他!

三、《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Les rêveries du promeneur solitaire)》・1782

  • 尚-雅克·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
  • 瑞士裔法國人

不想這麼無趣的介紹同一個作者的兩本書,但我設的主標是〈I am what I read〉,多次在其他文章中表達我對盧梭的喜愛,要挑選十本成為我的書必須把這本盧梭的murmur散文集收納進來。此時他正在流放中,裡面收錄了十篇與散步有關的散文,算是一本哲學的自傳體散文。

說起來也唏噓,意氣風發的發表了《社會契約論》後的二十年就成為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有些人喜歡孤獨;有些人習慣孤獨;有些人被迫孤獨,這本書就是看盧梭如何從一個受害者的角度來適應孤獨。我從小就喜歡獨處,也喜歡散步,所以它也理所當然成為「我」的一部分。

最有印象的是盧梭回憶起在巴黎傷兵醫院的散步,那些老兵激發出他的愛國心,那時我看到了一個孤獨者內心的脆弱。「愛國」是一個群體的概念而他此時正是被群體唾棄的人。

四、《環遊世界八十天(Le tour du monde en quatre-vingts jours)》・1873

小時候應該都有看過出版社為兒童設計的世界文學吧?!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環遊世界八十天》。故事也不用贅述了,一個倫敦紳士搭船從倫敦出發,八十天環遊世界。該書出版後就一直有人挑戰如何在八十天之內環遊世界,這本書也對人類造成很大的影響,在此之前,有誰會天馬行空的想像自己能在短時間環遊世界?

小時候看了這本書和同名卡通後,一直嚮往環遊世界。雖然不喜歡一直趕路的旅行,但我好奇書中的場景,不同國家中看到不同類型的人和文化,自己瞎猜:有很多船員是因為這本書而決定從事航海工作吧!

長大後,第一次去了巴黎的「拉雪茲神父公墓」無意間看到Jules Verne的墓,一時興奮起來,隨即又在旁邊看到寫的「此人非作家Jules Verne」。

五、《昨日的世界(Die Welt von Gestern: Erinnerungen eines Europäer)》・1942


  • 史蒂芬·褚威格(Stefan Zweig)
  • 奧地利

以下文字擷取我之前寫的文章

茨威格提到那時的維也納咖啡館總有許多青少年,他們年約十五。一邊喝著咖啡、一邊聽著其他桌的文人聊天,為的是從其中獲得最新的文化訊息,那些十九世紀末的維也納文藝青年甚至在當時著名的德國或法國文學還沒出版成冊時就已經搶先讀過了。
那是戰前的歐洲,歐洲人對於「國與國之間」並沒有什麼概念,維也納舉城熱愛文化藝術,像茨威格一樣—中產階級的猶太裔年輕人充滿理想抱負並精通多國語言。良好的語言能力本可以優雅的周圍列國,卻無奈成為逃亡時的一項工具。

這本書跟下面的《人間失格》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作者在世的最後一本書,也都是自傳體,皆以自殺結束生命。

我在十五歲時也經常到咖啡廳喝咖啡,我住的區域也人文薈萃,可以偷聽隔壁導演開會。書中提到的戰前維也納中產階級青少年的生活也和一百年後我的台北生活產生共鳴。褚威格身為猶太人被迫流亡的生活對他而言等於死亡,對世界絕望而於二戰期間結束自己的生命。

六、《亞細亞的孤兒(アジアの孤児)》.1946

  • 吳濁流
  • 日據時期的臺灣人,初版在日本

「亞細亞的孤兒」這七個字就代表著臺灣人,關於臺灣人身份認同問題,讀的時候特別有感觸。

說起來也奇怪,我們竟然一直對自己的國家認同無法取得共識。「中國人或臺灣人?」這類問題,從小就一直被詢問(我的小學老師並沒有強制規定我們要認為自己是什麼人)記得書中提到主角到日本留學時說著口音讓人以為是九州人,身為日本殖民地的台灣人,既不是日本人也不是中國人,在台灣為次等公民被欺壓到中國又遭到歧視,最終發瘋(但聽說中國和日文版本有不同的結局)

《亞細亞的孤兒》中的主角遇到的問題和身為猶太人的奧地利作家褚威格一樣,他認知自己就是一個歐洲人,但不管到哪裡都沒有容身之地最終因對世界失望而離世。

我們只有自己能認清身份,不要隨波逐流或者消失在別人的爭論中才能保持自己的生命跟價值。

七、《鼠疫(La Peste)》・1947

如果是兩年前做十本書的分享,我可能不會選擇《鼠疫》,但去年初因為COVID疫情又重新閱讀了一次,被書中和現實的相似度嚇到了。不然我可能會分享卡繆的《快樂的死》或《第一人》。

卡繆的《鼠疫》中一開始寫到「無論如何我們市民同胞都料想不到那年春天會發生事故」在事件發生開始,沒人能預期事件會演變為多嚴重,可是隱約知道要有事情發生了。第一個死亡的門房先生在知道大樓有老鼠屍體時,氣憤地以為是有人惡作劇將死老鼠放在樓前。而人們的心情在門房死後更清楚了,逐漸明白這可能也將會成為重要的歷史事件。

卡繆在書中提到「以為人道主義可以解決鼠疫是傲慢的」,或是以為自己已經進入文明的世界不可能無法控制疫情也是荒謬的——還記得義大利疫情剛爆發,屆時歐洲大學生的暑假,一群荷蘭學生不信邪的到義大利滑雪因而感染。即使卡繆是在諷刺當時政府對於德國入侵的態度,但套在真實的「瘟疫」上卻是寫實的。

統治者的否定、隱藏事實、市民輕忽事件的嚴重性,一切都和我們看到的現象雷同。從來沒想到瘟疫會和我的人生中產生連結,不禁好奇卡繆難道是個先知嗎?他竟然用哲學家的角度寓言(預言)了一切,歷史的重複性很令人害怕。

我很喜歡書中敘事者說的:

要認識一座城市有個簡單的方法,就是去看看民眾怎麼工作、愛戀與死亡。

八、《人間失格》・1948

  • 太宰治
  • 日本

我國二時逛書店買的書,忘了什麼原因當時就被「人間失格」四個字吸引,那時我的生活也很黑暗,現在想起來不是什麼大事,大概就是一直覺得自己永遠不會有成就——活到十四歲的時候已覺得自己好老、好廢⋯⋯也想不起來為什麼當時會有這些想法,看到書背的介紹覺得這本書簡直就是為我寫的啊!

《人間失格》是太宰治透過主角的人生遭遇,巧妙地將自己的一生與思想表達出來。亦可當作是太宰治本人的自傳,主角大庭葉藏就是以太宰治本人為原型。

有讀過的人都會記得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作者一開始就對童年的自己感到厭惡,我猜想那樣的羞恥是很多人曾經歷過的,能夠從自卑或負罪感走出的人是幸運的,而太宰治沒有這份幸運,在那個時代背景也不接受像他這樣脆弱的人,《亞細亞的孤兒》的主角胡太明亦然。

九、《臺北人》・1971

  • 白先勇
  • 中華民國


這是十本書裡面,我最後一個想加進來的,思考「我的存在」為什麼這麼沈重⋯⋯但我是台北人,我喜歡的是台北接納來自各地的人在此落地生根,或者在此做短暫停留,她就像世界上任何一個大城市一樣有形形色色的人。我出生在八十年代後期,不知道這個「傳統」後來還持續了幾年,但在小時候九零年代,有的正式文件還是寫著「胡某,生於中華民國00年,祖籍浙江」,而我明明是在台北市土生土長的。

我家的後面就是一排空軍高官的眷村,從小的好友大部分是和我一樣的外省第三代,前面提到小學老師問我們是中國人還是臺灣人,在我們這樣生活背景的小學生都認同自己是中華民國下的臺北人,白先勇的《臺北人》收錄了十四篇短篇小說,其中我們比較熟悉的有《一把青》、《金大班的最後一夜》、《遊園驚夢》,故事中的角色來自中國各省而與台北有了連結。

十、《在青春迷失的咖啡館(Dans Le Cafe De La Jeunesse Perdue)》・2007

  • 派屈克·莫迪亞諾(Patrick Modiano)
  • 法國

讀這本書時已經確定我要去巴黎了,不久後到了巴黎,反覆著練習其中的場景。但要我說這本書的價值是什麼,也說不清楚。

我曾經寫過這篇文章有稍微介紹作者,擷取以下一段:

201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蒙迪安諾透過描述巴黎市井生活帶出他的人生觀。《在青春迷失的咖啡館》(Dans le café de la jeunesse perdue)故事場景發生在五O、六O年代的巴黎薩德翁街,曾經有過美好時代巴黎聖日耳曼的咖啡館,作者以咖啡館內十九到二十五歲的巴黎人描寫出人命運的不可捉摸。

這本書中提到的五O年代的薩德翁街有著「在薩德翁討論什麼,巴黎人就在討論什麼」的地位,這樣的故事場景應該是到巴黎追夢的人都會嚮往的,我也按照書中規劃了自己的散步地圖,在拉丁區遇到了在第五大學(Université Paris V – René Descartes)讀書的男孩,那也是我的青春。

以上十本書不僅是我最愛的十本書也是屬於「我存在」的書,因為篇幅有限,我會在下面連結的原文中更詳細的介紹。

原文連結Travel with book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那場誤會

Chin

關於創作與誤會

0300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