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ers
Anders

契馬布埃(Cimabue) :《被六位天使圍繞的 懷抱嬰兒的尊貴聖母》

基督誕生第八天受了割禮,取名為耶穌。 他的父母將他帶到耶路撒冷聖殿,將其引薦給上帝。 在加利利城拿撒勒,耶穌漸漸長大,充滿智慧。 耶穌十二歲時,在耶路撒冷一年一度的朝聖時離開父母。 三天後,父母在聖殿裡找到他,發現他和戒律文人在一起,後者都為他的智慧所驚訝。 後來耶穌變得越來越聰慧,也越來越受到上帝和眾人的恩惠。 根據路加,馬可和馬太福音的記載,後人將這段童年生活歸於母愛的榮耀。
契馬布埃(Cimabue) ,《被六位天使圍繞的懷抱嬰兒的尊貴聖母》,約1280,木上貼金和丹培拉,427 x 280 cm, 法國巴黎盧浮宮

這幅被用來裝飾聖弗朗切斯科·德·比薩教堂主祭壇的作品,曾經在1568年出現在瓦薩裡(Vasari)的文筆下。 儘管契馬布埃(約1240-1302) 的生平有些讓人難以捉摸的地方,但是專家們一致認為此幅作品顯示出畫家的早熟性,它先於畫家暮年之大作。

畫家還不知曉透視原理的存在,於是正面端坐於禦座的聖母,很難歸屬於一個現實空間,瑪利亞好像浮在她的聖椅之上,而圍在其兩邊的天使則強化了 這種感覺。 但是,畫家在這裡打破了聖像的神聖刻板性,為了讓天主的創造物更具人性化,他試圖讓天使流露出各樣姿態,尤其是其微傾著的腦袋。

畫中的瑪利亞有很人性,她為了讓孩子坐得更安穩而將膝蓋抬高,她雙手合攏保護著聖子,同時又一眼焦慮和憂鬱地凝視著觀眾。 在華麗織物包裹下的是一個真正女人身。 所以此畫顯露出的人性已經為文藝復興點亮了明燈。

耶穌的表情,就如同祂舉手降福的姿勢,莊重肅穆。 他披著一件內袍,似乎充滿著古人的智慧,這與他小小的身形有著驚人的對比。 他的左手緊握《聖經》文卷,折射了拜贊庭的傳統,而畫家契馬布埃也自稱是此傳統的繼承者。

畫面右排層疊的天使,看起來讓人感到有些不安穩。 三個天使好像懸浮著,即使他們是站在台階上,但是其分層重疊很難融入瑪利亞寶座右邊延伸出來的空間。

波提切利 (Sandro Botticelli),《聖母與孩子與年輕的聖約翰巴普提斯特》,約1470- 1475, 木上油畫, 90 x 67 cm, 法國巴黎羅浮宮

同樣主題也出現在桑德羅·波提切利 (Sandro Botticelli)的筆下。 溫柔憂慮的母親懷著耶穌,其表兄約翰·巴普提斯特在畫面的左邊。 畫家波提切利再現了孩子耶穌,這是一幅體現母愛的感人作品。 在弗羅倫斯文藝復興畫家中,沒有一個能像波提切利那麼有代表性。 這幅絕妙的畫面不僅讓我們看到他絕妙的技藝,也讓我們感受到他對唯物論(奢華的織物和人物肌膚的光彩)詩意般的頌揚。 物質的質感消逝於輪廓,整幅畫面光線通透。 畫面線條生氣靈動,人類情感與自然抒發融合於優雅的叢林氛圍。 靈魂和物質合而為一,作品頌揚了信仰的虔誠和大自然的媚惑。

拉斐爾(Raphaël),《阿爾巴聖母》,1511, (木上,隨後布上) 油畫, 直徑94 cm,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

拉斐爾(Raphaël)筆下也有同樣的主題。 此畫色彩素描和諧一致,構圖均衡沉穩,一種不可言說的完美彌散著一種毫不矯飾的溫柔,它稱頌靈魂的美好,讚揚''美''和''真'',''善良' '和''正義''的至上。 畫家選擇再現"瑪利亞閱讀"的姿勢,從傳統的角度來說,它被呈現為瑪利亞一手抱著孩子,另一手拿著聖書。 在母親焦慮不安的注視下,純潔的孩子拉扯著表兄約翰‧巴普提斯特手裡的竹製十字架。 悄無聲息的大自然(前景的花和草,地平線上的山丘和雲層,中景裡的湖泊和灌林) 賦予畫面一種超現實的精巧和細膩。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