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註銷用戶
已註銷用戶

.

王家衛的跨國影響力:為何《月亮喜歡藍》(月光下的藍色男孩) 值得拿奧斯卡最佳電影

若以娛樂性為首要的考慮,《星聲夢裡人》( 樂來樂愛你;La La Land ) 確比《情繫海邊之城》(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 和《月亮喜歡藍》(月光下的藍色男孩;Moonlight) 出色。不過電影不只是娛樂,也有文藝性和政治性。《月亮喜歡藍》是我心目中的最佳電影,以下將會圍繞創新、美學和深度三方面來探討。


《星》對歌片類型來說有創新之處,但更多的是懷舊,從男主角對爵士樂的執迷,到導演對眾多歌舞片經典之致敬可見。最為影迷津津樂道的大概是結尾一氣呵成的夢幻之舞,運用了今日科技去造出前人在這類型中未及之處--可惜僅此一場。尷尬的地方是,若要在歌舞片歷史上留下光輝一頁,無法繞過的一關是對歌舞技藝之要求。然而主創人員請Ryan Gosling和Emma Stone擔當主角,似乎對他們的最大期望是在演戲方面,而其的歌藝和舞技確實跟電影的致敬對象距離甚遠。

《情》就療癒題材而言有所突破,越出了一般人對「療癒系」故事的預期,傷痛最終無法療癒,逃避也是一種辦法。電影沒有給觀眾包著糖衣的安慰,打開了一個遼濶的缺口。《情》簡約而集中的情感描寫有力量,但也可以說它太聚焦於主角的創傷之上,相對單薄。比較下《月》便顯得更豐富立體;情感同樣動人,但更令人深思。

《月》無法被「黑人電影」或「同性戀電影」等標籤限定,越出了既定類別,卻有反過來影響那些類別的潛能。這齣戲遠遠不是因為所謂「政治正確」而有價值;有異於《被奪走的12年》和《夏菲米克的時代》等作品,《月》的重點並不是那些講述黑人和同性戀者怎樣在歷史和現實中被白人異性戀者壓迫,而是帶著這些特質的個人怎樣在孤獨的月光之下尋索自我。其之於上述電影類別之邊緣與尖鋒,猶如主角Chiron所體現的邊緣與尖鋒。

《星》的電影美學在上文有關類型的部份已談及了,而《情》在這方面則是穩打穩扎。《月》雖然向王家衛致敬,但不是消費情懷。這齣戲攝影色彩濃烈,不是造作模仿,而是緊扣叙事,一方面跟主角的孤獨形成強烈對照,畫面鮮艷得刺痛;另一方面,「月光下的黑人男孩是藍色的」這點題意象,則以「彩色」來質疑「黑」人的身份認知:他說我是「黑鬼」,你說我在月下變藍,我都可以說是,或不是。值得一提的還有那些直視鏡頭的大特寫,不是美男耍酷,而是突然把情感的重量拋擲給觀眾,既呼喚共情,亦不失挑釁性:看!看著我這個人!


《星》的愛情線引起了坊間熱烈討論,從「港女全球化」到「自戀世代」的觀點,皆反映出它呼應了當代人的心態,難怪大受歡迎。但一齣文藝佳作應要求更高,不只要迎合,而是讓觀者看得更廣濶更深遠。《情》有啟發性:雖創傷難癒,猶天空海濶,舒一口氣,卻也只是歇息而已。《月》同樣是開放性結局,懸而未定的狀態正正賦與其力量,於人心中縈迴久久。

《月》描寫的不止是有關個別種族、階級和性取向群體,而是在幾種邊緣的軌迹交錯下,如刀雕塑出有血有肉有深情的人。正因這是屬於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的故事,反過來說也顯出普遍性,因為世人皆是在多個身份互相交錯的軌迹下所塑造的、獨一無二的生命。

貫穿《月》身份探索主題的是名字。別人透過名號予你身份,你無法避免,仍可選擇是否接受。《月》按男主角三個成長時期,分別以名字Little、Chiron、和Black來分段,還有母親喚他Baby、同輩叫他Nigger或Faggot。他幼時矮小,被人叫Little;因為不像其他男生般好鬥使強,便被譏為Faggot。他遭受的欺淩並非來自其他種族,而是源於他不符合美藉非裔群體內部有關「黑人陽剛特質」的刻版形象。成年後,他成了符合那形象的毒販「黑哥」,沒人敢取笑他了,但雄渾肌肉包裹著的仍是那個深情温柔的男生。Black這個名字,是他唯一所愛的摯友給他起的,冷酷強悍底下,盡是孤獨與思念。這種層次豐富的韻味,就是我特別欣賞《月亮喜歡藍》的地方。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