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註銷用戶
已註銷用戶

.

《金都》:因了解自己而分開

論篇幅,《金都》是不浪漫的愛情故事,但看主題,愛情線其實只是幌子。表面上女主角在兩個男角之間抉擇,但不是三角戀。(劇透)

電影主題是自由與自主,而令她不由自主的不是男人或愛情,而是父母輩。她最初假結婚,是為了擺脫父母尋求自立生活,因財困而違法。後來她離開未婚夫,最大的問題不是他是個「廢男」(有家傳物業、有自己生意,有多廢?),而是他頂上的母親。若只是他個人問題,她大概早離開了,不會同居多年。但結婚是另一回事:若嫁給他,就要進入那個霸道、不尊重人的「母后」陰影之下。當初她不惜一切逃出來,現在怎能再走進去?

原來是世代問題

來自大陸的「假丈夫」在戲裡的功能,是提醒她一直追求的是自由而非安穩。這安排的確會令一些本地觀眾不安:香港人要一個來自中國的角色告訴你甚麼是自由?換個角度可以這樣看:國有高牆,我會翻牆。假結婚就是犯法,犯法就是自由;拿香港身份證再移民是自由;更甚者,他一度狠心拋棄女友(負心男不比媽寶男可恨?),後來知道她懷胎兒便改變計劃,留在本地成家,明明這種抉擇也是自由。自私就是自由,情義就是覊絆。

女主角對「假丈夫」沒感情,但惺惺相惜,原來是同道中人。她迷失了很久,最後不是因為未婚夫幼稚或「廢」而決定走遠,而是因了解而分開 — — 因了解自己而分開。之前與他在一起只是迷失、是個誤會。

然而這層解讀和電影給觀眾的主要印象有段距離。原劇本未婚夫的角色比較立體,他的消極背後有一段故事,但被大刀闊斧裁掉,把焦點聚於女主角身上。所以未婚夫剩下的描寫都較負面,鋪墊女主角的出走。另一方面,有些觀眾會替未婚夫感到不值:他對女主角其實很不錯,導演卻強調其缺點;女主角明明是自私,卻被投予最大的同情。

自私又如何?

若以上的解讀能講通的話,主角一對即使結了婚,是不會有幸福的。一個人為了自由而自私,認清自己真實一面,其實是一個很好的題材,可以寫出很有魅力的(反派)角色。但這個版本的《金都》的敘事結構,把「擺脫父母輩」和自由的核心壓下了,讓其退於背景,把兩男一女的情感轇轕置於前台。

女主角的自主/自私被演繹為受害者一般的解放,而不是面對真我的決斷。這是創作者的選擇,客觀效果是屢獲好評。但就個人而言,劇本中最有力量、最核心的部份,就只能像那些屈於殘破舊商場陰暗一角的小店一樣,在壞光管下眨下眨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