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字的安安
寫字的安安

編輯|業餘翻譯|書與電影蟲|異端 Editor | Amateur translator | Bookworm | Movie addicted| Heterodox “Wonder is the denial of a need for explanation.”

繙譯 | 臺灣外交部部長談本次大選關鍵

西方媒體說2024年是史上最重要的選舉之年——今年,全球超過50個國家(占地球約一半人口)將迎來大選(Associated Press, AP)。本月初,吳釗燮投書《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發揮外交部部長的說服技巧,鎖定對象(西方民主國讀者),謙虛得體的口吻由小及大、句句在理鋪開觀點,使(看似)無關的人們關注臺灣選舉,並支持臺灣。選擇這篇出色的論說文作為第一篇翻譯練習,大致為此。

吳釗燮表示,本次投票是全球民主與威權之爭的一場前線作戰

圖:dan Williams(轉自The Economist)

原文發表於2024年1月3日,刊載於The Economist

當臺灣選民準備在1月13日的總統及立委選舉中投出手上一票時,投票勢必又一次在混合戰[1]與中華人民共和國(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在暗中左右的陰影下進行——後者蠢蠢欲動著要破壞以規則為本的國際秩序,並擴大自己的全球影響力。

臺灣自1996年第一次總統直選[2]以來,至今共進行了七輪總統大選,期間經歷三次執政黨和平輪替。臺灣成功從威權體制轉型為民主政體後,多年來,民主價值早已深深根植於臺灣人心中。出於這樣的成功敘事,國際組織往往將臺灣的自由、民主與人權評價為亞洲之最。

這場即將來臨的大選,投下的賭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得多——不只臺灣,對全世界的民主共同體而言亦是如此。隨著幾個臺灣主要政黨及候選人們為最後數天的競選活動做好準備,中國也空前未有地極力插足干預臺灣的民主進程。中國的軍用飛機持續飛越臺海中線,提醒選民們,戰爭仍有可能發生。就在聖誕節前夕,中國宣布將取消對臺灣部分石油化學產品的關稅減免,警告選民們極有可能將面臨的經濟考驗。

中國當權並未試圖掩飾自己實施軍事威脅和貿易操縱的目的,其想要傳達的訊息很明確:臺灣選民必須放棄將選票投給當前執政的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與蕭美琴,不然就等著瞧吧。赤裸裸的語言,擺明了北京政府根本不擔心被視為臺灣全國選舉的操控者。

更明目張膽但也不出意料的是,駐臺中國代表展開了種種傷害行為,成立各種假冒的組織與新聞網站,製造不真實的民意調查,運用上千個虛假的社群媒體帳號操縱公眾討論和民意。中國邀請臺灣基層的民選官員參訪中國,過程包括灌輸他們應該在選舉中支持哪一方。利用臺灣的開放性,中國將鋪天蓋地的虛假資訊湧入臺灣,加劇網路戰爭行動,試圖借此誘使臺灣人民接受其敘事,意欲爭取選民中一批意向搖擺不定的關鍵少數。在目前選戰陷入膠著的情況下,加上中國當權不遺餘力的行動,這一企圖最終很有可能得逞。

中國的行為舉止及其更多的潛在破壞力,從未被忽視過。紐約時報十二月時援引一名美國國安官員的話,指出中國可能採取重大行動——包括使用人工智能,以散布假消息並左右民主國家的選舉。臺灣作為中國野心勃勃向海外施加其惡意影響的試驗場,已是公認的事實。就此來說,臺灣正處於抵抗中國威權主義擴張的前沿陣線。

在國內打造出一座歐威爾式的監控國度[3]後,中國將注意力轉向其他國家,試圖將他國的選舉結果引導到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去。若臺灣自由被削弱,全世界民主國家的共同價值都會受到深遠影響;而既然臺灣在國際供應鏈上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在最先進的半導體方面,對全球經濟的景氣也會造成顯著的影響。 

萬一中國真的達到了影響臺灣大選結果的目的,它也會將同樣的策略運用於其他民主政體,由此促成更合其心意的國際秩序,民主國家絕不可任此發生。1月13日的臺灣大選,僅僅是2024年全世界四十場自由公正的國家選舉之一,絕不許威權勢力影響任何民主化進程的結果。

這幾年來,特別是在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民主國家對臺海兩岸的和平與穩定議題表現出更多關切,警告中國不可單方面改變兩岸現狀。臺灣衷心感謝七大工業國組織(g7)、歐盟(the EU)、去年八月在美國大衛營進行的美日韓三國峰會(the U.S.-Japan-South Korea summit)及其他國際大會發出的支持聲明。身為臺灣外交部部長,我呼籲國際社會,多加關注中國透過施加影響以及運用混合戰來打壓臺灣民主的意圖,包括進行網路攻擊與資訊造假行動。雖然這些手段看似沒那麼激烈,但對中國而言,卻是比運用武力或威脅來改變兩岸現狀更有效、成本更低的途徑。

臺灣正採取措施對抗中國的干涉,並將過程經歷記錄下來。分析報告將在大選結束後,咨詢國際專家意見並迅速公布。希望這麼一來,能夠為同是民主國的夥伴們在應對威權的邪惡影響力時,提供一個學習的機會。我們想將臺灣經驗轉化為正面積極的貢獻,以利於由規則主導的國際秩序,藉此協助自由世界對抗一心削弱民主體系的威權勢力。我們堅信,民主終將取勝。 

*吳釗燮(Joseph Wu)為臺灣現任外交部部長。


[1] 譯註:因應現代科技與全球各國的變化,戰爭的型態也不斷改變。所謂「混合戰」,乃是指混合運用多種手法對他國進行攻擊,包括資訊作戰、輿論宣傳、經濟戰、群眾戰、游擊戰、外交、恐怖攻擊等等。黃柏欽〈戰爭新型態——「混合戰」衝擊與因應作為〉一文對「混合戰」概念作了簡潔清晰的總結與說明,可參。

[2] 譯註:總統直選(direct presidential election),即是民主政體核心理念的首要實踐——「一國之總統由全體公民選舉產生」。

[3] 典故出自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的反烏托邦小說《1984》。

◐◑

引用文獻

  1. Lawless. J. (2024, January 10). Over 50 countries go to the polls in 2024. The year will test even the most robust democracies. Associated Press.

  2. 黃柏欽:〈戰爭新型態——「混合戰」衝擊與因應作為〉,《國防雜誌》第34卷第2期,2019年6月,頁45-68。

◐◑

延伸參考

  1. 《國家地理雜誌》的「教育」單元上有一篇有趣的短文,解釋了democracy(民主)一詞的由來。簡單來說,democracy是由古希臘文的兩個詞demos(人民)與kratos(支配)拼成,而雅典正是民主制度誕生之地。參自Democracy (Ancient Greece)

  2. 除了吳釗燮的投書,《經濟學人》前幾天亦刊出了邀請臺灣總統候選人柯文哲撰寫的文章《總統候選人談為何臺灣需要第三條出路》(A presidential candidate on why Taiwan needs a third way),2024年的臺灣選舉,似乎相當受西方媒體的關注。

  3. 修潤這篇譯文的時候,忽想起2023年結束前的最後幾個小時,和A一起窩在民宿裡看了一部Netflix電影,電影名字就叫作Leave the World Behind。片尾,Mahershala Ali飾演的角色G.H.說了一段話,那段話是如何震撼的、明明白白擺在我們眼前的現實:

一個簡單的三階段策略,就能從內部推翻一個國家的政府。

第一階段,是隔離。切斷人的通訊和交通,讓目標無法溝通,盡可能癱瘓,好讓他們面對第二階段,同步混亂。用祕密攻擊和假消息恐嚇他們,讓他們的防御力不堪負荷,讓他們的武器系統應付不了極端分子與自己的軍隊。沒有明確的敵人或動機,人們會開始互相攻訐。如果成功了,第三階段會自行展開。

第三階段是什麼?政變。內戰。崩毀。

這個計畫被認為是破壞國家穩定成本效益最高的方法,因為如果目標國家無法運作,基本上就不用你費力了。不管是誰起的頭,他們都希望我們自己完成。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