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rianAu
AdrianAu

需要藍天

「愛上書店的100個理由」——投稿

論到有關獨立書店,除了由作者周家盈「書店系列」——《書店日常》、《書店現場》及《書店有時》,最近出版的《獨立書店似顏繪》,也是介紹香港及澳門的獨立書店。有趣的是,幾周前報紙專欄寫到書店,勾起了去書店的回憶,所以投稿回應。幸運地能刊登在報紙。又在此跟大家分享。

~~~~~~~~~~~~~~~~

去年9月,台灣出版一本跟書店有關的書,名為《被偷走的書店:我的青春我的閱讀》。17位讀書人分享他們的書店與買書的回憶。讀著他們的分享時,勾起了我對書跟書店的記憶。

小時候總愛到家附近的中華書局的四樓,那時並沒有太多零用錢,加上父母覺得書籍是可以在圖書館借閱,所以大都是只能看。即便如此,每次到書店,看著書架上的書,翻開幾頁,已經很滿足。大概,我就這樣,開始我的行書店習慣。

漸漸長大,自然可以擁有書籍,亦多行書店。而行書店的範圍已不再只限家的附近,已擴展到旺角的二樓書店。每次到旺角行書店,都是巡行:進每一間二樓書店,然後圍著書架走一圈,尋找是否有合適的書籍,然後就離開。這樣的巡行,已花費我半天的時間。

直到出來做事時,更將逛書店變成如擦牙洗面般的生活習慣。那時銅鑼灣有一間很有名的書店,叫阿麥書房。我總在下班後,襯書店還未關門到書店流連忘返。如果那周沒到阿麥,總覺得做少了一件事。久而久之,變成我不在家,就在書店,或在往書店的路上。

近幾年很多實體書店開業,而各個書店都有它的特色,除了裝潢外,跟店長選書有關。亦這樣,行書店除了買書外,還多了以往少見到——人情味。


曾經見過屋邨的小店,街坊總愛到在店中,與老闆/老闆娘閒談,甚至打麻雀。也讀過一些訪問,街坊們總說老闆/老闆娘有如家人,經常噓寒問暖,每逢節日,總會互相祝福、送禮。如果10多年前跟你說,這經驗會在書店中找到,恐怕未必太有人相信。但今時今日,書店也能找到這份情。從書店的IG/Facebook,會看到店長分享顧客「喂食」,或者一同幫忙搬書店post。這不就是「人情味」嗎?

我有幾間經常逛的書店,每次逛某幾間書店前,有如家訪親戚朋友,總會買一點甜點/飲品到書店,與店長分享。除了買書外,就是坐下來,在比較人流甚少的時段,與店長閒話家常,與他傾談,共同渡過。如果時間許可,往往都坐一小時以上。如果到店時,看到店長忙得透不過氣了,也會盡能力下幫忙。

你也許感奇怪,你不是店員,為何會這樣做?大概是因為愛:愛閱讀,自然會愛書店,還有店長。當視店為家、店長為家人時,自然而然地,想為書店出一份力。買書,當然是支持書的行動;關心店長,也是一種支持。

能有找到一間,能讓人常留下來,與店長閒聊的書店,是一種幸福。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