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rianAu
AdrianAu

需要藍天

學習懂得示弱

曾經介紹一本,照顧者變成殺人犯的書籍《無人知曉的房間》[註1],講述照顧者面對家人的病,如何感到無助,從而萌生殺死患病家人而得解脫。最近也閱畢一本類似的書籍,情況是兩母女同時患病——母親患上認知障礙症,而女兒則患上癌症。母女二人,如何面對這病症,就是這書的主軸。書名叫《病非如此:一位人類學家的母女共病絮語》,作者是劉紹華。

如果你有閱讀有關認知障礙症的相關書籍,這本書講述母親患病的情況,大都相似,就是一開始是健忘,如在煮飯時誤以為沒落鹽,而結果弄成菜餚太鹹;記錯年夜飯的日子,等。及後家人帶母親去診所,才能去確認病情。可幸的是,作者有很多家人,哥哥一家負責照料母親,其他兄弟姊妹負責後援,而母親仍是健康人士,每天繼續如常生活,使病情沒有急速轉差。

有時候,認知障礙症是知道自己是患病,對她而言已經感煩躁,但如果家人體諒,懂得在生活當中不正面衝突,並將此化為笑聲。作者舉了一例,母親掌管廚房的角色,因為患病交到大嫂手中,母親自然心有不甘,但大嫂明白母親仍如常人般,所以她分配工作給母親,如傍晚準備煮飯,會邀請母親一同幫忙。又如:

有一回,大嫂對母親說:「媽,以後日曆歸妳管,妳管日曆,我管月曆。妳每天要記得撕日曆。」
母親則回嘴:「為什麼我要管這個每天的?妳管一個月的?妳欺負老人家,我們換!」
大嫂說:「老人家起得比較早啊,比較勤快啊,所以妳管日曆。」(頁160)

這其實是一種治療方法,讓病者覺得他仍被重視,「非他不可」。基於這互動理念,日本的長照機構發展工作復健,讓老人家互相幫助,有助提高自我認同。

另一方面,女兒面對癌症時,也遇到同樣的問題:病人對環境的「清潔」的執着。這是正確的,因為什麼東西都可以讓身體十分虛弱的病人,面對危機。如果家人不諒解,也是一樣很痛苦的事。但病者如果沒有正面「面對」自己,也是一大問題,所以作者寫:

病人最需要的並不是勇氣,而是活在當下的領悟與示弱的美德。向生命示弱、向身體的需求示弱、向願意傾聽協助的照顧者示弱,才能放下憂慮負擔,安頓虛弱的身心,集外界所有協助之力、之氣於一身以感受支持,而不是刻意表現堅強。(頁78)

另外,作者也舉出不少「天兵」(即攪不清狀況)的例子,如不斷詢問病情、比較所聽聞的癌症病人景況,說「你終於減肥成功!」之類的話,還有提供偏方等。

這本書亦有不少篇幅講述這對患病母女如何相處的小故事。女兒感到可惜是未能在母親患病初期,陪伴母親,錯過那段狀況仍是比較好的階段。但可幸作者仍保持正面,繼續陪伴母親走過患病的路程。

這書讓人感到一絲溫暖,亦讓人理解病者的心理狀態,及自己當做病者時,如何面對。

~~~~~~~~~~~~

[註1]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620055880131514&set=a.479705620833208

《病非如此:一位人類學家的母女共病絮語》(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62731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