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schKatze
FischKatze

德國魚貓一枚。 努力掙扎求生中。

[Matters 12] 該區請勿施放煙火,但請口罩戴。

沒想到來到馬特是竟然已經12天了!時光飛逝啊!原本這一篇很早就想寫了,但是一下子有太多事情想分享、想研究、想討論,結果這篇文章就被放到今天了。

今天想要來分享個非常有趣,但當初看到時也讓我們有點傻眼的規範:該區請勿放煙火,但這幾條街請戴口罩。我姑且稱它為「紅區」。

先來看張圖,就能知道為什麼我要稱它為「紅區」了。

Warum?? 為什麼只規定這幾條街要戴口罩?

因為上下兩張小地圖上,被標注上紅色呀,所以就讓我姑且稱它為「紅區」吧。上面那張地圖比例尺較小,涵蓋範圍稍大一點點,告訴大家這裡開始是「要戴口罩的區域」,下面那張地圖比例尺較大,涵蓋的範圍就是剛剛好主街(Hauptstraße) 以及街邊建築的範圍,同樣也是警告大家這裡開始「請勿放煙火」。但基本上都是在主街(Hauptstraße),或我們稱市中心的地方。

關於煙火禁放的部分,除了有時間限制外(只有12/31 到1/1 能施放。對了,題外話一下:德國的日期記法也是日/月/年,一開始不習慣有時候還以為自己買到過期貨XD),會規定主街城區不能放,乃是因為主街城區有些具有歷史意義的教堂、建築還有一些較高的樓房吧!而且主街向來人潮眾多,房屋之間距離也較其他區域近,所以為了保護建築和避免擾民,圍起來設禁止區個人覺得合情合理。

這是煙火禁放區。

禁放煙火區還包含了一座緊鄰主街尾巴的公園(Hof Garten,右下方區域)。這也相當合理,畢竟這座公園裡滿是喬木灌木,而且因為秋季過後,有很多枯枝落葉,雖然定期都有人會去整理,然而一是整片公園面積頗大,林木頗多,二是其實這種整理有時候也偏向只整理些重要的地方,比較不會有人到的地方就任憑它去了。林木聚集處禁止火燭,也是合情合理。

然而,讓我比較不解的是——

人太矮牌太高...照片品質堪憂啊... 抱歉 >”<

為什麼強制戴口罩只有這麼點區域呢?(Pflicht = compulsory)雖然很能明白口罩這種東西對於歐洲人而言,是種「生病的人才要戴的東西」,而且對於歐洲人而言,要不要戴口罩是各人自家的事,別人管不著。然而,身為怕死亞洲人,在這種時候,不免還是整天戴著口罩,一回家就速速喜手,而看著告示牌時還是忍不住默默地嘆了口氣,內心想著:但病毒會飄啊...。猶記得當初內心邊 murmur 邊拍完照,一回頭只見一德國中年伯伯,正悠閒地坐在這紅色區域外、但其實只距離此告示牌不到十公尺的公共長椅上,邊吃麵包邊喝啤酒邊好奇地研究我們。

**

這點就讓我不免想到融入異文化的部分——究竟一個人要身處異地多久,與當地人事物多接近,才能夠真正地融入當地甚至用當地文化框架下產生的邏輯生活呢?當然每個人接受程度不同,而對於不同事物的接受、乃至學習吸收的程度也不一樣,不過透過這件事,讓我不禁發現原來自己原生文化產生的思考邏輯還是持續影響著自己,甚至還在某些情況下,因它而有點排斥不同文化框架下,他人依循的那些文化框架後,所產生的邏輯和行為

這也讓我想起了過去有堂課,教授在前一週給全班一個歷史商業案例,但這個案例有AB兩種說法,教授要我們各自查資料,然後下一週討論。到了下一週,教授問:透過資料分析後贊成A的站左邊,然後贊成的B的站右邊。其實我研讀查到的資料後,私下覺得A和B各自有合理的地方,可是因為這堂課的目的是要我們懂得運用資料為自己佐證,然後透過找資料而更接近真實,並透過整理分析資料內容最後論述出來,因此最終我還是選了一邊站。但為什麼會在此提及這一點,是因爲最近自己赫然又意識到現在在面對戴口罩與否這件事,和當初在課堂上討論時有類似的感受,即「真實」是什麼?當看見班上互相以各自找到的資料在辯論(是件好事)時,我當時真正想的卻是,會不會我們因為受到各自偏好的資料影響,而在不知覺中誤判了一些事,在這當中,我們變得誰也沒看清楚、更遑論接近「真實」了,只是因為自己「認同」了某件事、或某一個觀點,就相信它就是對的、就是真實的、就是該做的事。

**

廢話了這麼多,其實這篇主要是想分享這根柱子上的資訊和德國人管理可愛的地方啦~

感謝讀到這裡的各位![深深一鞠躬]
因為有你們一次次的閱讀,因此文章一次次地存在:3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