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律
李律

本名李律鋒,政大新聞研究所博士,萬年政大人。2010年以李律之名註冊臉書後,因時常發表世紀長文而累積眾多粉絲,目前追蹤人數將近兩萬人。身分有流浪博士、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廣播主持人等等。 目前在央廣主持廣播節目「金曲律動」,並在獨立評論、關鍵評論網有不定期的文章發表,作品散見於風傳媒、個人臉書、《聯合報》副刊等,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皆有文章發表。 2020年出版第一本書《顯示更多》。

名字的故事

名字就是契約!我們的生命就是這個契約的擔保品。名字設下的結果,契約成立,我們不再是甚麼孤魂野鬼與生靈,我們是實在的生命,被特定的人,以相同的姓氏做為擔保,成為他們保護的對象。

Part 1

我的本名叫做李律鋒,從出生到現在我一直很喜歡我的名字。

假如按照李家的輩分,我的名字的第二個字應該是靜。我在大陸的一堆堂哥分別叫做靜國、靜華、靜榮、靜貴、靜明等等。

我姊姊出生的時候也有按照靜字輩取,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我出生的時候,我媽堅持要給算命取。於是算命的應該是從生辰的四柱八字推命後給了幾個字,然後我爸媽挑了「律」跟「鋒」兩個字。

為什麼到了我突然堅持要算命,為什麼選了這兩個字,我從小就一直問我媽但她沒有說出一個理由過。摩羯座總是很有主見,態度總是相當堅定讓人覺得她在心中早已把所有前因後果鉅細靡遺想過一次而做出的判斷。我是在長很大以後才知道事實往往並非如此。

我從小就像是認定了一樣,律就是我的律、鋒就是我的鋒,我非常在意人家把我的名字寫錯。

可是常常在很多場合我的名字的鋒會被誤植為「峰」。

我其實對「峰」字沒甚麼意見,而且我從小到大也有好幾個好朋友的名字都有峰,我在意的是別人把我的名字記錯。

我的鋒是金字旁的鋒,鋒利的鋒、鋒面的鋒,如果把它誤植為山字旁的峰,一切就不對了不是嗎?你不會在抽出一把刀的時候發現裡面的刀刃是竹子或木頭做的,那就完全不對了不是嗎?

所以從小到大我不管參加甚麼比賽、或是辦理報到,我都非常在意承辦人員有沒有把我的鋒字寫錯,有錯我就一定會要求更正。

最好笑的是我博班的助教每次都會把我的鋒寫成峰,我都會一次一次地更正,而她還是會一次一次地錯;我就還是會一次一次去更正,她還是會一次一次地道歉(但下次還是錯)。但我並不會生氣,或者我年紀大了以後個性比較寬容。但我就是在意別人把我的名字寫錯,我還是會一次一次地更正。

在聯考前的最後一個月,因為已經畢業了,學校不讓我們去念書了,所以我去了沈赫哲K書中心,在那裡認識一個個性很像男生一樣豪爽的北一女的女生。

「我要給你取一個綽號,你名字叫甚麼?」

「我叫李律鋒。」

「嗯如果叫阿鋒的話也太聳了、那就叫你阿律好了。」

我獲得了一個看起來好像蠻帥又有點灑脫有趣的綽號。這個十八歲生日前獲得的禮物,後來變成了我十八歲以後認識我的人大多數會叫我的綽號。

叫阿律這個名字久了,我開始隱藏了名字的鋒字。

那是我青春年少時期最能夠交朋友的時期,個性最外向的時期、交遊最廣闊的時期,我開始將鋒字藏起來,我覺得這個字太銳利、會傷人。

我從小到大因為彆扭的個性還有事物一定要放在對的軌道上的強迫症,加上吵架從來不會輸的伶牙俐齒,我傷了不少人。

十八歲以後,我把銳利的李律鋒封印起來,變成無害的阿律。

後來,在2010年的時候,因為當時女友的要求(只是為了餐廳城市的食材,這個故事我有寫在書上),我去註冊了臉書帳號,而當時女友每天叫我的稱號「李律」,變成了我一用就是十年的名字。

當然一提到這個名字,大家會先聯想到演員李律,就是李壽全的女兒。我今年有幸在一個場合真的遇到李壽全老師,還跟他講了這個有趣的故事,老師對於我莫名其妙跟他認親還揀了個現成老爸可以做,我們兩個講起來都哈哈大笑。

然後我又在臉書上認識了其他的李律、李聿、李律X等等,感覺好像變成某個家族,但我還是知道,我的名字裡有個鋒字,他又讓我和這世上的其他李律有所不同。

也是今年奇妙的緣分,我認識的一個敏銳的朋友,她察覺到我似乎有意識地在藏起鋒這個字,她跟我說:「其實你應該要好好擁抱你的鋒,有些時候事物是需要決斷的。」「而且你經過這麼多年,你會好好使用你的鋒,讓它不會再傷人了。」這些話真的是說到了我的心裡了。

而且我走跳江湖到現在還沒有遇過跟我同名同姓三個字都一樣的人。

我前面提過我在臉書上認識了幾個叫李律X的人,但他們最後一個字都不是鋒。我從小到大也有幾個同學叫做李士鋒、李彥鋒,還都是我的好朋友,但他們都還是跟我的名字有一字不同。

這讓我覺得我很特別。

1999年的時候,當時突然出現了一個都市傳說,網路上有一個神奇的首頁,叫做google,如果你在那裡輸入你的名字,你所做過的一切就會全部在網頁中顯現,完全無所遁形。

當然這樣的都市傳說涉及到名字的重複性,比如說如果你叫陳怡君,那你輸入「陳怡君」,你會發現陳怡君每年都有考大學聯考而且一年就會同時被一二十個科系錄取,大概裡面出現的資料可能只有幾筆真的是妳本人。其他像是陳馨儀、林品君、張嘉玲、陳淑貞、李志強、范揚宏、郭宗翰等等菜市場名也是如此。

但我google 「李律鋒」的結果,就真的是每件事講的都是我,在這個國家目前沒有另一個李律鋒(這讓我很緊張),假如我今天真的做了甚麼難看的事或是上了社會版,就完全抵賴不掉,那都是我做的了......(上帝保佑我人生不要走歪啊)。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以後還是繼續叫李律好了,起碼這樣要是哪一天出了甚麼岔子,上了社會版,我還可以說「啊那不是我啦,那是別的李律。」

這大概就是名字的重量。輕輕巧巧三個音,發音時間不到一秒,說出口吐出的空氣不到一克,但是卻可以乘載一個人的生命,直到這個人嚥氣了很久以後。

出了書以後,就代表要用這個父母給予的禮物變成自己的品牌,以後做的好事壞事、吐出的善言或惡言,你怎麼讓人家用甚麼方式記住你,都會跟你的靈魂牢牢地嵌在一起了。

不到一克、卻也超過萬鈞,繫在接下來的生命中每一次吐息、每一次舉手、每一次抬足;直到走下舞台,撒手人寰,世間紛擾再也與我們無關為止。

按照湯婆婆的說法,名字可以享用三個字,是很奢侈的。父母賜給我們的第一個禮物,請好好珍惜享用。

Part 2

上次寫「名字的重量」是因為剛好遇到打錯我的名字challenge,在三個月後,遇到了「鮭魚之亂」。然後又想到了更多跟名字有關的故事。

1、鮭魚之亂,首先它不犯法。

鮭魚之亂這件事,基本上我覺得主辦方也沒有甚麼不妥或是責任。之前就曾經有辦過「名字有龜字的人(同音也可)可以免費第一批暢遊開放後的龜山島」,這個活動還蠻有名的,像是藝人蔡閨就有符合資格接受招待。你也沒看到大家搶著去改名啊!

第二個,我覺得為了吃鮭魚所以去改名的人,也沒甚麼好酸好指責的。

我國改名的規定很清楚,一生三次。你知道規定、你知道行動的前因後果,你願意為後果負責。那你是個大人了你想怎麼做你就怎麼做,可以為自己擔起責任來就好。

當然就是累了各縣市的戶政承辦人員。截至昨天晚上為止有135人去把名字改成鮭魚,也就是說活動結束後還會有135人去改回來,我們的國家必須要花費270人次的人力來應付這次鮭魚之亂。

但這件事並不犯法。

2、但,名字是父母與神靈訂的契約

我的想法是,我很看重名字這件事。我覺得我們人生的第一個名字,都是我們的父母,在我們誕生後,跟圍繞在我們四周的各種神靈訂的契約。

「這個小生命有名字,他是我在保護的。你有任何麻煩要找,盡管衝著我來!但只要你敢傷害他,我就會把命拚。」

名字就是契約!我們的生命就是這個契約的擔保品。名字設下的結果,契約成立,我們不再是甚麼孤魂野鬼與生靈,我們是實在的生命,被特定的人,以相同的姓氏做為擔保,成為他們保護的對象。

在我們襁褓的時期,父母抱著年幼的我們,一遍一遍地向周遭的花草蟲魚鳥獸,反覆唸著我們的名字。

我們已經是不容侵犯的生命,所以我們有被受保護的資格。

名字就是契約。

生命是契約的擔保。

契約可以毀壞嗎?可以。毀約需要付出代價嗎?需要。

道理就是這麼簡單。你想清楚了就好。

你的第一個名字,就是你的父母為了保護你而向周遭神靈訂下的契約。你可以改變契約,你可以更不依賴父母,你可以更依賴自己。

所有的事都有代價、所有的改變也會有契機。

只要你想清楚就好。

 

3、名字裡的歷史趣事

古早時代生命能夠成人長大很不容易,所以有些人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名字。

舉例來說,日本封建時代的貴族子弟,童年都是取乳名,等到長大元服了(你可以想成是成人禮的儀式),才會賜給他正式的名字。

比如說德川家康的乳名是竹千代,德川幕府將軍從第三代家光開始代代的嫡長子乳名都是竹千代(第二代秀忠不是嫡長子因為原本的長子秀康被織田信長賜死)。

又或者加賀百萬石物語的主角前田利家,他的乳名是犬千代,所以看著他長大的織田信長都會叫他的綽號「犬」(いぬ),信長自己的乳名是吉法師,他在少年時期則被稱為「尾張大傻瓜」。

至於豐臣秀吉,他的名字就更多了。他一開始出現在記載裡的名字是藤吉郎,畢竟他就是一個農民之後,沒有姓很正常。後來他想辦法搞來一個姓是「木下」(有一說是入贅寧寧家而來),再後來他從織田四天王中的丹羽長秀與柴田勝家兩個人的姓當中各取一個字:羽與柴,要求織田信長賜姓給他,於是又叫做羽柴秀吉。

到後來他位列天下人,得到公家的關白職位(公家最高的職位),天皇賜姓給他豐臣。他才變成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名字。

再聊講到幕末的時候一定會提到幕末三傑之一的西鄉隆盛。西鄉小時候的乳名是小吉,因為爸爸是吉兵衛,他也被叫做吉之助。他元服以後,當然有取那種很正經八百的名字,但是大家都還是習慣叫他吉之助。所以整個幕末當西鄉闖蕩江湖的時候,大家通常會叫他「西鄉殿」(さいごうとの)(不熟的人尊稱他),不然就是「吉之助桑」(きちのすけさん)(通常是薩摩的鄉人們),也有人叫他小吉(きち)。

總而言之,一直到明治政府成立以後,朝廷要授官給他,卻根本不知道他的正式名字,於是問了可能跟他比較熟識的吉井友實,,沒想到吉井居然錯把西鄉他爸爸的元服名「隆盛」給報上去。西鄉本身就是個不拘小節的人,他個性又海派不想給朝廷難看,乾脆將錯就錯說:「OK! OK! 我的名字就是叫隆盛沒錯!」於是隆盛就這樣陰錯陽差變成他的名字。

順帶一提,坂本龍馬在闖蕩江湖的時候時常取假名叫做西鄉,比如說西鄉伊三郎,假裝是西鄉一族的薩摩鄉士,當然是因為搬出西鄉的名字,江湖的道上兄弟誰敢不給面子?

這些小故事都在說明,這些歷史故事裡的大英雄,明明都是有趣的人,歷史從來沒有你想的那麼嚴肅,不要自己嚇自己。

4、中國的命名法

相較於日本人的命名法,中國人其實也是名字很多的。一般來說,中國人都是出生會取本名

但是是「名」加上「字」,比如說,胡適的字就是適之,「名」跟「字」之間是彼此有關連的。比如說關羽字雲長,張飛字翼德,諸葛亮字孔明。

「名」與「字」本身互為表裏、交互釋義,有時候你會覺得取「名」跟「字」根本就是爸爸們的文采大考驗。

我小時候印象最深刻的「名」與「字」就是楊過。楊過的字是「改之」,一開始父母取名的深意就是有過錯就要改(不是說「楊過你要是長大不喜歡可以自己改名字喔!」)

基本上長輩們在他一出生就覺得這傢伙未來一定是個叫大家頭痛不已的不訴子(台語)啊!

中國的男性,尤其是知識分子,一生中會有名、有字、有號,甚至還有雅號,有些有頭有臉有爵位的死後還會有諡號,可以說是命名大富翁。

相較之下,社會地位低的女性,就是名字的窮人。絕大多數的女性不會有名字。舉例來說,我爸的媽媽,我的祖母就沒有名字,我們到現在祭祖的時候只能稱呼為李范氏。

這很正常,像是小龍女也沒有名字,要是楊過有身分證的話,他的配偶欄只會寫「龍氏」,或是比較old-fashioned一點冠夫姓就是「楊龍氏」。

相較之下,黃蓉會有名字就表示來自世家大族而且爸爸頗有文采。趙敏也是個例外,因為他爸是蒙古的汝陽王啊!她的蒙古名是敏敏特穆爾、又被封為紹敏郡主。趙敏這個名字反而是她自己遊走江湖時為了掩蓋蒙古郡主身分而取的漢名。

我以前還在想,為什麼偏偏姓要選趙?這可是被元朝革掉的大宋的國姓啊!後來我想的理由是,汝陽王之女在外邊走跳時,常常自稱汴梁人士。我猜想有可能汴梁一帶趙是大姓。這是一個便於隱身也不容易被找麻煩的漢姓吧!

但這只是我的猜想。

----------------

老話一句,名字很重要,名字是生命與生靈的契約。

沒有名、沒有主。

命若無主、無依也。

慎之。慎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