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受必悅宬貫古
月受必悅宬貫古

HsuKeFeng ’‘(_人) ’‘

自由表達

(编辑过)

自由表達的碎碎念。

再從1984這本書接上。書中提到透過名詞的刪減,可以達到思想刪除的目的。很長一段時間我覺得這是有可能的,翻開字典就會發現很多已經不用的字,或許就是一種證明。中文輸入隨便打任何一個發音,拖下去很快的就一個字也不懂。猜或能猜到意思,用是絕對用不上。

例如示部的字有很多已棄之不用:祀典分類、祭祀器具等。原本它們有區別的需求,後來漸漸不用了,藏在古文、字書裡面,也就足夠尊重了。

這倒不令人恐懼,春祭為祠、夏祭為礿,不知道這個也不會怎麼樣,畢竟已經用不到了。編列官方字典,好處是宣告一個約定成俗的正式用法,壞處是官方不寫而只有我在用,漸漸的就沒人能懂了。

這類的擔憂,講誇張一點就是「字典一出,文學已死」。實際上當然不是這樣,雖然沒有了造字的「自由」,字詞還是能透過詩詞歌賦、寓言小說,表達、交流、創作。個人覺得,失去造字的自由發揮,還是很可惜的。意思是,如果部首、偏旁這些中文字的組件不以字典定義為限,在一定的規則下可以再造,對我來說會是有趣的事情。

遇到科學名詞,這方面的功能還是存在,熵、鈾、瓩之類的。熵是特別好的一個,火代表熱力學,商有商數、計算的意思在;鈾跟其他金屬元素則中規中矩,金屬與聲符;瓩就差了些,瓦本身怎麼能延展到長出腳呢?何況來源又是音譯瓦特,有點不倫不類。不過堪用即可,視覺上的構造也沒有失衡。

政治上推動新字總是災難一場,像是則天文字曌、圀,美感跟構造上可以感受到時代不同的氣息,時代過去了,它們也會像祡、㠨等字一樣,靜靜躺在字典裏面。

字符

雖然不能造字,以字造詞還是可以的,古文詩詞裡面以簡單的組合營造畫面,用得好還是很美。久了之後仍然有約定成俗的組合:青樓、紅樓、白馬、銅雀、黃日,隱約還是有專屬用法,某些就是很難跟外國人解釋它為什麼只能這樣用。終究還是:去翻字典,只是字典更厚了。

不過,到了現代,我發現搭配結果是越來越臃腫,失去美感。就拿最近發明的「校正回歸」、「冷區殲滅」當例子吧,簡言之,粉擦得太厚了。定義一個嶄新名詞,意思卻是舊的,改變了什麼呢?定義權。看場合、看字面可以猜到一點,但沒人說得準這是什麼意思、該用在哪裡,於是只能聽發明者解釋了。本來會問「為什麼」的問題,因為看了陌生,「是什麼」的問題被滿足了之後,「為什麼」也就不問了。

回到1984的問題:「自由」會因為doublethink被寫作「自由即奴役」,然後再刪掉「自由」,自由的意思終於被消滅嗎?我認為,這樣的操作總是存在的,可能是政治、可能是學術,污染文字者有之,刪除思想卻是不可能。日被刪除了,太陽還是在,刪除了太陽刪不了Sun,就算名詞都沒了,還是有「阿波羅的馬車」、「后羿射掉的那九個玩意,還有一個誰射掉我不好說。」這些說法。如何能禁絕?或者滅掉想這樣表達的意圖?

ANSI符號表

花了許久的時間,才肯定地說出「這是不可能的」,自感欣慰。反烏托邦小說裡面的幻境,就這個令我恐懼最深,太過科幻的設定我無法入戲,尚可遠觀欣賞。像是⟨我們⟩裡面對數字、時間表的假設,說莎士比亞、杜斯妥也夫斯基都被唾棄,代之以鐵路時刻表為文學中最輝煌的經典,只是看看不會當真。1984的設定比較寫實,說中的東西也更多,歐威爾對英語的污染有很深刻的厭惡,他另有篇短文⟨政治與英語⟩,批評得很中肯,語言是在沉淪的。


ANSI字符表
ANSI字符表

中文字的好處是,字嚴格是一個矩形,一個個字元並沒有化為符號。也就是,拼音文字的詞綴、字首字根的組合,理論上一個字都能說明完畢。筆畫會多,但形式上是一致的,音節也單一。就是在這點,我覺得不能造新字很可惜。西方產出的科學、政治學名詞,翻譯到中文,許多的例子就是兼惡,兼有兩種文字之惡。拼音文字好處是改變詞性、點綴詞義比較簡單,但每當英文寫了一個-ism,我都不忍心算主義筆畫有多少。中文不嚴格設定詞性,只由上下文判斷,名詞用在動詞不加詞綴,還算成轉品呢。這個優勢在翻譯上蕩然無存。

另一個中文的劣勢就是承載的東西又繁又古。民國初年引進西方思想時,自由、政治、社會、自然哲學等等概念來源是古書,又經過日本人轉了一手,結果實在面目全非。翻古書取名這個傳統,保留了士大夫的面子,也確實有形式之優美。

遺毒則是直到今天,解釋這些名詞還是要花不少篇幅講名實不符的部分。不如通通像「熵」一樣取個新字,擺明了中文典籍裡就是沒有Entropy的概念,至少能讓學者說了算。試想,若Entropy翻譯成「大道」好了,今天一定有人會認定老子是精通熱力學的物理學家。我認為類似的爭論是完全沒有必要的,雖然我也喜歡老子。

學者之間對民主、自由等名詞也是爭論不休,但那種爭論至少有意義。這邊不延伸那麼遠,只論字詞,從古書裡尋求翻譯,會造成一個說不開的誤解是「這個概念自古就有」,從而難以擺脫古籍之累。

意思表達的污染,就政治跟學術的原因不算,還是很多例子:電子錢包、智慧型手機、粉專、報復性消費、黑人問號.jpg、破殼小雞,我自己喜好的標準也不一致,有些會觸動我捍衛中文字的神經,有些也就跟著用,畢竟詞達而已。令我暴怒跟覺得有趣之間,界線我也抓不準。


筆畫練習


最後還是回到文字吧,這一篇的附圖是我在BBS上的ANSI素材。對於方塊字的癡迷,花了非常多時間把字切開再組合,整理形似符號,我完全不理解它為什麼這麼有趣。出於這種興趣,自由表達、書寫我也有信心它不會消失。雖然排列組合有時候會讓我覺得無奈。

下一篇,如果有下一篇再講講自由的排列組合。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