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淺談

@Libretto_Talk

回歸自我,我們都是時代建構下的個體(上)

法國學者迪迪埃·埃里蓬(Didier Eribon)的回憶錄《回歸故里》在今年7月引進了中文版,作為一名從法國底層工人階級出身的學者(哲學、社會學)來說,他幸運地跨過了埋藏在法國戰後社會階級的鴻溝,並在其獲得社會地位後,以自己父親的去世為契機,在重返家鄉後反思跨越在兩個不同社會等級時空中的自我。

我給予你最憐憫的感化,也置你於最深刻的痛苦之中

自人類歷史緣起以來,人們對懲罰的形式便是多種多樣,各類酷刑、壓迫、奴役、羞辱、剝奪生命等等,每一種懲罰讓現代觀者看上去都是那麼具有恐怖的震懾力,特別是通過各種物理形式摧殘人的肉體,宛如地獄一般的酷刑和羞辱,受罰者透過肉體為媒介來感知這種痛苦,刑場本身帶有戲劇般的展示與傳播作用,由此向公眾散髮震懾力。

再談閱讀:面對現實的勇氣之源

在昨日收到的衛報訂閱郵件中,有一篇以在線教育對兒童大腦產生影響為主題,引申出對兒童和成人文本閱讀重要性的文章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因近日恰逢在思考閱讀的價值意義和形式對自己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這篇以媒介理論導向的觀點對自己來說便是頗具啓發性的。

疫情下的閱讀之思

「自信滿心裡 休理會諷刺與質問」——《沈默是金》 在2020新冠疫情之後,讀書與反思幾乎成為了許多文化類節目和媒體的主要話題,不少出版社更是開始將社科人文、新聞紀實類的作品作為主要首推書目推介。不知是新冠疫情促使更多的工作者和學生們被迫駐留家中,從而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私人空間開展閱...

在理性的廢墟之上重建主觀價值

在經歷了一波疫情中的跨性別言論抵制後,J·K 羅琳與弗朗西斯·福山等文學、學術和新聞界的眾多知名人士一道於7月7日在Harper‘s雜誌(一份美國歷史悠久的綜合性時政、社會評論與人文類雜誌,以長篇敘述類文章為主要內容)刊登了一封聯名聲明——《A Letter on Justic...

讀書|《攝影師手冊》:尋找生活的視角

至今仍記得大學時代的攝影課中,大家把玩和比試著手裡各式的單反、旁軸、長焦相機和鏡頭,課下興致勃勃地到處長槍短炮開始掃街。逆光、高速快門、高延時、高動態等等五花八門的攝影技巧和技術都在是當初我們不斷探索的。拍攝告一段落,當代紛繁絢麗的各種風格,光線平衡、動態範圍修正、色調調整、構圖...

純粹觀感表達

承接上一篇的觀影感受,最近陸陸續續翻看回了不少上世紀早期和中後期的經典電影,德·西卡、伊文斯、黑澤明等等,而最近的一部便是聞名已久的庫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遊》。如此經典的電影到2020年看或許對於科幻片影迷來說是有些遲了,而網絡上,各種報刊雜誌中對這部1968年的電影的各種評述、描寫更是不勝枚舉。

現實主義的戰場

印象中,自我個人看第一部戰爭片伊始直到現在,世界觀中總有一種二元對立,即「戰爭」與「和平」之間是一種相區隔的分明狀態,而且幾乎大部分主流的戰爭片要表達的都是反戰這一主題,即關閉或預防這種人類極端殘酷的社會現象再次發生,致力於維護和平美好的平靜狀態。

生活的支點

自疫情衝擊以來,以美國為首的失業、經濟衰退浪潮徐徐展開了整個疫情後世界的就業蕭條圖景,據新京報書評援引的數據來看: 「美國5月失業率為13.3%,但媒體指出實際失業率比這個數字要高出3%。在美國43個州中有三個州的失業率都已經超過了20%。

異化從未消失

不知为何,去年在豆瓣上写的一篇关于韩炳哲《倦怠社会》的书评一时间收到许多朋友的反馈与共鸣,并且在今年疫情后,网路上也有许多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那就是当今社会的过劳以及加班问题。所以想将去年所写的这篇文章再次拿到Matters上来与更多有所感受的工作者或者说职场人们一同分享。

關於現代性的孤獨

某個濕熱靜謐的夜晚結束了這部近三個小時的《一一》,沒有顯著的敘事情節,但每個場景中每個人物的生活都是如此鮮活,呈現出同一個空間下不同個體的隔膜。這讓人聯想起去年某段時間網絡上一度反響強烈的愛德華·霍普(Edward Hopper)的畫作,不知為何這兩百多年前的繪畫如何能與身處2...

海上的西西弗神话

楊照老師的書評仍是那麼酣暢淋漓,讀完他的書評後又去聽了道長的一千零一夜關於《老人與海》的討論後,感受到文學作品還是要在某些生活境遇或是一定的年齡階段後慢慢體味,才會對其中的震撼性有所體悟。而楊照老師的譯文和解讀都很有力量,書後的譯文是一重驚喜,而書評則更是出乎意料地精彩。

關於自由的藝術

前段日子一個炎熱的晚上經歷了一次可以說是令我心潮澎湃的線上演講,周保松、錢永祥、週濂和劉擎教授們之間的思考碰撞不同程度上讓參與在兩個Zoom線上會議室中的近兩千人都一時間迸發出了對當下所身處的環境的感慨。這次線上的學術思潮講演中,主要是以錢永祥教授以關於自由主義和愛國主義之間的內...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