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筆線
蠟筆線

人生就像一條蠟筆線,乍看是一條線;仔細看才發現其實由許許多多的點組成

社區的職能治療師在做什麼呢?

為什麼社區需要職能治療師?

早期大家想到職能治療師通常只會想到就是在醫院工作 (不!大家會先問職能治療師是什麼...),隨著社會進步、居家服務的概念逐漸發展,人們不再只是等到有症狀有疾病才去醫院,而是在進醫院之前就應該做些什麼,於是有了預防延緩失能,這是一個前端預防的概念;人們因為疾病進入醫院治療但終究要回歸社區回歸生活,從醫院到社區其實對於生病的人來說是有一道鴻溝的,為了要縮小這道鴻溝,於是有了居家復能,這是後端延伸的概念。


職能治療師在社區做什麼?

其實社區領域對於居家護理、居家服務可能都是很早之前就發展的,但在居家復健 (政府在長照2.0計畫中訂定的名稱叫居家復能) 這一塊卻是近幾年才逐漸蓬勃發展,也因此不論是政策或是內容其實都還是在滾動式修正,就連在這塊領域的治療師也要時常接收新的資訊及因應政策的轉變,以下我會列出我自己有實際在社區做過的事情


1.預防延緩失能計畫團體帶領:預防延緩失能是政府的計畫,寫計畫和核銷等都是社區方面應該處理(不過有些治療所或治療師會幫忙申請或處理核銷的事情,這就看治療師願不願意了),以往的經驗都是以專案形式進行,以年度計,一年當中一個社區最多可以辦三期,每一期要使用不同的模組,三期之間不能重疊,當然實務上還是有些變通的方法,不過這就不在這邊討論了。

有模組資格的治療師可以擔任講師的角色,模組有分中央性(全國通用)和地方性(部分縣市適用),不過預防延緩失能並不是只有治療師可以擔任講師,只要有模組資格的講師都可以,就看模組當初對講師的限定資格是什麼,不過在終點費上面是有差異的。預防延緩失能一期十二周,一次兩小時,通常社區都會和治療師敲定每星期固定的時間去幫社區的長輩上課,至於課程內容基本上按照當初受訓的模組大綱去安排,不能相差太遠(因為會有政府的人稽查,如果主題相差甚遠會被盯)。


2.社區或巷弄長照站團體帶領:有些巷弄長照站(C據點)每天會固定請不同的講師幫長輩們上課或活動帶領,或是有些社區不想要弄預防延緩失能計畫,社區有錢直接請治療師來帶活動,當然這類的團體帶領內容就比較有彈性,可以依據長輩和社區的需求去調整,這類例行性的活動也相對穩定,通常就是每個月固定次數。

***治療師帶團體和一般講師帶團體有什麼不同?

這也是我們剛開始學習這個專業一直困擾我們的疑問,不諱言有些講師也非常有經驗,深諳團體的帶領技巧、如何炒熱氣氛及調整活動,這些可能是講師經年累月的實力積累而成,然而職能治療專業會學到團體動力、活動分析和難度分級,也因此我們在帶活動前就已經會先預想到可能產生的狀況和難度,對於個案要怎麼調整才是剛剛好的挑戰,更重要的是活動絕對不只是開心就好,目標要訓練什麼、對長輩們有什麼幫助我們在設計活動時最重要的考量因素。


3.居家復能:長照2.0的服務,經由政府專員或個管師評估有需求後就會轉介給治療師,這部分物理、職能和語言治療師都可以做,至於要派給哪個專業就是由個管師派案,有時候會指定專業,有時候則是由接案單位分配,所以讓派案人員知道職能治療師可以做什麼很重要。

基本上復能和復健的精神是完全不一樣的,復能很講求目標導向,所以建立共同一致的目標並且在時限內達成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政策的走向其實對治療師是比較不利的,因為大多三個月就要結案,三個月的基本次數是9次,每次50分鐘,要在9次內有成效,需要個案本身有潛力有動機、家屬願意配合才會有明顯效果,如果只是當成在復健,其實還是建議去醫院。

***民眾要怎麼申請居家復能?

只要撥打電話1955就可以轉接到所在縣市的長照中心,政府專員就會針對申請對象條件適不適合、需求是什麼進行更進一步的評估,以目前條件而言,只要有身心障礙手冊、50歲以上失智症、55歲以上失能原住民、65歲以上衰弱長輩都可以申請,當然我自己會覺得有一個想要執行的目標做復能才是有意義的!(例如:想要自己吃飯、想要自己下樓梯、家屬或看護希望學會關節活動技巧等),除了復能服務,也能申請其他居家、喘息、交通車等服務。


4.其他:其他我知道但比較不熟悉或沒有接觸過的包括社區復能、和機構合作、和里長合作辦衛教講座、輔具評估、出院準備服務等,其實社區服務真的很廣,可以鑽研得多深真的是各憑本事。


職能治療師進入社區的條件和管道

基本上社區復能都是由醫院或治療所(B單位)接案,所以治療師會加入醫院、治療所兼職或全職跑社區,建議有一些臨床經驗後再去跑社區或是選擇有系統可以持續學習討論的團隊,不然在社區經常都是單打獨鬥,如果沒有和其他人多多交流切磋很容易會有吃老本的情形,一定要持續自我精進才不會被淘汰。

預防延緩失能計畫則可以由治療師個人名義去接洽,如果帶得不錯,甚至社區也會幫忙介紹其他社區或是明年也會繼續找你。


個人心得

跑社區的時間相對彈性一些,工作內容也比醫院有趣許多,介入方式也比較貼合職能治療的精神,居家復能治療也比較有品質;在預防延緩這一塊也會覺得自己可以幫助到更多的長輩,走社區相對比較多元,不過需要比較強大的心理素質,因為政策時常在變動,時間也比較不固定,每個社區或每個個案想要的都不同,需要強大的溝通和社會互動技巧,雖然時薪比起來好很多,不過要面對接案和薪資入帳時間不穩定的情況,如果是一開始想要嘗試的學弟妹,強烈建議先從兼職開始;我自己喜歡社區的元素在於,相對於長輩,我就像他們的孫子一樣,看到長輩因為我的介入而在生活上過得更好,一起聊天時露出的笑容,那種情感的交流是身為職能治療師最感動的時刻。


社區治療師要把自己當作社區的一份子,共存共榮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