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獨俱樂部
原獨俱樂部

我們是原獨俱樂部。政治上主張台灣原獨。運動上堅持自然主權和歷史正義。智識上強調複數方法與複數觀點。關心所有與原住民族有關的課題。我們也是文化橋樑的建構者。

台灣原住民正名之路:站上國家決策第一階的政黨間突圍戰役 (2)

我們通常將1994年原住民正名視為原運的成果,但持平而論,那更多是90年代台灣政治制度改革浪潮所激起的浪花,原住民族是在兩大意識形態所主宰的政治環境下,尋找有利於民族的法律訴求。

撰文 ◈ Namoh Ka’atay 那麼硬的心腸
編輯 ◈ 原獨俱樂部

正名如何而來?

殖民者佔據支配地位,參政位置是一種被分配的政治資源,在這樣的情況下,被殖民者只能採取游擊式的迂迴抵抗策略。下文就以此為背景,試圖爬梳釐清台灣原住民族邁向正名的迂迴道路。

Source: Alexander Schimmeck/Unsplash

國民兩黨各自的核心主張

我們通常將1994年原住民正名視為原運的成果,但持平而論,那更多是90年代台灣政治制度改革浪潮所激起的浪花,其背景是國民兩黨的利益拉鋸——國民黨陷入中國正統和台灣本土的意識形態分裂,從黨外一路走來的民進黨則試圖讓「中國憲法」長出「台灣價值」,原住民族所參與的正是這樣一場賽局,是在兩大意識形態所主宰的政治環境下,尋找有利於民族的法律訴求。換句話說,我們必須先辨識這兩種意識型態,以及國民兩黨的內在矛盾差異,才能一窺正名運動的因果。

1990年三月學運(野百合學運)過後,李登輝總統順應學生訴求,召開國是會議,拉開兩黨對話序幕。國是會議之前,民進黨組成民主大憲章研究小組,以黃煌雄為召集人,成員包括陳水扁、呂秀蓮、蘇貞昌、謝長廷等,研議結果最後在國是會議上提出討論。根據2003年10月1日呂秀蓮副總統的回顧演說《由民主大憲章到催生新憲法》,當時民進黨內既要「確立用修憲而不制憲,放棄基本法名詞,但又要迴避國號可能引起的分歧,所以同意比照英國大憲章,提出民主大憲章」,是當時所能達成的折衷方案。

1990年的國是會議共有國會改革、地方制度、中央政府體制、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憲法與臨時條款修正方式五大議題,最後國民兩黨達成五項共識:

  • 終止動員戡亂時期

  • 回歸憲法

  • 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 修憲採取一機關兩階段方式」

  • 修憲以《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名之

在這基本共識下,李登輝總統於1991年5月1日依照國是會議結論,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終止萬年國代。這在台灣民主進程中是極為重要的一步,但原住民族被包含在這宏大的對抗關係當中,是微不足道的成員,這一點鮮明反映在國是會議成員名單上——150名國是會議成員,只有一個原住民名額,最後落在排灣族的國民黨員華加志身上。[註1]

第一次國是會議召開時,國民黨已因二月政爭陷於分裂,[註2] 其黨內角力自然也延燒到後來歷次修憲的國民大會場域,相對於國民黨,民進黨高舉鮮明的台灣本土立場,始終將主台灣權置於最高位階。這兩個政黨各有關切,原住民族權利並不在其中,因此這並不是兩個政黨就原住民權利在憲法層次展開的對抗,原住民代表理論上代表的是民族利益,但不可能回避國民黨當時內部極為複雜的派系分裂問題。從結果來看,當時國民黨的原住民國代選擇親李登輝的本土路線,最終和與原權會合作的民進黨共同達成正名的目標,但這過程非常迂迴複雜,以下我先回顧正名運動的興起,之後再詳述正名運動真正的鬥爭場域——國民大會。

Source: Namoh Ka'atay

原權會與正名運動的興起

從1984年12月29日台灣原住民權利促進會(簡稱原權會)成立,到1997年「原住民族」成功入憲,這近二十年的時間正值台灣民主運動巔峰,也是台灣原住民運動最盛行的年代。原住民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黨外編聯會(民主進步黨前身之一)合作,發起還我土地、反蘭嶼核廢料、原住民(族)正名入憲、雛妓救援等許多運動,著名的海山煤礦、東埔挖墳、打破吳鳳神話、槍下留人(湯英伸)等原住民社會的重大事件,也都發生在這二十年間。

原權會是原住民與黨外編聯會(民進黨前身之一)的合作產物。原權會的成立一方面確認跨越民族的「台灣原住民族」認同,另一方面以此組織形成原運各界的共同平台。正如當時任職於黨外編聯會少數民族委員會的范巽綠所指出,「原住民」之為一個「正確名稱」,能讓與攸關身分認同的運動立於不敗之地。

原權會於1984年12月29日假馬偕醫院大禮堂舉辦成立大會,第一屆會長為胡德夫。當時編聯會的知識菁英和許多知名學者透過不同管道表達關注,站在自身的專業與學術立場,主張政府及大正應認同並尊重原住民的權利,其中知名者如黃應貴、蔣斌、陳茂泰、石磊、瞿海源、李鴻禧、謝世忠、孫大川、王志明等。知識界的聲音為原住民正名營造出合適氛圍,當時的報紙媒體不分政黨立場,也都樂於給予原住民醒目的版面,都有助於向一般社會大眾傳播原運訴求。

這段時間裡,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發揮極大影響力。就組織而言,分散各地、不同族群的長老教會形成地區性的中會或區會,直到全國性的總會,總會設有專司原住民事務教的宣道委員會,將原住民族的困境與議題,向全國不同部落族群的教會廣爲傳達。正如尤哈尼・伊斯卡卡夫特所言,「教會的族群整合是信仰深化的結合,是牢不可破的」,因此每到原運場合,總能透過教會成功動員上千人之多。[註3]

1989年3月28日,第36屆台灣基督長老總會通常議會上,來自全台灣一千兩百多間長老教會,代表近二十七萬教友的七百名與會者通過阿美中會的提案,正式決議採用「原住民」一詞,將原本的「山地宣教委員會」更名為「原住民宣教委員會」,[註4] 這對於傳播原住民正名運動也有很大的影響。

這個階段的原運與黨外民運人士和長老教會合流,獲得極大的幫助。在此之前,原住民分散於各部落,再加上國民黨黨工分化原住民或污名化原運人士,以避免原住民團結合作,即使已有山地山胞及平地山胞民意代表產生,也未能產生有力的組織動員系統。相對於此,黨外民主運動者長期與國民黨「作戰」,知曉組織運動的方法與技巧,原運能夠從中獲得經驗與協助,再加上長老教會組織的層層連結,和持續性的捐款出組,正名運動於是能夠「長期抗戰」,直至最終獲得成果。

下節預告(後日刊載 7 月 30 日)

正式進入「正名」鬥爭場域:國大修憲


註釋

1 1990年6月13日,國是會議籌備委員會公布李登輝總統核定的150位國是會議出席人名單,以下依姓名筆畫排序:尤清、王又會、王世憲、王玉 雲、王作榮、王昭明、王桂榮、王惕吾、丘宏達、田弘茂、朱世烈、朱堅 章、朱雲漢、余紀忠、余陳月瑛、吳明進、吳英毅、吳哲朗、吳澧培、吳 豐山、呂秀蓮、呂亞力、宋楚瑜、李仁、李伸一、李念祖、李長貴、李哲 朗、李海天、李鴻禧、李鍾桂、沈君山、汪彝定、周聯華、林空、林棟、 林仁德、林永樑、林佾廷、法治斌、邱垂亮、邱聯恭、金神保、金耀基、 阿艾翰、姚舜、姚立明、姚嘉文、宣以文、施啟揚、柯明謀、洪冬桂、洪 俊德、胡佛、胡志強、苗素芳、郎裕憲、徐亨、徐賢修、悟明、殷允芃、 翁松燃、荊知仁、馬克任、馬英九、高玉樹、高希均、高育仁、高忠信、 高英茂、康水木、康寧祥、張文獻、張旭成、張京育、張俊宏、張俊雄、 張淑珠、張博雅、張富美、梅可望、莊海樹、許仲川、許宗力、許信良、 許勝發、許倬雲、郭仁孚、陳川、陳五福、陳水扁、陳必照、陳永興、陳 田錨、陳江章、陳金德、陳長文、陳建中、陳重光、陳唐山、陳健治、陳 璽安、陳繼盛、陶百川、傅正、彭光政、彭明敏、華加志、辜振甫、黃主 文、黃石城、黃信介、黃崑虎、黃越欽、黃煌雄、黃鎮岳、楚崧秋、楊日 旭、楊志恆、楊國樞、楊黃美幸、楊選堂、葉金鳳、葉潛昭、廖述宗、趙 少康、趙昌平、劉炳偉、蔣彥士、蔣廉儒、蔡友土、蔡政文、蔡勝邦、蔡 鴻文、鄭心雄、鄭次雄、鄭竹園、鄭彥文、鄭欽仁、謝長廷、謝崑山、謝 深山、謝瑞智、謝學賢、簡明景、蘇永欽、蘇俊雄、蘇裕夫、覺安慈仁、饒穎奇。

2 二月政爭:1988年1月13日,中華民國總統兼中國國民黨主席蔣經國逝世後,國民黨黨內及台灣政治陷入的權力鬥爭,分裂成以繼任總統兼國民黨主席的李登輝為首,以本省人為主的「主流派」,和以外省人為主的「非主流派」。兩派政治角力在1990年2月以後逐漸白熱化,因而有「二月政爭」之稱,也影響到後來國民黨的分裂。

3 尤哈尼・伊斯卡卡夫特,《原住民族覺醒與復振》,前衛出版(2002),頁13。

4 歐蜜・偉浪訪談(2022年05月11日)。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