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頌華
鄒頌華

香港人,平時寫字、撚貓、行墳場。曾為BBC中文網專欄作者,寫過十年Lonely Planet旅遊指南。修習瑜伽、茶道(裏千家)和花道(池坊)。暫時這裡先放一些已發表但在網絡上較難讀到的文章。

漫遊京都廢墟

這是今年5月在疫情後首次出關的日本廢墟之旅。當時沒想過時間那麼緊迫,光華寮在到訪不久後就拆卸了;而吉田寮仍生死未卜。本文刊出2023年9月《信報月刊》。
大岩神社。

日本京都的寺院、神社和庭園,都散發著華麗又有禪意的大和之美。但大家又可曾想過,一個荒涼孤寂的京都,也別有一番淒美和歷史意義?近年在香港我愛上了廢墟探索,至今年夏天,我決定衝出香港,來到京都,展開新冠結束、開關後的首個海外探廢旅程。

 大岩神社:異世界的入口

 京都的伏見稻荷大社,是遊客必去的景點,人群絡繹不絕。但在稻荷大社東南方不遠處,就有一所被日本人喻為「異世界入口」的大岩神社,就位於伏見區的大岩山上。

 大岩山並不算高,由馬路邊徒步至山頂的神社,只需40分鐘左右。這座小山丘據說在德川家康訪問京都時,隨行人員曾在此收割山上的草為其馬匹提供糧草,故又被稱為「御草山」。

 這所鮮為人知且人跡罕至的神社,曾經供奉兩塊石頭化身的神明,分別是大岩男神和小岩女神。他們除了是大岩山的山神外,傳說男神和女神曾因生病時互相照顧並痊癒,因而吸引不少善信祈求疾病痊癒,尤其是肺結核病人。肺結核在一百多年前仍是死亡率相當高的疾病,近乎不治之症,至1921年法國的科學家們研發出卡介苗,肺結核才受到控制。可惜的是,當肺結核幾乎絕跡於文明社會時,也同時預告了人們不再需要大岩神了,香火也因而漸漸消失。

經過一個竹林後,來到大岩社神的入口,看到一些破破爛爛的石燈籠,以及沒有香火的神龕,加上到處都有烏鴉亂叫,確是有點荒涼。但當我走到神社建築本體的前面時,看到這所荒廢神社的最大亮點——由京都著名藝術家堂本印象繪畫的石製鳥居,荒蕪的感覺一掃而空,反而有「執到寶」的喜悅。這位活躍於大正及昭和年代的藝術家,在1962年為大岩神社雕刻了兩個充滿異國風情的鳥居,他創作的大岩山神明,既像天使,也像印度神祇。堂本印象在1944年已成為日本皇帝御用畫家,1966年京都市更有為他而設的美術館,如此地位的藝術家,其作品竟成為廢墟中的風景,感覺真的非常弔詭。

大岩神社雖然已沒人管理,但附近居民也盡力維護神社,如餵養「駐神社的流浪貓」及打掃落葉等,令神社即使變了廢墟仍不失體面。

光華寮,已拆卸。

光華寮:「兩個中國」製造的廢墟

位於京都大學附近的今出川通民居,有一座建築不單成為纏繞當地居民的惡夢,也成為中台日三地之間難以處理的熨手山芋,那就是一棟京都大學的廢棄學生宿舍光華寮。

這個廢墟引起我的注目,不單是因為歷史,還有它的外貌。先講建築風格,雖然我在今年5月前往光華寮時,建築已經很破舊,但仍掩不了昔日的氣派。這棟由土浦稻城設計的現代主義建築,於1931年落成時名為「洛東公寓」,共有106個房間,出租給學生和上班族。五層高的大樓加上一層地庫,還設有理髮室、廚房、餐廳、娛樂室和商店,在九十多年前的京都,是現代先進的象徵。

至戰後,光華寮的惡夢開始了。1945年,在洛東公寓居住的,主要是華裔學生,當時的京都大學校長將之改名為光華寮。由於戰勝國的留學生失去學校的資助而無法支付租金,於是在1950年,中華民國政府買下光華寮,繼續作為給留日華裔學生當宿舍。但至1960年代,寮生之間因不同的政治取態而矛盾日深,終於在1967年,主張光華寮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學生遭到中華民國政府控告,由此而展開一場纏繞至今仍未完場的訴訟。

在這56年間,雙方就光華寮業權問題在日本打官司各有輸贏,而寮生也在這幾十年間陸續遷出,令光華寮人去樓空,成為危樓。雖然在2007年,日本最高法院「曖昧地」裁定中華民國政府在光華寮問題上不具有訴訟權,但法院仍然迴避「光華寮的業主是誰」這個問題作出裁定。雖然如此,實際上接管了光華寮的,是親中社團「京都華僑總會」,不過他們的管理屬於「佛系」管理,任由建築物崩壞,京都市政府於九年前已多次促請京都華僑總會處理危樓,但一直拖到今年6月光華寮「腐爛」到快要倒塌,華僑總會才同意拆卸。

吉田寮。

吉田寮:有生命的「廢墟」和傳奇宿舍

如今光華寮雖已成頹垣敗瓦,讀者大概只能到遺址憑弔,但京都大學還有另一間「廢宿舍」,非常值得參觀,那就是日本現存最歷史悠久的學生宿舍吉田寮。

說吉田寮是廢墟其實有欠公允,因為現在仍有學生在內居住。但只要你來到吉田寮的門前,甚至在其室內的走廊參觀,嗅到那陣木構建築正被濕氣侵蝕的發霉味,真不由得問:「這棟房子能住人嗎?」

答案是不只仍有人住,而且還很多人爭著住!吉田寮建於大正年間,也是日本左翼運動的孕育地之一。到底這棟破宿舍有何魅力?入住吉田寮住宿月租只需2500日圓,而且你喜歡的話住多久也可以,所以競爭非常激烈。成功入住的寮生都經過面試,要宿舍其他成員認同才能入舍。宿舍完全由學生自治,全宿舍沒有「前輩」,也不准用敬語,所有寮生平起平坐,所有問題民主表決。還有一點很有趣,就是宿生必須擁抱「生物多樣性」——有寮生自發保育舍堂內最古老的物種——蜘蛛,有人養孔雀,也有人養鴨,種田已是小兒科。宿舍內許多傢具和用品,不是檢回來就是自己設計,總之,這裡仿佛是世上最前衛理念的實驗場,也大概因為這種擁抱自由和叛逆的風氣,這間大學才能出了六位諾貝爾得主。

不過,吉田寮的成員現正跟京都大學打官司,事緣校方在未有與學生商討的情況下企圖拆掉宿舍,訴訟己打了幾年仍未有結果,學生仍在「奮戰中」。吉田寮歡迎參觀,但室內不能拍照,門口有捐款箱,歡迎課金助學生打官司。

 原文載於2023年9月號《信報月刊》

請支持我的寫作NFT: Writing NFT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