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y
Andy

手民

我是個數字遊民,AMA

00:42——謝謝大家討論,我先撤了,有問題歡迎繼續留言:)

大家好,我是Matters的工程師Andy(有bug請@我)。過去兩年,我住過二三十個地方,短的一週,長的一兩個月,路上一直在互聯網上遠程工作。好像是個奇怪的活法,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來聊聊。

一、緣起

第一次聽到「邊走邊工作」這個概念,大約是2015年,當時WordPress創始人Matt Mullenweg在香港城市大學有個講座。哥們是搞政治哲學出身的,早年網上沒有好用的文章發佈工具,就自己寫了一個,就是後來的WordPress,大火,他就全職做WordPress,現在也是六七百人的公司了。整個公司都是遠程工作,原本舊金山有個辦公室,大家都不去,乾脆關掉了。

Matt說,你看啊,現在大家都是腦力工作,互聯網通信協作又這麼方便,回到公司反正也是對着電腦。你在哪裏,根本不重要,爲什麼要每天花兩個小時上下班,還要花大價錢租離公司近的房子呢?

不久,我轉行去上海寫代碼(不是遠程),過了一年,自覺與上海八字不合,可是也不確定想住哪,自信有門手藝餓不死,就辭職出去轉了轉。

轉着轉着發現機票還是有點貴,就開始邊轉邊打工,給人寫網頁,去到有朋友的地方就蹭吃蹭住。

後來潔平說,我們要搞個大新聞,就差個程序員了我們想探索一下好內容的可持續發展。我說好啊好啊,算我一個,剛好Matters本來就是全遠程的公司,我就繼續遠程工作着。(當時我住在昆明,樓下烤豬手超好吃。)

一直沒有想好要住在哪裏,又一直在工作,好像就莫名其妙就成了「數字遊民」了。其實是沒動過「我要成爲數字遊民!」這個念頭的。

二、名字

有事業,但居住地不固定的生活狀態,現在流行叫Digital nomad(多譯作數字遊民)。以前也有叫Perpetual Traveller或者Road warrior的。再早一點的Journeyman,遊歷四方的手工學徒,走街串巷修鎖補碗的匠人,可能算是我們這些有業流民的始祖吧。

三、爲什麼?

我覺得,人到處走,不是個「需要解釋」的事情。現代人算20萬年, 固定住所在農業社會之後,也就1萬年上下。在此之前,人本來就是走來走去的,並不是多麼稀奇的事情。現在進入信息時代,人從農田工廠中解放了出來,重獲遷徙自由,不過是恢復了以往的生活方式而已。

所以以下列出的思路,或多或少是事後的闡釋,未必是動因本身。

1. Flag Theory(插旗論?)

Flag theory是說的是,很多政權,對客人好,對本國國民不好。所以一個人生活的最好狀態,應該是把公民權、居民權、生活地當成不同的「旗子」,根據現實考量,插在不同的地方。

比如說,如果香港居民以遊客身份住在加拿大,可以享受加拿大的環境、法治、文化、治安、飲食(?)等等,卻不用交加拿大的收入稅(稅率非常高,而且對全球收入徵稅)。香港入息稅又是按收入來源收的,如果這個住在加拿大的香港人遠程給美國公司工作,那就在任何地方都不用交收入稅了。〔實踐上,通常建議至少給一個政權繳稅,大概是不交保護費的話會心虛吧。〕

一開始是旗子是三個,後來旗子越加越多,現在講的是,公民權、居民權、公司註冊地、財富保管地、生活地什麼的都要逐一挑選了。

2. 防禦地緣政治風險

如果生計與某個地區鎖定,一旦這個地區出現不穩定因素,那財務安全(乃至人身安全)就會受到威脅。及早安排彈性、多元的收入來源、專業和事業,遇上地緣風險,不至於手無足措。

3. 退休前置論

這個思路大概是從Tim Ferris的4 Hour Workweek來的。他的觀點是,傳統的工作觀,是一直一直拼命工作,工作的時候拼命拼命儲蓄,然後等退休了,再來旅遊、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吃苦60年,享樂20年。太慘了。何不把後面享樂這20年,分拆插進人生的前半段呢?(代價是可能要幹到死。)

我挺喜歡到處走走看看的,既然現在有這個機會,那就早點走。我願意犧牲收入換取移動的自由,所幸Matters本來就是個分佈式的公司,我並不需要做這個權衡。

4. Geographical arbitrage(跨區套利?)

世界上有不少「好住不好賺」的地方,也有不少「好賺不好住」的。分離收入來源和居住地,就能「兩全其美」了。假如收入不依賴地理位置,那麼,搬到生活成本更低的地方,就可以「無成本地」提高生活質量。

比方說,香港一個人住的房子,下限大約是每月8000港幣(~1000美元)。這樣租到的房子,大概30平方米,一個放得下雙人牀的睡房,一個勉強轉得開身的廁所,廚房在廁所旁邊,還有個跟睡房差不多大的客廳。

但如果你搬到泰國清邁去,住月租1000美元的房子——我剛剛隨手搜了一下,84平方米、2臥2浴、每週打掃

同樣,如果你對生活質量的需求相對恆定,去便宜的地方生活能省錢。

四、回一下上游裏的問題

1. @Beryl 這一年的生活,你感受到最大的uncertainty是什麼?(或者壓根沒感覺到?)你覺得遊民生活一年后自己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我覺得人生就是uncertainty,uncertainty耗盡人就死了,要不你問我有什麼是certain的好了……

最大的uncertainty或許是飯館怎麼點菜,每個地方都不一樣,同一個地方每家都不一樣,是進門點還是坐下點,是跟服務員說還是勾表格,是點菜時錢還是吃完給錢,點了是自己取還是等送來,吃完了要自己收盤子嗎,給小費嗎小費多少……壓力山大。有時候,去到陌生的地方,第一餐會吃麥當勞肯德基之類的,享受工業化帶來的無與倫比的安全感。

最大的變化是更自律了。沒有同事在身邊,要自己去找事情做。經常搬家,包就那麼大,所以買一個東西就要扔一個東西。居無定所就沒有人會約自己,所以要主動約人。等等。在制約中找到了自由吧。

2. @zeckli 數位遊民的工作方式與配備?

現在的主力工作裝備是Macbook Pro + iPad Pro (+ Apple Pencil)。我覺得蘋果已經放棄我們這些生產者了,但是沒有辦法,還沒準備好跳船去Linux,所以還是Macbook Pro。iPad Pro兩用:可以做Macbook的第二屏,這是我嘗試過這麼多便攜屏幕裏唯一流暢的;也可以用來畫畫,畫流程圖、設計稿都非常好用。就是貴。

我的生活挺簡單的,前一天正常的話,6點半起牀,運動早餐,可能到七八點,去咖啡店,幹活,十二點來鐘午飯,吃飯接着幹,然後晚飯,晚飯後可能再幹幹活,或者看看書,學學新技術。如此循環。週六日看情況也是幹幹活,發發呆,洗衣服,爬爬山,去去社區活動。之類的。

3. @Beryl 這樣的方式,一個人會很酷,如果有family的話,也會work嗎?

如果說的是兩個人一起走,還挺常見的,或許比單身的還多。定居生活要處理的問題,遊民當然也要處理。如果兩個人本來就都歡迎這種生活方式,並不會特別地難。如果是一個喜歡拽着另一方出來的,那當然就不成了。

至於邊走邊養小孩,社區裏也會討論也有過實踐,但感覺還是不太成熟。

生活方面,不是很難,之前提過,人類本來就是走來走去的,如果小孩本來就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並不會覺得這樣有什麼奇怪。教育方面,像美帝這樣允許「home school」的地方,如果父母有餘力承擔教育的責任,也是可行的。可能比較難的是社交,這個我目前也沒答案。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別的想了解的,歡迎隨便問。

// 這個帖子大概Matters內容上區塊鏈之前的某個時間點會消失,抱歉:)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