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評書|#AMITheNext「壞女權」與「The Right to Sex」

MaryVentura
·
·
IPFS
·
同時,法治、公義、鼓勵見義勇為都是能將「惡」進行壓制的機制和希望,然而,缺失了這三項的社會究竟下一步是什麼,誰能說清楚?現時,似乎最清楚的就是,每個人都在竊竊不安,Am I The Next?

【感謝🙏《後綴》邀稿】

這已經是我第三次用#AMITheNext了。從豐縣被鐵鍊鎖著的李瑩到因為十二歲青春期時一次輕信的戀愛被來自上層家庭的男孩們輪姦的羅珊•蓋伊,我知道了這個存在於南非女權運動中的#AMITheNext,因為#MeToo在一樁樁、一件件的針對女性的暴力事件中,顯得不夠力量,也無法準確道出女性心中的不安和恐懼了。沒錯,拐賣👉#AMITheNext;輪姦👉#AMITheNext;唐山打人事件後,搭訕、騷擾不成若反抗👉#AMITheNext。

一系列針對女性的暴力在2022年的上半年就已經把#AMITheNext演繹地淋漓盡致。沒有公義、沒有救助、也沒有希望,什麼都沒有。在一片沒有希望的土地上,還有什麼呢?或許有記憶,痛的、不痛的——我很喜歡滑冰,但在接觸冰刀無師自通之前,我一直喜歡滑旱冰🛼。我的旱冰全是一群唐山成人教育的孩子們教的。說是「孩子們」,其實那個時候是孩子的是我,才小學的年紀,而他們已經是我母親「成人教育」班裡二十多歲的學生了。即便是省會城市,重工業、兵工廠區的滑旱冰俱樂部二十年前也是昏暗的燈光、「迪斯科」的感覺。但是我從未害怕過,因為自己被一群巨人般的唐山「孩子們」帶著,他們教會了我怎麼快速滑冰,正著、反著,他們一群人滑得真棒,在他們拉著我的手倒腳時,感覺是安全的 ,速度又那麼刺激,耳邊的風呼呼作響。很長時間,我熟悉唐山口音,覺得聽著挺好玩的。唐山事件發生後,我看了視頻,心裡揪著難受。曾經很小的我是那麼熟悉一群唐山「大哥哥們」,自然也總記得那個地方,怎麼會在視頻中看到如此的暴力?痛心。我似乎希望看到的女性所受暴力的地方永遠不是我心裡有著好感的地方。是我外賓了,也天真了。

除了之前兩篇文章中提到的女性所受到的暴力以外,👇

書評•評書|《論暴力及女性所受之暴力》中的#AmINEXT

書評•評書|#AMITheNext & 《飢餓》

女性所受的暴力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都安然地存在著。

The Right to Sex書封

在Amia Srinivasan的《The Right to Sex》中,她提到了2012年12月16日晚發生在印度德里的惡性兇案。23歲的Jyoti Singh在公共汽車上被包括司機在內的六名男性施暴輪姦且凌虐,不幸於13天後死亡,死因為腦損傷、肺炎、心臟病,以及因遭受襲擊(下體被捅入鐵棍)引發的併發症。Amia繼而寫道,在此惡性事件發生之後,她一個朋友的父親在飯桌上提起這個慘劇,說了一句「But Indians are such civilised people.」(可是印度人是多麼文明的呀。)Amia如是說——

I wanted to tell him that there is no civilisation under patriarchy. 我想要告訴他,父權之下沒有文明。

我懷著震撼看了幾遍這行字,同意,再同意不過了。慘死的女孩Jyoti來自上層種姓,並非在印度的低等(Lower Caste),然而,這並沒有給她免死牌,無非在她死後,被稱為了「印度的女兒」。她是不是印度的那個「最完美的受害者」呢?在唐山的惡行之後,如果我提到上述關於滑冰的回憶意在表達如Amia朋友父親的意思,那就考慮不周了。女性小心翼翼,還要追求成為最完美的受害者,在成為受害者的同時,又要不穿暴露的衣服、成群出行、在公眾場合且受到侵犯奮起反抗,等等,如果在印度,還要加上出生於高種姓家庭?這如何選擇,又如何控制得了?!

唐山惡性事件後,女權就立即被汙名化了。女權成了不需要爭取的權利,成了一些貪心不足的女人打拳的地方。大批人強調人權在女權之上,要先討人權再討女權。可是,這兩者不是不可以同時存在的啊!就如同被壓迫的黑人吶喊出#BlackLivesMatter 的時候,一群人跳出來說所有的命都很重要一樣。而偶爾有男性站出來為女性說幾句實話的時候,他們會獲得更多支持。也同樣,在男性說出「我們是最後一代」的時候,似乎比女性就要引起更多反響。彷彿女性就沒有資格這樣做決定。同樣,在印度種姓制度下,下等級的女人被預設為淫蕩的,所以她們所受到的強姦都不算。Amia用了unrapable 一詞。就比如,我們都可以想像,一個性工作者去報警說自己受到強姦會遭到怎樣的奚落。

羅珊在《壞女權主義者》一書中討論到現今社會的「強姦文化」。「強姦文化」就是在我們平常的語境中將強姦以平常的形式加諸於各種日常的事情,完全忽略強姦這一惡性暴力事件對受害者的傷害和將「強姦」二字如此使用對潛在的強姦罪行案件的最小化,甚至合理化。比如,我們都應該聽過這樣的段子——「生活就像強姦,如果你不能反抗,就還不如躺下享受。」就是這樣的段子,將強姦這種惡性暴力案件用作比喻,頻繁地出現在各種語境裡,有時候博人一笑。在這樣的文化下,如果生活都可以被比做強姦,強姦受害者怎麼能夠得到足夠的理解和呵護,強姦施暴者也不可能被嚴懲。不就是生活嗎?C'est la vie! 因為,一切始於語言,語言的潛移默化是非常強大的力量。我也曾經在大學的一次心理諮詢時被咨詢師說:「C'est la vie!」我感覺到的不是生活,不是理解,只有輕浮和蔑視。

書封

針對女性所受之暴力的文章還會繼續,因為針對女性暴力不會停下來,女性所承受的不安也不會停下,#AmITheNext 只會越來越切題。讀了《The Right to Sex》才越發證實了我對一部分「進步男性」的疑慮。世上不乏「好男人」,但卻也有太多「女權男」混在其中,吃性別紅利,騙錢騙色騙信任,這種事情和這種人不是中國特有,在哪裡都有,因為很多人都清楚,如果我替某個群體說話,我會獲得該群體的支持。如果該群體被打壓千年,那我獲得的支持豈不前所未有?似乎政黨也是這麼回事,當然除了不需要選票的政黨吧。

同時,法治、公義、鼓勵見義勇為都是能將「惡」進行壓制的機制和希望,然而,缺失了這三項的社會究竟下一步是什麼,誰能說清楚?現時,似乎最清楚的就是,每個人都在竊竊不安,Am I The Next?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