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若擒虎
贺若擒虎

不言,不争。

父母与子女世界观冲突下的平衡

随着90后,00后成年参加工作,上一代60后,70后父母与新一代之间关于世界观的冲突,如何平衡,其背后有怎样的缘由?

本文试图探讨60后,70后父母与90后,00后子女的世界观冲突,在这里先加上一个年龄的范围,是因为家庭氛围、背景、文化的多样性,不可能说的全面。我们在这里,只试图探讨共性,并思考一下其原因。

先说一下时代背景,68年左右的人如果上过大学,很可能遇到89年天安门事件从而遭遇不好的事情,哪怕躲过了也会在后来的工作上遭到歧视,这些人被迫出国的非常多,这方面的资料较少,我们主要讨论留在国内的。

这一代人很有共同点,因为受的教育非常近似。他们普遍不太喜欢讨论政治或者是公共事件,或者说是因为害怕,主动远离,一般以明哲保身作为信条。在对于子女的教育上,会主动避开对于社会的探讨。但是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不可能过早对于当局有敬畏之心,此外也因为成长环境非常优渥,从而对于威权没有好感。而且对于不正确的事情,敢于发声。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往往不会主动提到一些历史上的事情,因为早几十年的历史,实在是无法面对孩子的刨根问底。除非告诉子女,以前的人都有多么疯狂,当局有多么残忍。而这,一定是父母不愿意探讨的,因为他们见过政府的铁血手段。他们怕孩子们卷到这里面。

而且话说回来,政治的面貌一定是不怎么美好的。历史上有太多的政治人物刚开始以救国救民的面貌出现,最后发现其不过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普通的人卷入进去,实在是没有什么好下场,你流血,别人得利。而对于政治人物的口号,年轻人很难分辨,这也是父母不愿意孩子接触这些的原因之一。

但是,这些却无法回避。随着孩子的长大,成年。他们直接面对生活,不再在父母的保护下,对于生活有了最直接的认识。换言之不管父母有多么不愿意孩子接触到社会的黑暗面,他/她一定会接触到,除非这个孩子智商有问题。

这个时候矛盾就出现了,父母当然不愿意孩子太过天真而认识不到社会的黑暗面,一方面又害怕孩子因为看到社会的黑暗面而勇于对抗和发声。他们害怕,但是孩子们没有见过威权政府铁血和残忍的一面,他们从小接触到的都是美好,或者说是父母,学校共同营造的虚伪的美好社会。当孩子们看到和接触到真实的世界,会觉得非常的愤怒。在美好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不太可能有很深的城府而将不满深藏心中,其更可能的是直接表达自己愤怒的情绪。

这个冲突于是无法避免了。这一代的父母还有个特点,学历越低,阅历越少,反而对于政府越信服。学历比较高的,要么战战兢兢地活着,不愿意用逻辑去思考问题,因为只要用逻辑推理,就会发现这世界有两种逻辑,一种叫逻辑,一种叫中国逻辑。

中国逻辑有两种面孔。

一个就是现实就是这样,必然有其道理。这个理论还有个非常经典的推论,就是国家这么做,一定有他的考虑,那些领导者难道还没有我们聪明吗?实际上历史早就无数次证明,领导者有时候愚蠢的程度,会穷尽普通人的想象力。

第二个就是,我知道这个不好,但是我不想知道为什么,知道了又怎么样呢?还不如不想,想起来心烦,还没有任何效果。你还能咋地,当场革命吗?

这两种思想,60,70后父母们与面对孩子们沟通社会现象时有多种多样的体现。

我亲身经历过一个场景,因为有很多背景,免得读者厌烦,我把实际情况稍微调整了一下,但是主要情况完全是真实的。

先介绍一下大致背景,64年的父母,92年的女儿。父母都受过高等教育,而且很幸运地避开了89年学潮。女儿在上海上班,鉴于三四月份上海因为疫情防控而封城,期间见过和听过太多不好的事情,对于目前的疫情防控措施最根本的目的产生了高度怀疑。

曾经与某个的士司机交谈是这样的。司机:“上海现在疫情又严重了。”答:”也不知道为啥,又不严重,还搞得神经兮兮的。我们小区好几个阳性,被拉到隔离点,一点药也不给,就是给点吃的,阴性了就回来。要是这样,为啥不能在家里隔离?”司机:“也不完全对,也有死人的,现在也不安全。但是政府不报告,非说是因为其他原因。“答:”那既然政府说没有死亡的,那为何还搞这么紧张?原来武汉严重的时候,有人示警,政府还非得压住。“司机:”对啊,那时候李文亮医生就说很严重,要重视,结果还被打击了。“答:”他这根本就不是为了民众的健康为出发点。“

女儿假期回到老家和父母团聚。假期结束要回上海,因为铁路规定,必须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才能进站。于是就去小区门口花3块钱做核酸。结果那天是检测高峰,也许是第二天都要上班,女儿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地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回来后感觉非常愤怒。就对父母抱怨说,现在简直太胡闹了,无缘无故地搞这么多事。父亲听了觉得女儿负面情绪有点多,就说现在已经很好了。母亲加了一句,我觉得你爸爸说的对,现在我感觉挺好的。女儿说我在那冻得要死,还挺好。母亲感觉有些尴尬,于是就加了一句:”那谁要你去核酸了,现在就是人多。“女儿很愤怒,那是我要去做的吗?强加于人的事情,还非得说是别人愿意的,这谁定的?结果是不欢而散。

一个家庭里面,如果因为对时政、社会看法而不同而产生敌对情绪,是最可悲的事情。因为动机不可能是恶意的。因为政见不合,而恨不得置地方于死地,这在网络上,甚至在一些朋友聚会上都能见到,这简直就是悲哀。

但是我们很少有人想过,为何社会如此撕裂。大家难道不知道和平共处的宝贵吗?

我们就为什么不能仔细地把事情仔细地思考,好好地辩论一番。用真正的逻辑思维去解构整个事情呢?本来这是个很有必要和非常低成本(相对争吵甚至战争)的事情,但是现实中却很难。

我不想在这里解构一番,因为这个事情肯定有无数的正反各方面的观点。我在这里只想说一下,家庭里面因为这个争吵是很悲哀的。这个社会有无数的人,有的口蜜腹剑,有的面恶心善,总之你很难说谁的动机对你是善意的。只有父母才是例外。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话被滥用了,圣人都不敢说自己一定正确,如果一定要先做圣人才当父母,那么人类早就绝迹了。圣人也会因为给儿女找不到配偶,只好念天地之悠悠,独呛然而泪下。我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是,天下没有对儿女有恶意动机的父母,这才是这句话的正解,但是谁说父母的行为就不会对儿女造成坏的后果呢?动机是一回事,行为后果是另外一回事,“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说的是动机,而不是行为后果。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