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不簡單
簡.不簡單

職場新人 致課業壓力摧殘下沒什麼想法的人 擺脫迷惘 掌握自己的人生 社會創新|永續發展|翻轉教育 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90388927196&mibextid=LQQJ4d 合作/讀者通信請洽:1in10learnsth@gmail.com

工業逐漸取代農業,加上環境汙染 消失的三重市花:秀英花

工業逐漸取代農業,經濟起飛的年代,摘花太累,賺錢太慢,大家轉到工廠上班。政府徵收農地,設工業區、建高速公路、闢疏洪道。秀英花種植面積極速縮減,環境嚴重污染,生態被破壞,地方文史不受重視,秀英花只能無奈地在三重埔消失。

過去秀英花全盛時期,是以「傳統的農法」栽種,也就是說,沒農藥、沒化學肥料,環境、水質、土壤可以達到今日最夯的「有機」標準,難怪號稱是全球品質最佳的外銷花茶。

但是隨著工業時代的來臨,秀英花生態嚴重受到破壞,構成「有機」的條件,幾乎完全遭破壞,即使標榜不噴灑農藥,依舊距離「有機」標準很遠。當然以受污染的秀英花,來製造花茶,這種花茶的命運,註定會在人間消失。

本篇分為幾部分介紹:

1.什麼是秀英花?

2.都市計畫影響農地面積

3.工業取代農業,茶葉外銷沒落後

4.垃圾汙染、水質汙染

5.文化傳承與秀英花復育

-

秀英花可製造花茶及香水,當時算是很有價值的經濟作物

早年大稻埕是台灣進出口貨物重要碼頭,也是茶商聚集地,當時淡水河流域從中興橋到三重、蘆洲、關渡及龍形一帶,沿岸遍植秀英花、茉莉花與梔子花,其中以「秀英花」產量最大宗,花苞,是大稻埕茶廠製茶的必要原料。花朵散發淡雅香氣,品質優良,是提煉「香水」與製成「花茶」的材料,外銷全世界。

在三重東區溪尾地區臨接現高速公路邊,早期是一大片農地,香花採摘花朵收集一定數量,送到淡水河對岸大稻埕茶行,配料加工製成高級花茶香片外銷。或更早是 #香水會社 提煉香水來源產地、造就農業經濟。

靠採花生活

秀英花原名「素馨花」,採收需大量人力,不少婦女或童工到河岸採花賺外快,最有價值的年代在台灣光復前後,一斤秀英花花苞,可換取一百斤(約六十公斤)白米。仔細想想,秀英花價,勘比現在金價,但秀英花重量極輕,七百朵花才值一兩重。聽說更早的年頭,收購秀英花的花商,還有人划舢舨划過淡水河,到大稻埕拿花換錢。


秀英花苞俗稱「魚肚白」,體積很小,枝幹多且長,開在傍晚時分,大約下午四點開始採收,早上細細綠色花苞不會開花,要過中午以後,花苞變成魚肚白,採下來花才會開,才有香味。有時人手不夠或是花開太多,最晚要摘到晚上8點,月亮都出來了,在夜色中仍可看到潔白的秀英花。摘下的秀英花苞,開花後怕壓,容易氧化變色,怕影響香氣,所以採下後,會立即送去製茶廠。採收好的花苞,放在竹簍裡,交到中盤商秤斤論價後,一日的工作才完成。

中盤商會騎腳踏車來收花,現場秤重後就給錢。在那個年代,當地人大多務農,種稻、種菜 、種花,物質比較缺乏,小孩們沒什麼零食或娛樂,他們常去河邊釣魚、摸蛤仔,另外就是幫忙採香花、收割稻子。

小朋友採花,首先要拿個鐵罐綁在腰間,一邊聊天一邊採花。中盤來收買秀英花時,也有人會來賣冰、饅頭、鹹光餅,這才是小朋友眼中的收獲。

秀英花每年三、四月到十一月之間盛產,在花季結束,就會把花株砍到剩半尺左右。這麼做有兩種作用:

一、枯枝可做柴薪,燒水煮飯;

二、植物有一種特性,危機發生時會促使枝葉繁茂,以利來年花開更多。

由此可見先人的智慧,不但促成來年花季的收成,又滿足了日常柴薪的需求,亦開 #環保 之先河。

香花的蹤跡

河水是生命的源頭,也是古時候交通要道;大河孕育出生活的基本要素,香花的蹤跡也跟河水有關聯。

前清時期,整個臺北盆地對外連繫,都是倚賴淡水河及其支流所形成的水路交通系統,當時從大陸來的大帆船可直達新莊的頭前埔(頭前是指第一重,埔則是閩南對河岸沙洲平原的慣稱,「三重埔」則是第三段沙洲平原的意思)。

後來因為淡水河上游帶來大量的泥沙,河床淤積漸高,船隻航行不方便,開發的重心,就轉到下游的二重埔和三重埔地區。

在秀英花全盛時期,三蘆地區為台北城外的農業重鎮。距離台北的製茶場不遠,屬沙質土壤、水質乾淨,又有大片土地可以種植,是種香花的理想地點。

香花的種類包括秀英花、茉莉花、黃梔花等,花茶製作,包括秀英花茶、茉莉花茶等。在大稻埕發展過程中,茶葉興起,大量銷往廈門各地,再由廈門茶商輸往南洋、歐美等地。

從目前可查到的資料顯示,三蘆地區的秀英花可溯及清光緒13年(1887),新莊郡鷺州庄三重埔的張林達氏,從福建漳州引進台灣種植。當時有王安定的合興號茶行、建興號茶行,將秀英香花茶輸往南洋。

清朝政府會在三重地區種植香花,為的就是將「清心烏龍」(製造包種茶的茶樹品種)夏、秋採收的茶葉加工製成「紅茶花茶」、「包種花茶」,然後賣給其他國家。

秀英花大量遍植於淡水河左岸,沙丘最適合種香花,再過來種菜,靠外面種稻子,遠望過去非常壯觀。採收後經由水路輸運,送到右岸的大稻埕碼頭,是極為重要的經濟作物,也可說是三重、蘆洲的區花。

日治時代香花地圖,來源:三重社區大學

香水會社

另外,秀英花因富含精油,可做香水,法國人將它發揚光大,在巴黎的香水工業,被稱為夢幻工業,各種香花香水猶如萬花筒一般繽紛。

三重除了供應大稻埕製作上等包種花茶、紅茶花茶,日本人也因此蓋了香水工廠,成立了香水會社,地點就在今天的正義南路(電信局附近),以巴黎習得的技術來製作生產。目前這家香水會社仍在日本經營,此會社創辦至今剛好滿百。

香水會社的產品「不是」以前熟悉的「明星花露水」,香水會社是日本人成立的,年代較早。「明星花露水」是隨國民政府來台後,從上海遷至三重,在中興橋附近復廠,民國六十七年(1978)明星花露水就搬遷到土城去了。

秀英花原產地為印度,並非福建或鄰近省份的原生種,讓它發揚光大的是法國人,是否與法國人擅用香水有關?就不得而知了。

秀英花飄洋過海流傳普世,現今全球許多地區仍有秀英花存在。據悉,秀英花為泰國國花之一(泰國有兩種國花,睡蓮和秀英花),巴基斯坦也以秀英花為國花,非洲的突尼斯的國花也是秀英花。

在民國六十年代,台灣推動十項建設,因興建高速公路,三重地區整片香花種植區都被剷除。當年花海處處的情形已不復見。

三蘆地區的香花,在非製茶時節(冬、春二季間),皆聚於「香水會社」製造成香水的相關產品。由於香花種植拓展甚寬廣,估計產量不在少數,除了製作花茶外,絕對有其他用途,否則如何從清朝光緒13(1887)延至西元1949年後?國民政府初期抵台時節,仍有相當多的數量,民國60年左右,因環境更迭、農事漸弱,秀英花才漸漸式微而至消失無蹤。

50年代沒落

三重五、六十年來外來人口遷入及高速公路興建交流道方便,人口大量成長,都市計畫變更為建地,致農地萎縮、秀英花沒人植栽而消失,遍尋不著。

1.三重埔農地逐漸減少

三重埔原本耕地面積就不大,大約有七百多公頃。農地幾乎都分佈在淡水河沿岸的溪尾、分子尾及現在的二重疏洪道內。民國44年(西元1955年)實施的都市計畫,把一百多公頃的農地劃成工業、商業、住宅區用地,使農地只剩下六百公頃不到,三重埔農民人口,已減少至人口比例的三分之一。

台灣 #十大建設 ,中山高速公路於民國60年(西元1971年)正式動工,民國65年(西元1976年)雙十節,臺北至三重段,完工通車。高速公路的興建,使得三重埔農地面積短少一百公頃以上,嚴重影響了三重的農業,尤其是在香花作物的栽種影響甚劇。

一條高速公路從台灣西部穿過,不知有多少農地被徵收,也不知有多少投機者,玩權弄法炒地皮。到民國68年(西元1979年)三重埔農業趨於沒落,農地面積只剩三百多公頃,三重從事農業的人口已屬少數。

2.以農業培養工業,改以工業為主的經濟模式

在1972年,謝東閔擔任臺灣省主席之後,中小企業也開始發展,他為了帶動農村經濟,倡導「客廳即工廠」運動,鼓勵家庭代工的景況。

在那個年代,因摘花、務農太累,又賺錢太慢,大家都轉到工廠上班,農業生產力大受影響。

成衣、紡織等家庭式小型工廠林立,座落在鄰里巷道間,三步一家,五步一間,從螺絲、鑄模、點焊、電鍍、車床、塑膠射出等半製成品的工業零件,在三重大規模地量產,也撐起了全省機械工業零件的半邊天。於是很多小孩也跟著去工廠車衣服,以改善家裡經濟狀況。

3.花茶已非主流

過去台灣生產的茶葉(包括花茶),都是以外銷為主;在國際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主要是以品質佳、價格低廉著稱。能有此競爭力,就是因為人工便宜、台幣幣值較低,遂有利於外銷。

台灣茶葉大量外銷時,是以北部大茶廠茶為主力,茶葉種植以木柵、石碇、坪林一直到宜蘭,香花生產則沿淡水河系輻射,在台北、石碇、坪林、宜蘭等都有大茶廠。

後來 #工業時代 來臨,台幣升值、工資攀昇,導致勞工缺乏,製造不敷成本,逐漸喪失國際競爭力,花農、茶農、製茶廠也慢慢隕歿消失。台灣茶葉外銷沒落後,轉變成精緻茶葉的內需,則是近年的事。

當時沒有現在的手搖飲料店,只有冰果室,賣挫冰、賣冰水,想要喝茶,只有少數人在家自己泡。像結婚請客宴席、廟會流水席,小孩子的飲料只有汽水跟果汁可選擇,工廠生產包裝飲料,像汽水、蘆筍汁、冰冬瓜茶,較晚才開始盛行。當時飲料種類也沒有像現在那麼多。只要冰冰甜甜的飲料,小朋友都愛喝。

台灣茶葉外銷盛況不再時,工廠生產的飲料,也取代花茶、紅茶、綠茶的內需。後因為台灣的經濟發展,經濟富裕,飲茶的人口大增,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健康,台灣茶才開始走向內需市場,但茶葉產地主流,由北部轉向台灣中部茶農的高山茶。精緻的內需的茶葉市場,使得台灣茶葉再度成為高經濟價值作物,北部花茶的榮景,只能在文史中回味。

4.垃圾汙染、水質汙染

過去秀英花全盛時期,是以「傳統的農法」栽種,也就是說,沒農藥、沒化學肥料,環境、水質、土壤可以達到今日最夯的「有機」標準,難怪號稱是全球品質最佳的外銷花茶。

根據紐西蘭評定「有機」的標準,最重要的是:不使用農藥、殺蟲劑、化學肥料;土地必須休耕;水質必須沒有受污染;空氣必須沒有受污染;環境必須人煙稀少。最後這一項,在台灣任何地方,幾乎都達不到這個標準。因為人能到達的地方,就有燃燒汽油的車輛,車輛一多,排出的穢氣,就會污染植物,何況用來做花茶的秀英花。

隨著工業時代的來臨,秀英花生態嚴重受到破壞,構成「有機」的條件,幾乎完全遭破壞,即使標榜不噴灑農藥,依舊距離「有機」標準很遠。當然以受污染的秀英花,來製造花茶,這種花茶的命運,註定會在人間消失。

工業不只帶來空氣污染,還帶來酸雨,溪水、河水的污染、土壤的污染,這對秀英花而言,無疑是一場浩劫。

人一多,垃圾就多。過去農業社會,政府並沒有所謂的垃圾政策,因此各地方的垃圾都是鄉鎮公所自行處理,河川地就成了棄置垃圾的最佳場所。民國六、七十年的三重、新莊、板橋等地的垃圾場,全部集中在大漢溪、新店溪兩岸,一座座五、六層樓高的垃圾山,幾乎阻斷河川,垃圾場的悶燒及臭氣,嚴重影響河岸旁居民的健康,淡水河是一條被宣佈死刑,中毒極深的垃圾之河。在垃圾山林立的河岸,當然找不到玉潔冰清的秀英花。

過去台灣沒有垃圾政策,到了民國八十年前後,台北縣各鄉鎮市的垃圾場,幾乎仍在淡水河、大漢溪、新店溪和基隆河畔。

直到郝伯村當行政院長,視察台北縣,尤清縣長提出「大漢溪沿岸舊垃圾清運計劃」,郝院長迅速撥下近30億的清運款,於民國81年(1992年)開始進行「舊垃圾清運」,將河岸垃圾,清到林口下福掩埋。 

垃圾清運花了將近十年的時間,在尤清縣長任內,還沒完全清除,可見755萬立方米的垃圾是多麼龐大。

除了垃圾,工廠將化學藥品排入河川,造成水質污染,也是秀英花消失的重要原因。電鍍廠、染整廠、電子零件工廠、修車廠......任何工業廢水、工業廢棄物,未經處理,全排入大漢溪、新店溪、淡水河。烏黑發臭的化學毒水,取代了清澈見底的溪水,魚蝦不見了,酸雨讓更多人的頭髮脫落,感染不明皮膚病等。

如果環境污染無法改善,恐怕河岸邊的秀英花,再也回不來了。

三重區花竟是「向日葵」?!

從歷代三重市志上,都可查考,從清朝經日治,到國民政府徹台,這段長達百年以上的時間裡,秀英花一直是三重埔主要的經濟作物;但是很荒唐的是,上網查維基百科,上面記錄的三重區花竟是「向日葵」。

是誰決定的?為什麼三重區花是「向日葵」?在三重埔這片土地,可曾出現過花農種植向日葵?種植面積到底有多大?事實上「向日葵」與三重埔沒有任何淵源,硬要扯上關係,就是在超市有販售煮菜的葵花油、零食葵瓜子吧?

世世代代祖先與子孫後輩,一樣要在三重埔這片土地生活、生根的人,他們當然不敢忘,也不能忘了三重埔的地方史。我們要大聲地告訴還要繼續生活在三重埔的年輕人,最能代表三重埔的是秀英花,一定要為三重的區花正名。

今日秀英花的復育

三重社區大學民國100年起積極復育,在三重忠孝碼頭種植三千四百株,未來將推廣到社區、公園及學校,盼找尋斷根的文化。

今日秀英花的復育,也包括其它香花:茉莉、梔子;目的是藉著香花的導引,反思祖先篳路藍縷,而不忘生命之本源:水、空氣、泥土,這也是推廣秀英花復育的目標。

做復育,了解歷史,都是很重要的事。

三重和蘆洲如今已是工商社會,只有堤防和公園才有綠意,很難想像昔日的農業生活的面貌。

認識早期我們長輩耆老們口耳相傳的農業經濟故事---秀英花,從歷史故事了解先人打拼足跡,鑑古今來,對心靈饗宴是值得。彷彿回到古早年代,沒有高科技和忙碌的生活,卻有獨特的單純和美好。

關於環境、鄉土、人文;不管世代如何交替,人本教育都應當深耕,再擴及生命教育,二者相輔相成。不要把自己看得很渺小,你做我做大家做,環境自然會變好

即使秀英花無法恢復當年盛況,也期待能給三重孩童們,一個芬芳的童年回憶。理解秀英花的秘密,也更清楚秀英花的重要性,明白秀英花對當時農業社會的經濟貢獻。在國小栽種秀英花,這印象能深植到孩子的腦海裡,要忘掉也很難。

開創出秀英花的新經濟模式

1.積極開發秀英花產品

從秀英花提煉出精油、純花露水、秀英花皂、秀英花純水洗髮精等,甚至發展香花茶課

只要有秀英花產品受到消費者肯定、喜愛,秀英花就不再單是觀賞植物,而是更有價值的經濟作物,甚至是高經濟作物。如果有那一天,三重社大就不用辛苦地復育推廣秀英花了,相信會有很多農民,都願意投入秀英花的栽種。所以想要看到一大片秀英花田,恐怕不是夢,只要研發出秀英花的熱賣產品,是有機會辦到的。

當我們不用再去就是計畫成功的時候!

透過培力種子,擴散到不同的人,希望有天可以不用在做。

2.推廣台灣茶文化

台灣茶葉品質是世界聞名,也有喝茶的傳統,但是為何不能形成一個「文化」?

在台灣談起喝茶,好像是「上了年紀的人」專屬的權利,所以大家都說「喝老人茶」(台語)!

優質的台灣茶一向都是外銷到國外,反倒台灣人自己喝的都是較為劣質的茶,甚至是混雜越南茶的台灣茶

難道品嚐台灣茶,不能像喝英國下午茶般的文化嗎?英式下午茶文化的生活方式,不僅能讓人透過喝茶,體驗生活片刻的美好與閒適,同時也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找尋台灣優質、無汙染的茶,透過設計包裝,來推廣台灣茶文化。

希有朝一日能再創秀英花第二春,文創產品開發而為新北市具有商品價值的伴手禮。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歡我的創作嗎?創作並不容易,別忘了給予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在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