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不簡單
簡.不簡單

職場新人 致課業壓力摧殘下沒什麼想法的人 擺脫迷惘 掌握自己的人生 社會創新|永續發展|翻轉教育 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90388927196&mibextid=LQQJ4d 合作/讀者通信請洽:1in10learnsth@gmail.com

「這就是工作」那是習慣造成的,打破慣性思考

領袖創造環境,奴隸抱怨環境

如果人們認為自己甚麼都知道,那麼世界上就不擁有任何新的發明了。

因為當我們有所懷疑時,才會去尋找,而當我們去尋找時,才會有新發現!

「生命必須在行動中展開,一個又一個行動。

生命蛻變的動力,來自深愛自己的決心。」

*

「你有想去的公司嗎?」

「⋯」(沈默不語)

我很想說

「有些大人偷雞摸狗,想逃避

營造的公司氛圍、

沒有以身作則,我一點都不想成為那樣的大人」

*

「...這就是工作」

很想說

「現在是2022應該是你要走過來,而不是我走回去」

(沒有人對不起我,只有我對不起自己)


  • 人生很短 ,不要在意別人看法

會英文=去外商

會第二外語=去國外

讀某系=去相關產業,學以致用

想的太單一,懂得太少


有時不是說別人不懂世界,而是你想的太單純

對自己的事業規劃過於短視,對未來的發展缺少前瞻性和全面性,局限在陳舊的人生理念上。你要根據你的經歷量身打造你的人生,多去認識世界

沒有對錯,只有適不適合,

沒有應該上班要穿什麼衣服,只有適不適合那個行業在穿的

有時工作是需要創造出來的


長輩應該【以身作則】,實現屬於自己的夢想

而不是奴性,做代工...


海島國家,應該要走出去、走向世界

現在網路發達可用網路交流,拜網路所賜,可以跨國演講、諮詢、售出外國版權


中文資料可以看幾千萬的資料,但看英文資料有幾億的資料

我能待在台灣、也被留在台灣


想把台灣的好給更多人看見,但台灣並沒有被世界看見

大家不知道,謙虛、忽略好的,一直覺得要被看見而努力


走出去大家就會跟著走出去

認識更多的人、 更廣闊的視野、遇到厲害的人

「為了未來準備了很多條路供選擇」~ 一公升的眼淚


  • 會不會我也這樣想呢?

對方老是這樣?是你老是這樣?


所以,不要問別人為甚麼尊重你,你應該反問自己:「我有尊重自己嗎?」

不要說別人為甚麼看不起你,你應該反問自己:「我有看重自己嗎?」

不要抱怨別人傷害你,不要說別人惹你生氣,你應該反過來檢視自己,看看自己哪裡有問題。

早在西元前三百多年孟子就告訴我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即在提醒大家,當事情不順心時,不是要去要求別人,而是要向內求。換言之,你必須看自己在做甚麼,而不是看別人對你做了甚麼。

診斷出別人有病,並不能改善你的病;說別人討厭,也不能讓你討人喜歡。因為一開始方向就錯了。

格局決定一個人的氣場,而氣場決定人生路的寬窄

一個有反省能力的人,才有改變的可能。


當你罵別人說:「他怎麼可以告訴別人!」也許你自己也告訴了別人。

當你怪別人說:「你為甚麼不替我想想?」也許你也沒替對方想想。

當你氣憤地說:「你怎麼不去照照鏡子?」也許你也應該去照照鏡子。

就像心理學家榮格說的:「由對他人的不快中,可以得到自我省察的機會。」你所有人際關係都是一面鏡子,透過他們,你才能認識真正的自己。


  • 大人需要保有一顆斥子之心,才能更自由的面對這個世界和人生

【自由與不自由 繪本】中提到:

長大才能擁有自由嗎?

你覺得爸媽比你擁有更多的自由。

因為大人可以自己獨當一面,而你的生活卻必須依賴他們。雖然大人擁有比較多的自由,但是相對地,他們對家庭、工作和社會也會有更多的責任。有時候,他們會被這些責任壓得喘不過氣,無法像你一樣自由自在的玩耍。當大人擔心害怕的時候,因為他們擁有豐富的人生經驗,所以能理性的思考並克服恐懼。不過,這些經驗也會在大人心中形成根深蒂固的觀念,讓他們成為偏見的俘虜。如果說小孩必須要長大以後,才能成為一個負責任的人,那麼大人則需要保有一顆斥子之心,才能更自由的面對這個世界和人生。


問這個問題,是為了...

...明白自由必須用一輩子的時間來學習。

...了解不同的年紀有不同形式的自由。

...學習克服恐懼,不要讓他控制你。(我不怕。我不怕。蟑螂、蜘蛛、蛇)

...把握生命的每一刻,不要總是自尋煩惱。(我很快樂!我很快樂!)


  • 不要想要準備好再去 ,3-4成進去在趕快從工作上學經驗

(就是要不會 會了你就會想要走)

從中累積經驗 反而會是最有效果的 快速更知道這產業要什麼

在【知道與不知道 哲學種子系列繪本】中提到:

習慣

例子

娜迪亞就像每個坐在椅子上的小寶寶一樣,喜歡把小湯匙丟在地上。媽媽撿起來還給她,納迪亞又把湯匙丟掉,這樣重複了好幾次,都得她一直喀喀笑。

「好了,這是最後一次了!」媽媽說完後,就去幫剛放學回家的瑪蓮開門。娜迪亞又把自己的湯匙往下丟,她知道有人會在撿給她,可是這一次,小湯匙沒有往下掉!

湯匙浮在半空中,就像有條隱形的線吊住了湯匙,於是娜迪亞別過頭,開始玩黏土。對娜迪亞來說,湯匙掉下去比較有趣,現在這樣一點都不好玩,還不如去做別的事。

娜迪亞不覺得驚訝,小湯匙浮在空中,那有甚麼稀奇呢?然而,媽媽和瑪蓮看到後卻大聲尖叫,他們認為只有兩種可能,要不是廚房裡有鬼,就是他們發瘋了!娜迪亞的反應和大人不一樣,他們之間最大的差別,就在於大人已經看過無數次東西從手中放開的情形,他們知道東西就是會往下掉。

人們習慣看到東西落下,他們無法像想東西會浮在半空中。然而娜迪亞的年紀很小,她還在發現的階段,她還沒有習慣任何事物,所以對她來說一切都是有可能的。這個故事當然是虛構的,我們不會在地球上見到物品漂浮在半空中。

然而自古以來,偉大的發」現通常是依些多數人認為不可思議的事情。而這些偉大的發現,通常是由那些認為「一切都有可能」的人發現的。只是大多數的人都是習慣成自然,並不會多花一秒鐘的時間去想像事物可能有所不同。

習慣使心靈沉睡,也阻礙了批判思考的精神。


萬事通先生

格雷很生氣地回到家

「你在朋友家玩得愉快嗎?」媽媽問到

「糟透了,我再也不去他家了。那個萬事通先生是個笨蛋,根本無法和他溝通,反正他甚麼都知道。」

「可是,知道很多事的人應該很有趣阿。」媽媽這麼回答

「我覺得甚麼都知道的人很煩」


我們能夠體會格雷的感受,沒有人喜歡萬事通先生或是萬事通小姐。有時,和那些自認甚麼都知道的人交談會令人不舒服,而且當我們表示不同意時,他們還會生氣。無論談論甚麼事情,他們永遠都有解答,而且是唯一的正確答案,他們認為自己永遠都是對的。

(但教育卻教導我們要知道很多事才要出社會?)

想像一下,如果地球上充滿了萬事通先生或萬事通小姐,人類就不會發明用火。大家會說:「我們知道把兩顆石頭相互摩擦,只會磨損石頭而已,甚麼也不會發生。」如果人們認為自己甚麼都知道,那麼世界上就不擁有任何新的發明了。

其實最大的問題是,這種人根本無法想像自己會犯錯,更無法想像世界上有他不知道的事。然而,這並不是說我們應該成為無知的人,而是我們必須保有懷疑空間。

因為當我們有所懷疑時,才會去尋找,而當我們去尋找時,才會有新發現!

批判的精神

有時候,要勇敢表達「不同意」並不容易。

例子

冬天時,每個星期三放學後,三人都會去湖上溜冰。

他們三人抵達湖邊時,有兩位高中生已經先到了。艾瑪問他們冰夠不夠硬,他擔心的說「上周有位太太差點淹死了,因為湖面不夠硬,冰有點融化,解果掉進了湖裡。要不是他正好在湖岸邊,可以伸手抓住岸上的人給他的棍子,他可能早就沉到冰冷的湖水裡了。」

「昨晚溫度計上寫著零下十二度,湖面現在硬得像水泥一樣。如果這樣還不能確定的話,大家就不要溜了。」其中一個高中生對艾瑪說。

「你們確定嗎?」湯姆又問。

「好了,不然你會被當作膽小鬼。」羅曼說道。

湯姆還是有點遲疑。他跑到遠一點的大岩石上,然後撿了幾塊較大的石頭,用力朝湖面扔過去。

湯姆的舉動並不表示他認為那些高中生說謊,而是他知道「確定」和「有道理」是不同的。

其實要反駁別人需要很大的勇氣,尤其當別人比較年長、或是當他們是老師、大人,或是看起來像是甚麼都知道的人。

這時候,有勇氣反駁別人的人,我們認為「具有批判精神」的人,這和那些經常說人壞話,為反對而反對的人不一樣。那些為了反對而反對的人並不是具有批判精神,而是脾氣古怪。

也就是說,具有批判精神指的是對真相和事實保持懷疑的態度。正因為世界上許多具有批判精神的人,人類才能有新的發現。我們應該感謝那些打破慣性思考的人,拒絕將一切視為理所當然的人

-

就像澤爸說的


「不習慣這樣表達一切,這只是習慣問題而已」



「注意你的思想,他們會變為言語

注意你的言語,他們會變為行動

注意你的行動,他們會變為習慣

注意你的習慣,他們會變為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他會變為你的命運」


「用正面肯定句來肯定他人,自己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用負面肯定句來否定他人,自己將成為最大的受害者」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