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錯了》收下這份帶有魔法的禮物
近年來,市面上的靈性書籍多到一眼望不穿,所以當我第一次知道這本書的時候,內心第一個想法是:「又有什麼特別的?」然而,我在閱讀前幾章途中就已經感受到深深的感謝,感謝作者寫下這本書。作者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Björn Natthiko Lindeblad)為瑞典人,《我可能錯了》是他一生的縮影與體悟。以離開跨國企業高階主管職務為開端,在26歲時決意出家為僧,迎接橫跨多國的17年森林寺院修行;43歲時再次聽從內心的指引還俗返鄉,此後數年間遭遇憂鬱巨浪來襲,終獲契機重新振作,也與一生摯愛相遇組建家庭,並憑藉教導冥想重拾社會連結;然而,走入中年尾聲,無法治癒的罕見疾病漸凍症拜訪了他,在死亡慢慢靠近的每一天,他學著繼續活出最溫柔的可能。
初入寺廟時,比約恩獲得了「Natthiko」這個名字,意味著「在智慧中成長的人」,像是祝福,也是預言,他也確實帶著在僧人生活中汲取到的智慧,領航至人生的終點。更甚者,是他將所有的體悟化為文字,不帶一絲驕矜,只有滿滿的真誠與關愛,讓讀者可以毫無罣礙地讓他的話語融入心房,任何時刻、任何情境,我確信,都有人能從這本書中找到慰藉,這是最難能可貴之處。我自問,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或許最關鍵之處在於,他坦承地呈現自己與他人並無二致,做不好僧人最重要的冥想功課、脫離熟悉環境而致的憂鬱病症、因死亡迫近而將錯過未來的悲傷…,一切都是人類共有的困境與情緒,所以才能與他人深深共鳴。
我的感悟即是我承接下的禮物,分享,是我唯一能做的回報。
01|與自己相處
當明瞭到,一生中最重要的關係,即是與自己的關係時,我們即打開了與自己和解的開端。Our World In Data曾統計過,在人生各個階段,我們會花費多少時間與誰度過——除了成年之前,與家人共處的時光最多以外,剩餘的人生,我們與自己相處的時間總是最久的,並漸漸增長,直到死亡。因而可以推論,我們如何自處,將很大程度地影響到我們對人生的感受。
跟自己在一起時,我們大致上被兩種念頭所支配——過去與未來。這些念頭似乎有著生命,不受控地恣意增長,有些在抱怨他人,有些在批評自己,喋喋不休,無間無歇。其實內在的嘈雜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選擇相信了這些念頭,且無法放下,因為「它是對的」。越用力緊抓的念頭,對我們傷害越大,因為我們深深相信這些念頭中包含著的「應該」,尤其是——「我應該有所不同,我應該更聰明、更勤奮、更富有、更有才華、更苗條、更成熟。」我們的相信餵養著最放不下的念頭,哺育出最巨大的痛苦。
無條件相信每一個不自覺出現的念頭,有如放棄了自己的自由與尊嚴,因為那些念頭大多來自於周遭環境的訊息,根本很難分辨清楚哪些是自己真正的想法。為了重拾掌控權,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選擇放下它們,不讓它們把自己逼到牆角。比約恩提醒,這些關於人生的囈語並非沒有價值,但他誠摯地邀請讀者,可以試著放下這兩個關於過去與未來的沉重背包,感受一下,是否能夠更直接地正視某些事情?然後,再決定是否要繼續背負它們,走向剩餘的人生。
而要當個自己能夠自在相處的人,寬恕跟慈悲是比約恩給出的指引。「我有盡力而為」,抱持這一份解讀與自己和解,是通往自由的關鍵。追打每一個生命中的錯誤,或許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但卻是一種不合理的追求;反之,透過寬恕的力量,我們將擁有保護自己心靈的能力。展現慈悲的首要目標也非他人,而是必須先對自己施展,要真心相信自己值得所有的快樂,進而擺脫被痛苦繚繞的人生,那需要充分的愛——對自己,然後才能滋養他人。
事實上,這些道理我們大概都明白,但就是很難在日常生活的風雨中想起。所以比約恩帶來了最重要的提醒——當任何時刻感覺快被自己的念頭壓垮時,一定要想起這句帶有魔法的話:
我可能錯了。 我可能錯了。 我可能錯了。
02|與他人相處
我很喜歡比約恩描述的森林修行派生活,跟我原本對出家的扁平想像大有出入,尤其是寺廟生活其實是「高強度的團體生活」這一點。出家對我來說,是一群人放下所有外在的標誌,為了追求內在智慧而齊聚一堂,所有的生命經驗應該都是專注在自身內在才對。以上的想像著實與現實大不相同,從書中的描述理解到,僧人為了維持基本生理需求和居住環境,與他人分工協作是必不可少的一環,也是因此才得以獲得充沛的修行時間。
比約恩提到的寺廟文化,是建立在共識之上,互相幫忙是日常生活的基礎。所有的合作都不需要任何前提,每個人的預設立場即是:「我願意和你合作。你不必很完美、聰明伶俐,我甚至不需要喜歡你。但是我已經準備好跟你合作了。」除此之外,當專注於當下,也不須區分每一件事情的價值,因為它們皆同等重要。不論對人、對事,皆盡可能去移除貪愛與噌恨,在此規訓之下,人們會更有機會去理解到彼此之間的共通點,而非分岐。
「重點不是我們怎樣有效率地執行這件事,而是每個人在完成工作後的感受。」
03|面對不確定性
比約恩也提到寺廟生活另一件讓我感到訝異的事——寺院生活的目的是在提高不確定性的程度。如書中所說,我的確將寺廟修行跟「控制、可預測性、約束與隱居」連結在一起,但在比約恩身處的森林修行派生活中,他們每一天都必須與外界接觸,以取得一日所需的食物,能獲得什麼、能吃到多少,都不是他們所能控制的,這在修行初期必然造成極大的困境,也是學習面對「不確定性」的最佳情境。讀到該處,我突然驚覺,身在塵世的我是多麼努力地去操控生活,一但有超出預期之處,情緒便隨之擾動,失去內在的平衡,下次便會更小心翼翼地去確認自己能夠控制的範圍,彷彿一次次確認著,關住自己的牢籠是否堅固無損。
要面對「不確定性」,首先要認知到,世界的本質即是「無常」,不斷變化是唯一確定的事,然後學著去全然信任周遭的環境,並坦然面對自己的無知,放棄對控制的渴求,內在智慧就能夠在放下控制的間隙中,降落在心田間。也不要忘記,世界並非充斥著冷酷與敵意,必須要讓信任前來幫助,尤其在某些情況下,我們只剩下信任可以依靠,不要連這一份希望都因為自己的封閉而失去。
沒什麼是恆久不變的,就連最艱困的時期也一樣。
04|關於智慧
能夠仰賴聰明才智生活,或許是一種幸運,但無法讓人生變得輕鬆。比約恩曾經所處的商界,便是一個極度重視聰明才智的環境,任何人都很難承認自己的無知與無能,更不鼓勵展現出謙虛的態度,否則很可能會被他人看輕,而無法獲得任何向上攀爬的機會。而讓比約恩決意離開、成為僧人的那個內心聲音,則有如聰明才智的反面——並非藉由學習獲得,而是以一種有意識、明朗又澄澈的方式面對生命之時,因而獲得來自內在的啟發——比約恩理解它為人類內在素質的一部分,佛教則稱之為「智慧」。
恆更在聰明才智與「智慧」之間的最大障礙則是「放下」的能力。想汲取更高的「智慧」,必須坦承自己的無知,好騰出一個空間,讓更多周遭的訊息得以流入,以引導內在睿智的聲音出現;而放下緊抓住的各種信念,便是騰出內在空間的方法。「智慧」不是理性的推導,而是在與自己沉靜相處的時刻,才會突然明白那份來自內心的訊息,彷彿超越了大腦的思考,為我們帶來重要的理解與決心。可能的話,多求助於這份「智慧」,而非只知道運用聰明才智度過一生,我們將擁有更多的自在時刻。
知識對自己所知的一切感到驕傲。智慧在自己不知道的一切面前謙虛。
05|身體與死亡
對我來說,死亡一直都是與這個世界告別的儀式,但我忽略了,那也是與我所擁有的這具身體告別的時刻。很謝謝比約恩的提醒,身體是夥伴,做很多事的時候,其實都該探詢它的意願,而不是強迫它去做,或責怪為什麼它做不到;有了這份意識,我定能更好地跟身體相處與合作,度過直至死亡之前的人生。談到死亡,比約恩有很深沉的哀傷與不捨,他想活,因為不想錯過未來會發生的種種,我能夠從他的話語中嗅到,「可能性」對一個人來說是多麼重要。而當我們可以認知到沒有確定性這件事,就是生命的常態,如何生活以及那份選擇帶來的感受就相當重要,而對比約恩來說,他是這麼做的——溫柔呵護他人與生命。
我保證,不會向你索求超出你能力和沒有意願給予的事。
代替宇宙為我發送的禮物
閱讀過程中,好幾次我都感受到一種澄清的平靜,只得閉上眼睛,慢慢、靜靜地體驗這份安在,有如比約恩就在我身邊,被他散發的祥和氣息所包圍。在追尋心靈強健的路上,「放下那些帶有應該的沉重念頭」、「面對不確定性的能力」、「理解與他人的共通性」及「不向身體過度索求」是我從書中得到的重要提示,過去大概是模模糊糊地感受到,能有文字上的提點,讓它們變得更加清晰。我相信我真心渴望的,宇宙一定會不厭其煩地提醒我,帶著微笑闔上最後一頁,我收下比約恩代替宇宙為我發送的禮物。
Our World In Data|Who do we spend time with across our lifetime?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