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技艺》&《帝国的失败》出版了


挑这三个,其实是因为这三个国家有正常民族国家的外表,但其国家体制或明或暗的同其国家规模、多元性有不相称的地方/明显或潜在的社会隐患/由族群问题产生的常在政治冲突,同时在历史或现实中还有扩张主义野心、意图与行动。
按照这三个标准,我其实应该把印度放进去作为一个对照值。但是我对印度知识的欠缺让我无能为力。

如果你有长毛象的话,我是@thucydides@donotban.com
评《什么也别说》:北爱尔兰冲突的起因、变化及其冲击

是的,第三部不好写,也不好出。

谢谢你的支持。:)
「在場」非虛構獎學金啟動!35名專業評委,最高7000美元獎金

我这种历史政治学的写作也可以算在内吗?只针对当下事件?还是说有当下关怀的也算?
认同政治,或美国的哈布斯堡病 ——福山《身份》读书笔记

我觉得美国人现在没有办法采取法国人的做法了。法国人能那么做,有特殊条件。
论寄生国家

:),豆友你好。

- 这方面的研究著作实在是太多了,比较大众的有平克的《人性中的善良天使》讲长和平的一章,很可以看看,Sarkees和Wayman的resort to war,以及Goldstein的Winning the War on War: The Decline of Armed Conflict Worldwide里也有相当的数据。

1,您的担忧是有道理的,有些国家完全可能因为竞争的加剧(或直接受到威胁)而进一步走向或加强极权。
2,不一定是战败了,一国才会改弦更张。竞争的过程也会对国家组织施加压力。当然,此处的前提是,竞争必须是低烈度的。
3,领土的竞争当然是最直接、刺激也最大的竞争方式,其实,任何能制造国家危机的竞争都行,比如贸易战。

大国与大国比较,小国与小国比较。
应该说现在的世界上已经不存在帝国了。或者这么说,帝国不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形容词。
一般我们对帝国的印象是,帝国既大且强,广土众民,有本部,有外围,本部与外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等级关系。从这个角度看欧盟,欧盟很显然不是帝国。但是,这并不妨碍欧盟在某些层次上表现出某些“帝国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