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願死者安息的一週國際大事(2022.10.30~11.05)
這是試刊號,待付費訂閱制正式上線後,一週國際新聞精選將是付費會員限定的福利。
本週新聞精選:
- 韓國梨泰院萬聖節活動爆發推擠事故
- 印度人行吊橋斷裂
- 前總統擊敗現任總統的巴西大選
- 衣索比亞內戰達成停戰協議
- 巴基斯坦前總理遭槍擊
- 北朝鮮大幅提升導彈試射密度

🇰🇷 韓國梨泰院萬聖節活動爆發推擠事故
當地時間上週六(29)晚間 10 點左右,韓國首爾梨泰院巷弄爆發上百名群眾推擠,截至目前累積 156 人死亡的悲劇。成韓國繼 2014 年世越號船難後,死傷人數最慘重的事件。
關於這起案件主要有幾個特點和疑點:
- 時間點:解封後的第一個萬聖節週末
這是進入後疫情時代、日常生活後逐漸恢復正常的萬聖節週末,可以預期大家悶了兩年多終於解封,想要外出上街參加活動的人潮,會比往常來得多。先不討論韓國(日本也是)近年為什麼會發展出年輕人趁著西方萬聖節,玩起扮裝 上街玩樂 的風潮,這類型的萬聖節活動多半是由商家推出萬聖節限定活動、民眾私底下和朋友相約出遊,所以並沒有一個活動主辦單位負責「控場」,這也間接影響到警方是否會在事前加強現場警備。此外,現在在東北亞,萬聖節就是一個年輕人扮裝開趴的活動,即便現場出現指揮人員,現場環境很吵雜、難以聽到指揮,現場群眾也很可能會在第一時間將指揮人員當作一種「扮裝」,而不予理會。 - 地形因素:狹窄人多的坡道
梨泰院地鐵 1 號出口設在梨泰院路上,如果要去梨泰院商圈餐酒館聚集的街道,最快的路線就是走漢米爾頓飯店(Hamilton Hotel)旁的小巷子,也就是這次的案發現場。這條小巷長 41 公尺、寬度介在 3.2-5 公尺(不同區段寬度不同),重點,從地鐵 1 號出口的方向往餐酒館聚集的街道,是南北高低差約 4 公尺的上坡路段(見上圖,從 Google Map 街景可以很清楚看出現場是一個上坡路段)。
這條巷子原本寬度就很窄了,短時間內有大量人潮湧入,有的人想從上面下來、有的人剛出捷運站,想從下面往上走,便全部卡在巷子裡。加上地形高低落差,卡在高處的人們重量全部往下壓,使得位處低處(巷子南側,也就是靠近地鐵出口一側)的人們全部被壓得無法呼吸,而引發憾事。
目前也有相關討論 質疑,這條巷子以及漢米爾頓飯店可能違反建築相關法規,因為巷子不應該有低於 4 公尺寬。 - 死者當中,女性比例比男性高:
在不考慮當天現場是否女性人數比男性高的情況下,目前認為女性死傷人數較高,和上述有關。這次推擠事件的死因,主要是因為人潮過度集中,現場民眾沒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可以進行呼吸運動(改變胸腔的大小完成吸氣及呼氣的動作),導致無法呼吸,最終窒息而死。女性體型通常較男性矮小,所以遇到這種情況較難逃離現場,也更容易因為來自高處人群的重量而壓到內傷。 - 警察是否失職?
這次負責管轄梨泰院商圈的警方(首爾警察廳、龍山警察署),在事件發生前沒有預期到現場會出現大量群眾聚集,疑似只有部署比往年還要少的警力。此外,當天警方最早從傍晚 6 點 34 分便接獲民眾通報,梨泰院的那條巷子湧入眾多人潮,很可能會壓死人,希望警方出面維持秩序。但韓國警方一直到接到第 11 通報案電話(當晚 10 點 11 分),才在 10 點 15 分出動警察和消防隊前往現場,引發疑義。當天警方或公部門是否有失職,仍有待進一步調查報告結果。
🇮🇳 印度人行吊橋斷裂
週日(10/30)印度古吉拉特邦小鎮一座全長 230公尺、橫跨墨丘河(Machchu river)並具有 135 年歷史的吊橋(jhulto pul),才剛經過維修,就在重新開放的第 5 天發生吊橋斷裂導致橋上 141 人死亡的憾事。
在案發第一時間有不少人指出,根據現場民眾的拍攝畫面,在橋斷裂之前出現橋體出現劇烈晃動,疑似承載過多遊客,亦傳出是有遊客刻意搖晃橋。另一方面,也有人質疑負責維修、營運這座橋的公司疑似沒有做好維修工作,目前全案還在調查當中。
🇧🇷 前總統擊敗現任總統的巴西大選
巴西前總統魯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經過兩輪投票後在本週正式擊敗現任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巴西政壇再度變天,回到由左派執政的狀況。
在開票結果出爐之前,外界已經在擔心萬一波索納洛落選,他很可能不會承認自己落選,煽動自己的支持者發起抗議,讓巴西社會陷入分裂。所幸波索納洛在開票結果出爐後,過了 2 天(11/1)發表全國演說時,表明自己會遵守《憲法》,會尊重民主制度,而抗議群眾也在週四(11/3)陸續退場。
魯拉過去曾擔任總統長達 8 年(2003-2010),並在 2017 年因貪污罪入獄,直到去年(2021)全案翻案後,魯拉獲釋,再度展開政治生涯。亞馬遜雨林生態問題是本次巴西大選的熱門焦點,魯拉承諾上任之後會強化生態保育,遏止不肖商人濫砍濫伐。
🇪🇹 衣索比亞內戰達成停戰協議
週三(11/2)衣索比亞政府與提格雷(Tigray)地方勢力達成協議,雙方將永久停止敵對活動,讓這場自 2020 年 11 月 4 日以來持續 2 年的衣索比亞內戰暫時劃下休止符。
這場內戰起因於提格雷州的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TPLF)不滿中央政府在地方的執政,雙邊爆發衝突。隨後演變成衣索比亞總理、同時也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阿比(Abiy Ahmed)率領衣索比亞國防軍(ENDF)聯合鄰國厄利垂亞,包夾提格雷州的大亂鬥。
這場內戰爆發的 2 年間,已造成數千人死亡、數百萬人流離失所、數十萬人面臨饑荒。各方被控犯下性侵、種族清洗、法外處決等反人道罪行。雖然衣索比亞已和提格雷地方勢力達成協議,並承諾會解除武裝、恢復地方基礎建設,但戰後復原工作仍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進行。
🇵🇰 巴基斯坦前總理遭槍擊
週四(11/3)巴基斯坦前總理伊姆蘭汗(Imran Khan)在車隊示威遊行的過程中遭到槍擊,雖然沒有造成生命威脅,但還在治療當中。犯案凶手也在第一時間遭逮捕。
伊姆蘭汗是巴基斯坦正義運動黨(PTI)黨主席,在今年 4 月之前執政將近 4 年,才因不信任投票遭到罷黜。案發當時,伊姆蘭汗正展開車隊示威遊行,抗議執政聯盟,要求提前舉辦大選。在槍案發生之後,伊姆蘭汗立刻指控是現任總理夏立夫(Shahbaz Sharif)等人策劃暗殺行動,但夏立夫政府否認此事,並譴責暴力行為。
🇰🇵 北朝鮮大幅提升導彈試射密度
本週(10/31-11/5)韓國與美國展開為期 6 天的聯合軍演,北朝鮮也在期間多次朝韓國方面發射導彈,美國-北朝鮮-韓國三方再度陷入緊張關係。
北朝鮮也在近期大幅提升發射導彈的密度,本週三(11/2)在單日內發射了 25 枚導彈,破單日最高紀錄;其中 1 發導彈更穿越南、北韓「北方海界」(Northern Limit Line,NLL)落入南韓水域,成劃界以來 首例。
光是在這週,北朝鮮就已經試射了 30 多枚導彈,當中更包括觸發日本避難警報的洲際導彈。原本這次的美國-韓國聯合軍演只到週五,為因應北朝鮮這段時間的挑釁行為,才延長到週六。韓國週五(11/4)的演習中緊急出動了約 80 架軍機,來回應北朝鮮當天在北朝鮮境內展開 180 次軍機飛行。
(終)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